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运载千秋|千年前的水上救援队,藏在这家博物馆里
2024-06-27 16:56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6月26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跟随“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采访团,来到镇江西津渡,这里有座救生博物馆,讲述着一千年来运河上的善人善事。

镇江地处长江南岸与京杭大运河的十字交汇处,自古便是重要的漕运重镇。在唐宋时期,被称之为“江南第一渡” 的西津渡非常热闹,每年水上过往的游客、商贾、漕运队不计其数,然而此处水势复杂、礁石众多,时常会船毁人亡,唐代诗人孟浩然就在镇江留下了“江风白浪起,愁煞渡头人”感叹渡河不易。

图片

北宋翰林学士夏竦自小生活在江边,深知江中行舟的困难,在1026年他向宋仁宗建言在镇江金山等地设立救生船,仁宗从之。从此镇江江面上有出现了一批特殊的船只,它们成为江面上的卫士,守护往来百姓的生命安全,当时世人皆称之为“慈航”。

南宋乾道年间(1165年-1173年),镇江郡守蔡洸在西津渡创设慈善性质的水上安全救助机构——救生会,鼎盛时期曾发展到南京、武汉等地。宋元期间,西津渡上的救生会均是官方组织,直到明末,才有了民间水上救援组织。

明末,镇江金山寺僧和邑中士绅在金山寺脚下设避风馆,募造救生船,在西津渡、金山等地救生。船体皆为红色,内置5对船桨及大铜锣一面。康熙年间,康熙皇帝特赐船头悬挂虎头牌、虎头旗,以示“奉旨救人”。救生船的出动与如今的救护车有相似之处:红船起航救生时,船员会敲起大铜锣,江面上其余船只听到锣响均要避让,不得阻拦。博物馆里藏有比例复制的救生红船以及沿传下来的铜锣、船桨、斗笠等物。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蒋元鼐等15位善士继承前辈志向,在避风馆的基础上创立了京口救生会,开始了大江救生的新征程,除了在江面救人外,救生会还会留养被救人员中的无家可归者、对于有家者根据路途远近资助路费、对于溺水而亡者,救生会负责打捞尸体并安葬。如今的镇江救生博物馆便是在救生会遗址上所建立的。

图片

京口救生会诸多义举,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救生会每遇经费不足,官民皆相捐助。京口救生会的种种善举,对官府影响颇大,官府便仿效民间救生模式,成立焦山救生总局和瓜(瓜州)镇(镇江)义渡总局。

新中国成立初期,镇江市人民政府对水上救生工作十分重视,先将京口救生会、焦山救生总局、瓜镇义渡总局合署办公,合并成立了京口救生会、焦山救生总局、瓜镇义渡总局联合总管理处。1950年6月29日,又召开慈善团体负责人会议,共同协商,于7月1日正式发文,将全市所有慈善团体合并成4个,其中3个水上救生组织合并成立了镇江私立义救所,隶属于镇江市社会福利委员会,开启了水上救生慈善事业新的一页。

属于京口救生会的故事仍未完结。2023年11月30日,京口救生会在镇江正式复会,西津渡上的“慈航”,仍在继续。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姜天圣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