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读者来信反映说,自己有时候会突然地不想理任何人。虽然这个现象是阶段性的,但她很苦恼,“我暂时不笑,并不是我不爱笑;我暂时不和大家一起玩,也不是我孤僻”。她说,在生活和工作上,常有那种希望自己独立于世事之外的时候。但是,家人、朋友和同事对自己这样的“突然冷漠”表示不适应。她很苦恼,自己并非有意为之,也不是针对什么事或者针对某个人,该怎么办呢?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燕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这种“间歇冷漠”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普遍,为此而产生纠结、矛盾的心理,是与不够了解自我有关。
不必纠结,正常人都有可能出现
张燕告诉记者,其实,在精神分析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有常见的几个状态,即融合、共生与分离。
具体来说,所谓“融合”,是“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状态,比如很多亲子关系,也就是说,两个人的认知、情感、行为或态度都融为一体的状态;所谓“共生”,在心理层面上,是“我需要你,你也需要我”,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而在“分离”的状态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界限感,彼此需要一定的独立空间,产生了一定的距离。
张燕认为,这几种“需要”,是正常人“自我需要”的多个层面,都是可能会出现的。而且可以这么说,成熟的亲密关系是融合、共生与分离的连续谱,“举例来看,小说《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说明,人际关系中,分分合合是常态,不必太过执着。所以,能够保持自我的独立,又能很快融入关系中,其实是很不错的状态。”
或是因“内耗”过多而疲惫和冷漠
那么,对这种突然产生的“间歇冷漠”,要如何看待呢?张燕认为,它是一种主动的分离状态。
究其原因,除了是需要独立空间的正常表现之外,也有可能是一种情感隔离的表现,即“无法表达、无处诉说”的委屈,可能是人际关系让自己受累了,或者产生了“共情疲劳”。
也就是说,在与他人的情感共振中,抽离一部分自己,重新维护起自己的个人边界,给自己的情感功能一个恢复期。那也自然地,外在会表现得要比之前冷漠些,甚至会引起他人的误会。
张燕进一步分析认为,这种情况容易出现在“讨好型”人格中,平时他们大多时候会表现得太为别人着想,很容易被他人情绪影响,继而产生很多内耗,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一定的疲惫感,继而就“冷漠”了。
图 | 视觉中国
专家建议:“间歇冷漠”给了我们一个情绪休养期
正因为此,张燕建议,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需要达到融合、共生与分离状态的平衡,“当然了,这种平衡并没有统一标准,也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融合、共生状态比较多,如‘焦虑型人格’,特别需要与人在一起,不愿意分离;而有些人喜欢独处,特别需要界限感,比如‘逃避型人格’,常常很孤单,但不一定孤独。”
因此,无论哪种人格类型,重要的是了解自我的需要,来达到内在与外在的统一,让融合、共生或分离的需要都得到满足,最终形成安全型人格。
也就是说,需要维护自我的界限,但是空间感的需要又因人而异,那么,如何了解自己真实的空间界限呢?张燕给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了解自己的真情实感。在人际交往中,先弄清楚自己的感受,是舒服放松还是担心紧张?当我们没有精力去应对人际关系时,可以选择委婉拒绝。
不过,也有一些情况会影响我们去表达真情实感,比如,“我不能表达我的需要”“我应该毫无条件地接受他人”“如果我拒绝别人,我将失去关系”等认知和固化思维,容易让自己产生内耗,而形成一种表面的违和感。
张燕说,其实这才是真正伤害感情的,“以我们心理咨询关系中的例子来看,心理咨询者有一种‘被需要’,是‘我想马上见到你’,如果是一位特别热情的咨询师,可能会立马答应。其实,除非是危机干预,否则这种没有预约的咨询,对咨询师或其他工作流程会带来干扰。因此,无论是心理咨询还是其他职业关系,都是需要有界限的,这才是良好沟通的开始。”
其次,当我们需要空间保护的时候,要学会表达。
张燕认为,如果选择沉默,或者突然的冷漠,可能会让身边的人产生一系列的关于关系的猜测,也容易让人不适。所以,当我们需要安静时,可以表达“今天工作有点累,需要休息一会”。另外,人与人之间也可以经常主动地表达情绪和需要,比如,“我虽然很想和你说说话,但我现在有点伤心,只想一个人静静,消化一下”等等,让彼此看见,并达到彼此理解和包容。
另外,创造合适的空间,让自己得到独处。比如,单独旅行,去安静的地方走走,让烦躁不安的心得到安放;主动营造独处环境,去书房、工作室等地方。张燕说,对于习惯独处的人来说,拥有独立的空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增强内在的稳定,继而有能力投入到人际互动中。
张燕总结表示,“间歇冷漠”是给了我们的情绪一个休养期,当我们暂时地从乱七八糟的环境中抽离出来时,我们能更快地让自己充满新能量,后续才能更好地融入所需要处理的人际关系中。人与人的交往中,除了互相陪伴与尊重,倾听与共情之外,尊重彼此的独立空间,也是非常需要的。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心理聊吧参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