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医张军:33年的坚守,当好乡亲们的健康守门人
2024-05-16 14:53

5月1日,小长假第一天。早上8点,在新沂市钟吾街道黄墩卫生室,55岁的村医张军刚刚送走早上来的第三个病人。趁着没有其他病人,他泡上一杯清茶,从桌边一摞书中抓起一本,静静的翻看。

整个上午时间,张军的诊室在热闹和安静中反复切换,来病人时,他不仅问诊病情,还经常跟他们拉家常,等到人都走了,他就独自看起了书。

忙碌与安静,这是张军喜欢的节奏。1991年进入黄墩卫生室,33年来,他默默守护着6000多名村民的健康。从一名卫校毕业生,到自考拿到本科学历,并一路考取各项职业资质,他从没有停止过自我提升之路。学习AI技术,使用各种医学APP,他让智能软件变成自己的小助手。当初,张军因受到父亲影响,子承父业,成为了一名村医,如今,他用自己33年如一日的坚守,成为了村民的健康守门人。

两代村医的坚守,三代人的传承

张军是土生土长的黄墩村人,谈起自己的从医经历,他坦言是受到父亲的影响。作为老村医,父亲一辈子都在跟村民健康打交道,张军说,小时候看到父亲走在村里,村民老远都会跟他打交道,甚至村民发生矛盾,大家总喜欢请他来评理、调解,“从小到大,父亲在乡亲们眼里就一直有威望,我很向往这样的形象。”

1990年,张军从淮阴卫校卫生保健专业学成毕业,当时他有机会去城里工作,可是得知父亲因年龄原因,即将离开工作岗位,他毫不犹豫选择回到家乡,子承父业,成为了一名“村医”二代。

黄墩村有9000多户人,原本只有一个卫生室,张军进入卫生室工作后,忙碌就成了常态。多年来,他每天早上6点就要出门,经常忙碌到晚上10点才回家。一天下来,看得病人少则三四十,多则七八十,其间,他要经常要拎起药箱出诊。年轻时,张军还能适应这种连轴转的节奏,随着近些年年龄增大,他也不得不中午饭后回家补个觉,以保证下午的精力。不过,随着村里医疗条件改善,增加了一个卫生室,如今,张军服务的村民大约有6000多人。

一身白大褂,戴着眼镜,目光柔和,说话总是和声细语,如今,张军在村里的威望丝毫不输于父亲,这也让他对自己的工作倍感自豪。家风的传承还影响到了第三代,他的儿子很早就确立了学医目标,并顺利毕业,只不过,儿子最终还是选择了到城里医院入职,这也让张军欣慰同时稍觉遗憾。

执着情怀,用一次次考试来提升自己

只要有空闲时间,张军总是在看书,这几乎成了他的标签。

原来,张军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考试达人。

10多年前,张军开始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他累计拿到了乡镇助理执业医师、国家助理执业医师、执业药师、执业医师等资质证书。对于自己对考试的执著,张军解释,参加考试,就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一开始,我并没有抱着拿证的目的参加考试,不过,随着考证难度不断提高,我的好胜心也激发出来了,觉得只有通过考试才能检验出自己学习的成果。”

10多年的考试之路并不容易。除了第一次轻松通过乡镇助理执业医生考试之外,之后参加的多场考试,张军少则两次,多则三次。因为平时工作忙碌,能挤出的学习时间并不多,他不得不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原本,张军下了班,喜欢约亲友小酌一杯,自从开始备考后,除了节假日跟家人外,10多年里,他极少参加过朋友聚会。

张军的家里堆满了各种教辅书,每天下班回家,他雷打不动的学习两小时,他还把各种辅导书都搬进了办公室,工作之余,见缝插针式的学习。哪怕到徐州大医院进修时,他都要带上一书包教辅书,周末假期成了他最喜欢的“黄金学习时间”。

常年的学习习惯,让张军很容易切换自己的状态,他常常在诊室跟病人拉了半天家常,只要病人一走,他就能立刻让自己安静下来,投入到学习备考中。

“参加考试对我的能力提升帮助很大,现在我对待考试,更像是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张军告诉记者,他现在在备考执业中药师考试,因为享受着汲取新知识的快乐,他对这次考试充满信心。

痴迷“黑科技”,老村医还是一名技术控

因为常年扎根基层,很多老村医都是村民健康的“活字典”,张军也不例外,不过,他还真有一本自己的“电子字典”。

“村里60岁以上老人有1100人,80岁以上有76人,患有高血压的村民680人、糖尿病162人……”在张军的“电子字典”里,村民的健康情况被完整的记录下来,既有整体情况的图表分析,还有每一个村民的个人档案。在村民的档案里,每一次诊疗记录,健康调查都被完整保留,有的人还保留了不同时期健康状况的图片。

这样的健康档案,对张军来说只是基本操作,对各种医疗APP的灵活使用,才是他被人叫”技术控”的原因。在张军手机里,下载了10多种医学医疗APP,平时诊疗中,他会详细记录下病人情况,一有时间,他就打开相关APP,比对相关资讯,并在网络上与其他医生进行交流,他对一些APP中的人工智能功能相关操作非常熟练。近期,张军又迷上了AI技术,通过网络与医学同行的交流,他正在快速掌握相关知识,“这些新技术应用已经成了我平时工作中重要的辅诊助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记者 马志亚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