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运载千秋|大运河上的网红经济
2024-06-30 12:59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跟随“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采访团,在江苏省内各市探访大运河的前世今生。随着时代发展,大运河沿线的码头、渡口、粮仓已不再承担原有职责,但它们仍未退出舞台,而是成为了网红景点,在新的时代继续闪闪发光。

图片

镇江西津渡

老渡口成了网红景点

镇江游玩去哪好?打开点评软件,排名第一的便是西津渡,页面下方有网友的各类点评“非常适合Citywalk的街区”、“出租车师傅推荐我一定要去看看,说这里能一眼看历史”、“这里有很多古代遗址、建筑,还有很多美食,晚上还有夜市,无论你喜欢什么,都有可能在这里找到。”

西津渡并非人造景点,而是历史上的重要渡口。镇江地处长江南岸与京杭大运河的十字交汇处,自古便是重要的漕运重镇。在唐宋时期,西津渡被称之为“江南第一渡” ,唐代诗人孟浩然就在镇江留下了“江风白浪起,愁煞渡头人”感叹渡河不易。

如今,镇江有了横跨长江的润扬大桥(镇江润州区到扬州),人们不用冒着“江风白浪”坐船渡江,西津渡渡口也退出历史舞台,仅留下老码头遗址。近年来,西津渡通过网红经济赋予古城新意,培育夜间观光游憩、文化体验、特色餐饮、时尚购物等文旅经济,逐渐成为镇江的网红打卡地。在新增了“烟火气”的同时,西津渡也极大程度的保留了古城味,除了上述提到了老码头遗址外,西津渡还有一处由5个截面组成的路面遗址,从下到上分别为唐代前路面、唐代路面、宋元路面、明代路面、清代路面,此地被称为“一眼看千年”。记者到访此处时,这段遗址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拍照打卡。

西津渡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镇江城西的云台山麓,是依附于破山栈道而建的一处历史遗迹。西津渡古街是镇江文物古迹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区,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所在。如今的西津渡,着眼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系统化思维、整体性打造,以发展夜间经济,提升运营质量为抓手,让千年古渡“文化味”和“烟火气”兼备,焕发出文旅产业新活力,为“西津模式”注入新的内涵。

龙年春节,西津渡接待游客26万人次,同比2023年增长73%,其中省外、省内市外客流超七成,曾经运河上的老渡口,现在已经成为镇江的城市名片。

图片

宿迁文化创意产业园

老粮库现在装“精神粮食”

“创作这本书的灵感来自我的侄儿……”,在宿迁运河玖库的一座书屋中,一场新书发布会正在进行。书屋装修古朴,摆放着各类书籍上,台阶上零散坐着些读者,听台上作家讲述自己的创作故事,这样的新书发布会,每周都会有几次。隔壁相似的建筑是水之美术馆,里面正举办“千年运河幸福宿豫”摄影作品展,除了当代作品外,里面还展示有上个世纪的老相机与它们记录下的画面。

在运河玖库,这样的建筑一共就九座,除了书屋和美术馆外,还有民宿酒店、羽毛球馆、艺术馆、音乐酒吧,成为了休闲娱乐社区。这一排红色建筑物是由上个世纪70 年代运河边的老粮库改造而来。大运河贯穿宿迁,河上水务繁忙,这些沿河建设的老粮库曾经承担着仓储重任。

近年来,宿豫区对总占地面积约90亩的8栋老粮库和1幢老骆运库房进行了综合改造,老粮库也正式更名为中运河老粮库文化创意产业园。“这片传统工业区是一部分宿迁人过去的生活回忆,我们把原有场景适度保存下来,同时与现代建筑有机结合,巧妙地保留当时粮库的风格。”宿豫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孟凯表示,保护老粮库就是在保护宿豫人对大运河的乡愁记忆。

改造成的老骆运库房水塔上写着网红流行语,“我在玖库等你”。孟凯介绍,虽然老粮库整体改造还尚未全部完工,但这里已经吸引了不少网红前来直播。

随着综合改造工程,这里逐渐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气,运河玖库逐渐成为了远近市民休闲娱乐、散心徒步的新选择。夜幕降临,大运河边的街上人影流动,在中央舞台上,乐团演奏起了流行音乐,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围观。街边有许多小摊,灯光与歌声交错中,也有不少人选择坐下来喝一杯。夜幕降临,大运河边的街上人影流动,在中央舞台上,乐团演奏起了流行音乐,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围观。街边有许多小摊,灯光与歌声交错中,也有不少人选择坐下来喝一杯。

从“老粮库”到“运河玖库”,粮库不再“储粮”,转身成运河边上的网红打卡地,更多地承载起宿迁的运河文化、城市精神。

图片

徐州窑湾古镇

“小上海”重现往日荣光

在点评网站上搜索“古镇”,徐州排名第一的便是窑湾古镇,网友们给它打出了4.5的高分,还留下了三千多条评价,“古镇真的超级棒,里面很多场馆都有自己的故事,适合找个导游慢慢听讲解”、“古色古香的经典,里面还有酿酱油的”。

窑湾古镇坐落于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西南部,京杭大运河与骆马湖交汇处,位于邳州、宿迁、睢宁三市县交界处,自古便是水路交通要道,素有“东望于海,西顾彭城,南瞰淮泗,北瞻泰岱”之说。

唐武德元年(618年),唐朝实行州县制,在窑湾建镇,始名隅头镇。清康熙七年(1668年)郯庐大地震,隅头镇被毁,后迁往镇南运河拐弯处筑窑烧砖,重建新镇,过往船只多在此停泊,窑湾由此得名骆马湖与京杭大运河交汇相拥,诞生了窑湾古镇。在明清漕运鼎盛时期,窑湾为南北水陆要津,往来船只向南可以达到苏杭,向北则是京津,工商贸易曾昌盛一时。清末民国初期,窑湾镇有商号、工厂、作坊等360多家,其中钱庄有13家。东三省货物经窑湾远销南洋、新加坡、日本以及中国台湾等地。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家的商人、传教士来窑湾经商传教,当年镇上设有美孚石油公司、亚西亚石油公司和五洋百货等3家外国公司。外国的汽艇、国内的小货轮在窑湾码头来往穿梭,河面桅樯林立,街道人流如织。当时有商铺、宅院、教堂、庙宇8000多间,有“小上海”之称。

来到当代,漕运已经成为过去时,古镇的繁华却依旧存在于大街小巷中。近年来,随着大运河申遗之后,窑湾古镇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互联网上成为了热门景点。徐州市新沂骆马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浩林介绍,“针对窑湾古镇的文化遗产保护,徐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就是要重新保护开发,将这里打造成为商旅,商贸、旅游中心。”

遵循“修旧如旧,新建如旧”的原则,这里先后修复建设了吴家大院、赵信隆酱园店、窑湾民俗史话馆、山西会馆等20多处景观景点,并尽最大可能还原了古镇原有的建筑风貌。“修复”并非表面工作,当记者走进赵信隆酱园店,发现大院里大篓里真的在酿造酱油,还有当地人带着瓶子来打酱油。

窑湾古镇保留“半夜开张,天明罢市”的传统“夜猫子集”、有着“窑湾三宝”之称的绿豆烧酒、甜油、桂花云片糕、及以“鲜、融、健、爽”著称的窑湾船菜,还开发了一系列多元化、沉浸式的古运河夜游产品,围绕夜景、夜宴、夜娱、夜食、夜宿等内容,逐步繁荣古窑湾传统“夜经济”,古镇夜游人气渐旺,“苏北小上海”有望现往昔繁华。

结语

大运河始凿于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开挖的邗沟,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岁月变迁,运河上的地点都不再承担往日的职责。在新的时代,它们摇身一变成为网红景点,以另外一种形式重现往日的繁华。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姜天圣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