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11月10日讯(记者 张凌发 通讯员 李国平)11月9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予以公布,丹徒区宝堰镇的“宝堰干拌面”“宝堰米酒酿造技艺”分别入选。
宝堰镇美食之一——宝堰面(干拌面)已有数百年历史。抗战时期,陈毅司令员率领新四军第一支队进驻宝堰时,经常品尝宝堰干拌面。《宝堰镇志》记载,陈毅司令员品尝宝堰干拌面之后,赞不绝口地说:“端到桌上,香气扑鼻;吃在嘴里,油而不腻;品尝之后,回味无穷,确实甲于他地”。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宝堰面已从最初用来填饱肚子的食物发展为包含复杂制作技艺的特色美食,其见证了人们从苦难的岁月向现在富足生活的历史跨越。截至2023年4月,千年古镇宝堰镇已成功举办了七届美食生活节,每届美食节宝堰面都稳稳占据C位,宝堰面早已响誉大江南北。目前,宝堰面行业协会已发展本土会员40多家,诞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人,宝堰面馆还遍布镇江、南京、苏锡常等周边城市。
宝堰米酒同样历史悠久,由宝堰当地人用种植的优质稻米酿制而成,起初是自酿自饮,后来渐渐走向市场。目前,宝堰17家米酒小作坊已全部成为镇江市示范小作坊,其中两家为江苏省名特优小作坊,宝堰米酒从业人员有数百人,已发展成为古镇的一个特色产业。
截至目前,宝堰镇已有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最初入选的两个是民俗舞蹈“宝堰双推车”和南乡田歌“车水号子”。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