伤医事件发生后,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陶勇受伤的左手成了他身上最受关注的部位。直到现在,他的左手仍然不能完全恢复知觉。日前在抖音的一场直播中,有意或无意,他总把左手放在桌子下面。直播结束前,搭档拿起他受伤的手展示给网友——整只手明显变形,手指僵硬,不能伸直。
这场直播是“都来读书”全民阅读计划的一部分,陶勇作为“领读人”,带来了自己的新书《目光》,述说了自己作为一名眼科医生对这个世界的阅读。
人们都在为一个外科大夫的手感到惋惜,但都忽视了陶勇的眼睛,那是一双领略人间冷暖、是非善恶后,仍释放着温情的眼睛。直播中,连麦嘉宾抛给他一个问题:是不是在医生眼里,病人只是由各种零件构成的病体?
陶勇回答:“我之所以学医,很大一个原因是可以以一个医生的视角去观察生活,病人不是病体,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这恰恰是医学的迷人之处。”
很难想象,诊室是陶勇最喜欢的空间。直播时,他的搭档、好友李润谈到了他近乎“变态”的工作热情。陶勇笑着坦诚,自己“每天盼着上班,下班时还不舍得走”。他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张行军床,有时下午的号要看到晚上八九点,常常来不及吃饭、上厕所。看完最后一名病人,他简单扒拉几口饭菜,巨大的困意再也阻挡不住,在办公室潦草地睡下。
伤医事件后,同科室的两个女医生无法承受冲击,选择离职。3个月后,受害者本人却重新出现在了事发现场,像往常一样开始工作,陶勇无法割舍那些求医无门的病人。因为他专注的葡萄膜炎是个眼科冷门领域,全国能看这一疾病的医生屈指可数。“如果我放弃了,他们就很难找到更合适的人,我就觉得好像背叛了自己的理想一样。”
从病人和家属的目光里,陶勇读懂了他们的困顿与坚韧,也感受到了自己被寄予的信任和希望。
“大家都很惊叹,经历了那么大的事情,你是如何这么快恢复职业状态的?”直播中,李润问他。陶勇说这来自于自己对职业的信仰,以及他从这份职业中汲取的力量。“加入你爬山时被石头绊倒了,没理由对石头拳打脚踢。”
这次劫难后,陶勇在病床上苏醒,守在一旁的父亲给他讲了个故事。父亲说自己小时候一个人去砍柴,镰刀误伤小腿,最后带着深可见骨的刀伤独自走了30里山路回家。“他想告诉我,每个人都会经历磨难,只要站起来,迈过去就好。”
躺在病床上的三个月,也在疫情期间,陶勇在的ICU病房异常安静,他不再忙碌,第一次有了大把时间独处,思索过往,或者未来的人生。
如何面对眼下的痛苦和以后的不确定性?至少对陶勇来说,阅读给他提供了足够强大的力量。他说自己比较喜欢看励志或者正能量的作品。最艰难的那段时期,他想到北大学者季羡林教授写的《牛棚杂艺》,书里讲述了作者的苦难史。“我常常会想,如果我是季羡林教授,我能挺过那段日子吗?”
“不读书只能过一种人生,读书能过上千种人生。”直播中,一位连麦嘉宾说。陶勇的嘴角动了动,不住地点头。
陶勇说自己的理想是“天下无盲”,他深知如果一个人失去光明,就很容易失去社会属性。受伤后,他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公益上,做盲童公益直播、筹建盲文图书馆……
他记得自己见到盲人读书时的样子,他没想到盲人那么喜欢阅读,“他们摸盲文时,看起来特别满足”。
编辑:刘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