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头条】“吸遍祖国飞猫”,他让人们看到中国猫头鹰的隐秘世界
2021-09-22 20:28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游戏近日上线,吸引了无数玩家。很多人在玩这个游戏时,都想像哈利·波特那样有一只猫头鹰当作宠物。北京猛禽迁徙监测项目负责人宋晔可以说是最熟悉猫头鹰的人之一,他“吸遍祖国飞猫”,推出一部关于中国猫头鹰的纪录片《飞猫传奇》,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这种神秘的物种。近日,接受扬子晚报紫牛头条记者采访时,宋晔说,猫头鹰是应激性很强的动物,不应该以宠物的方式受到大家的喜欢,我们需要尊重猫头鹰的生活方式。

走遍中国各地拍摄“飞猫”

宋晔是个80后,从小喜欢动物,对猫头鹰和老鹰这类猛禽兴趣更大。

他是《中国鸟类图鉴猛禽版》主编,并参与过多本动物图鉴的撰稿、审订及编辑工作,目前担任鹞之飞羽生态监测工作室负责人、北京猛禽迁徙监测调查项目负责人。

图片

宋晔已经从事十余年的猛禽监测

宋晔监测猛禽是被一个同学拉进来的,“我同学是学生物的,2003年发现了一个老鹰集中飞过的地点,就带着一些人过去观测,我从国外留学回来以后,也加入了进来。”

这位同学的工作越来越忙,不太有机会专门观测猛禽。宋晔却坚持了下来,而且一坚持就是十几年,打造出一支猛禽监测团队。每年春季的3月23日到6月3日、秋季的8月23日到11月3日是鸟类迁徙季节,他的团队在这段时间会一天不停地监测,积累了宝贵的数据,在鸟类监测组织中是极为罕见的。“不间断监测,可以看到10年间猛禽的种类、数量、雌雄成幼的变化,这些数据呈现出非常有意义的一个全景,对于生物多样性研究,甚至包括气候变化的研究,都会有帮助。”宋晔说。

图片

宋晔在国外监测猛禽

宋晔监测的数据主要是关于日行性猛禽的,猫头鹰昼伏夜出,不容易监测,对于它们在中国的生存状况,目前没有太多研究数据。

为了研究猫头鹰,他走遍中国各地,拍摄到数百小时的素材,然后用数百小时精心剪辑,终于推出一部中国猫头鹰纪录片《飞猫传奇》,让人们看到中国猫头鹰的丰富种类和隐秘生活。

宋晔说,中国总共有30多种猫头鹰,其中约有10种只在历史上有过记录,实际上是见不到的。目前能见到的中国猫头鹰约有20多种,他的这部纪录短片拍到15种,都是“有名有姓有身份证”的猫头鹰。

用知名科普博主“刑小天Bird-Seeker”的话说,“光见到这么多猫头鹰就不容易,更不用说拍摄高清行为记录了!”

有些猫头鹰的叫声确实瘆人

猫头鹰是鸮形目鸟类的俗称,全世界鸟类约有1万多种,猫头鹰大概占2%,共有200余种。除了南极洲,在其他所有的大洲都有分布。

这种鸟类脑袋大,嘴粗短,前端成钩状,头部正面的羽毛排列成面盘,部分种类还有耳朵状的羽毛。它们的眼睛、面盘和耳羽跟猫非常相似,所以得到猫头鹰的名号。

图片

长耳鸮

猫头鹰和日行性猛禽比起来有相同之处,比如食物种类比较接近。但是,两者的进化方向不太一样,日行性猛禽有非常卓越的飞行技巧,以体型大或者速度快著称。为了适应夜间活动,猫头鹰进化出极为灵敏的视觉和听觉,如同随身携带着高分辨率夜视仪和高精度声音传感器,飞行时悄无声息。

然而,猫头鹰的飞行能力比较差,体型相对较小,和日行性猛禽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宋晔认为这两种猛禽的活动时间之所以错开,可能是回避相互间的激烈竞争,也算是两个种群达成的一种默契。

猫头鹰在白天很少见到,因此笼罩着一层神秘色彩。从前有民间迷信认为,如果听到猫头鹰叫,家里可能会死人,因此有人把猫头鹰视作不吉利的象征。

图片

乌林鸮

实际上,猫头鹰和祸福并没有什么关系,宋晔推测以前可能坟堆等地方经常有祭品,招引来老鼠之类的小动物,猫头鹰就被吸引过来,所以在那里时常能听见猫头鹰叫。

猫头鹰的叫声比较多变,大部分听起来比较正常,但有少数猫头鹰叫起来,即使宋晔这样常年和猛禽打交道的人听来也觉得有点瘆人。“比如中国有一种鬼鸮,一听名字就挺吓人的,有的时候我一个人夜晚在林子里拍猫头鹰,鬼鸮突然叫起来,我这么熟悉猫头鹰的人都会觉得有点瘆得慌。”宋晔说。

不过宋晔在长期监测的过程中发现,猫头鹰不像百灵鸟之类的鸟儿那样叫个不停,其实是比较沉默的,宋晔告诉记者:“总体来说,猫头鹰不是爱叫的鸟。它们为了展示自己的栖息地,偶尔会叫一下,更多的时候是在求偶期叫,以便吸引异性。”

曾深夜拍摄猫头鹰遇到山洪

为了拍摄猫头鹰,宋晔对它们的习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说,有一种猫头鹰喜欢待在非常老的果树上,如果开车路过一片林子,看到有很粗的果树,晚上过去就有可能找到。

不同的猫头鹰对待拍摄的反应差别也非常大,有的猫头鹰对晚上拍摄不敏感,站在那里随便让人拍,有的猫头鹰非常警觉,看到灯光就飞走了。

图片

雪鸮

拍摄猫头鹰一般是在夜间,所以非常辛苦。

有一次,宋晔在秦岭拍摄一种叫黄腿渔鸮的猫头鹰,拍到半夜12点半左右,又遇到下雨,就骑着租来的摩托车回附近的小镇。刚到住处,整个镇子就停电了,紧接着山洪就过来了,宋晔说:“我推开窗户一看,滚滚泥石流从镇子的街道冲过去,一路推着汽车等杂物往前滚。等到泥石流过去以后,连几十年前的桥梁都被冲断了。第二天,我发现前一晚拍摄猫头鹰的那个地方已经不复存在,山洪正好是从那里过来的,如果我晚半个小时离开,肯定就没命了。”

图片

黄腿渔鸮

这样的危险遇到的并不多,等了好几夜等不到猫头鹰的情况倒是挺多的。

宋晔到世界各地拍摄过很多种猫头鹰,他感觉欧洲、美洲、非洲的猫头鹰对人类的接受程度远远好过国内,甚至可以走到离它们比较近的地方拍。在那些地方,人们没有抓鸟的习惯,一般不吃也不养。

国内的猫头鹰总体来说都是怕人的。“大多数国内的猫头鹰见到人就很快飞走了,不会允许人类太接近它们。如果有例外,有可能是年纪比较小的猫头鹰,对人还没有特别强的戒备心理,猫头鹰的年纪越大,对人的接受程度越低。”

之所以有这种差别,宋晔觉得人对猫头鹰造成的伤害可能是重要原因,有人误以为猫头鹰可以入药而进行捕猎,有人觉得它们不吉利而进行驱逐,还有一些玩弹弓的人把它们当作打击目标。

在纪录片中,有一只短耳鸮被日行性猛禽捕杀。

宋晔对这只短耳鸮连续拍摄了大约一个月,观察它的活动。直到有一天清晨,一只大鵟发现了它,将其捕杀吃掉。

曾经鲜活的短耳鸮为了生存而努力,却在瞬间消亡。

在国内十几年的野外观察中,宋晔看到过猫头鹰被攻击的情况,但直接被捕杀的例子非常罕见。

宋晔知道,优胜劣汰是大自然的规律,但是目睹这只长期观察的短耳鸮变成一地散乱的羽毛,难免感到伤心。

他推测,这只短耳鸮之所以出问题,主要因为它相对其他种类的猫头鹰偏日行,白天活动比较多,很容易引起日行性猛禽的注意。但是,它的体格以及飞行能力和老鹰等猛禽相比有差距,这种习性导致它比较容易被日行性猛禽猎杀。其它种类的猫头鹰白天一般不活动,避开了日行性的猛禽,所以生存概率相对高一些。

图片

栗鸮

栖息地减少和鼠药投放是主要威胁

根据宋晔的长期观察,在我国历史上猫头鹰数量比较多的地方,它们的生存状况都还不错,数量近年来并没有明显的减少。“我最近刚从河南信阳回来,我在那里找到很多种猫头鹰的巢。在北京等大城市,猫头鹰的数量总体上也很稳定。”宋晔说。

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北京有一种长耳鸮,以前在市区公园经常能见到,这些年它们的数量大大减少了。

宋晔说,猫头鹰受到的最大威胁不是人为猎杀,而是栖息地的减少和碎片化、食物的减少以及鼠药的投放。

虽然人们对猫头鹰越来越有保护的意愿,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原生林面积减少,猫头鹰的栖息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在减少或碎片化的过程中。

猫头鹰不是群居,每一只都有自己的领地,互相保持距离,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食物。栖息地减少或碎片化以后,猫头鹰的数量肯定会减少。

猫头鹰还面临一个比较特殊的威胁,那就是鼠药的投放。“目前在城市和乡村杀灭老鼠主要靠鼠药,如今的鼠药一般是低毒的,不会把老鼠直接毒死,但是吃了鼠药的老鼠状态不太好,对天敌失去敏感性,特别容易被猫头鹰抓获。所以这个毒性会通过食物链传导,最后传导给猫头鹰。”

图片

草鸮

宋晔认为,长耳鸮在人类生活的边缘地区活动,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鼠药投放。

宋晔还发现,陆地上的猫头鹰生存能力比较强,迁移的时候能在沿途找到吃的东西和凑合住的林子,海岛猫头鹰面临的问题比较多。近二三百年以来,大约灭绝了11种猫头鹰,几乎都是海岛上的猫头鹰,因为海岛猫头鹰的领地是有上限的,所以它们的种群上限被锁死。一旦岛上发生了某些环境变化,对于猫头鹰来说都是灭顶之灾,有可能在短短的几年内会急剧减少甚至灭绝,这种情况在国际上屡见不鲜。

猫头鹰不适合当宠物

在《哈利·波特》中,猫头鹰被描绘成信使,这部小说风靡起来后,猫头鹰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在网络上,能看到大量的家养猫头鹰或者猫头鹰咖啡馆之类的视频,还有把猫头鹰被当成宠物把玩的内容。《哈利·波特》近日上线后,猫头鹰又成为玩家的一个话题。

图片

生活在城市边缘的猫头鹰

宋晔觉得这样做不是对待猫头鹰的正确态度,把猫头鹰当作宠物把玩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严重的问题。“猫头鹰的人工繁殖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如果看到一只很乖的猫头鹰,很有可能是从野外抓来的。野外抓捕的死亡率很高,驯化的过程中又会淘汰一批,所以在一只特别乖的猫头鹰背后,可能有10只已经在捕捉和训练的过程中死掉了。”

事实上,猫头鹰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中国的所有猫头鹰物种原来都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2021年5月公布的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四川林鸮和毛腿雕鸮被进一步提升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捕猎猫头鹰会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

在《飞猫传奇》纪录片中,宋晔以一枚飘零的猫头鹰羽毛为线索,为人们带来一个生命的故事,提醒人们敬畏自然,尊重生命。他表示:“从习性上说,猫头鹰不太适合当宠物,它是应激性很强的一种动物,不太能被人类把玩。另外,它是夜行性的,而且吃的东西也不那么可爱。所以,猫头鹰不适合当作宠物,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

紫牛新闻记者|宋世锋

编辑|张冰晶

剪辑|万惠娟

主编|陈迪晨

图片来源 受访者提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紫牛新闻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唐迎鸾律师

您有新闻线索,欢迎点击爆料

你可能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