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苑|连冠20年!昆山与自己赛跑,为梦飞奔
2024-09-22 17:03

一穷二白,于是破风开路,“小六子”变“大个子”。

困难重重,于是披荆斩棘,“探路者”成“引路者”。

瓶颈制约,于是破旧立新,“垫底县”二十年稳坐“最强县”。

回望二十年,一条“昆山之路”,不仅带来了多个“唯一”和“第一”的惊喜,更是为后方“追赶者”留下了可踏寻的奋斗足迹。

9月20日,《2024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发布,昆山包揽综合实力、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科技创新、新型城镇化质量五个第一,连续20年荣获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首。

图片

很多人问,连续20年登顶,昆山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昆山,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城?

勇当先锋、敢于探索、不断创新、求真务实、与时俱进……

这些,或许都是答案!

研究昆山20年的中小城市研究院院长、中国社科院原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牛凤瑞表示,昆山,不能被一般化定义。他说:“昆山给我最大的印象是敢于担当。‘担当’二字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员的初心。敢于担当、勇于担当,才能应对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失误和失败,才能对抗发展道路上的一切风险。”

归根结底,哪有什么天赋异禀,不过是吃先进的苦,走不是路的路,步履不停。昆山,真正将担当刻在骨子里,把最好的结果交给了新时代。

从“小六子”,到“大个子”

从“啥都缺”,到“啥都有”

昆山的创业故事,无论什么时候讲起来,都会让人热血沸腾。

上世纪80年代初,昆山还是一个中小规模的农业县,经济在当时苏州6个县中排名最后一位,被大家称为“小六子”。

明明最不被看好,偏偏最争气!

当时,改革开放的时代风口正盛。昆山人深深感受到,历史机遇来临,此时不变,更待何时?

然而,农转工,没钱、没人、没技术、没项目,怎么办?

1984年底,当时的昆山县下定决心,通过自筹、贷款、征收土地开发费等途径,筹集了1200多万元,辟出一块3.75平方公里的土地,自费建设工业开发区。

图片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创立者之一宣炳龙表示,由于当时的昆山不具备搞工业区的条件,没有工业基础,也不是主要沿海城市,所以国家不会批。“如果做好了,相信国家总会承认我们的,所以我们就少说多做。”

自费搞开发区,这在当时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当地的农民都直言不讳:“我祖宗十八代生活在这个地方,外国人什么样子我们都没看到过。现在要把外国人的工厂、外国人的钱拉到这个地方来,有这个可能吗?不可能!”

但是,昆山硬是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政策不足,服务来补;经费不够,“富规划,穷开发”,走一段再弄一段。

1985年对昆山来说,意义非凡。因为昆山开发区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一家外资企业——苏旺你有限公司,该公司也是江苏的第一家外资企业。说起这家企业的招引过程,更是一把辛酸泪。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创立者之一宣炳龙回忆,当时,要批这样的一个外资项目,都要到省里去,做汽车到南京颠颠簸簸要开七个小时。借了一辆吉普车,除了喇叭不响,其他地方全都响;车上没空调,只能往地上铺报纸,再往报纸上浇水降温……终于,在整整跑了102趟,盖了378个章后,项目正式落地了。

宣炳龙说:“人想做的事是没有做不成的,关键你能不能在这个事情上坚持下去。只要你想得出,完全就可以做得出来。”

正是凭借这股拼劲、闯劲、韧劲,昆山从“啥都缺”,逐渐“啥都有”了。

1987年,开发区内13家企业投产,实现产值2.78亿元,利润1019万元,上交税金607万元,创汇1550万美元。

1988年,《人民日报》三评“昆山之路”。

图片

1991年,昆山开发区终于“转正”,被正式确定为省级重点开发区,次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开发区,成为沿海“14+1”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唯一设在县级城市的开发区。

2005年,昆山登顶全国百强县之首。20年来,昆山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五个千亿级台阶,达到514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倍,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从一千亿元到一万亿元的历史性突破,进出口总额达到千亿美元规模、占江苏1/7。

产业成链的优势,奠定了持续发展的胜势

创业容易守业难。昆山二十年稳坐“头把交椅”,靠的是什么?

苏州市委常委、昆山市委书记周伟曾表示:“有朋友问我,昆山吸引外资最大的底气是什么?我们感到,产业链优势就是我们最大的底气。”

那么,昆山的产业链从何而来?

“拆笔记本电脑”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听过:昆山人拆开一台笔记本电脑,看哪些零部件是昆山没有的,缺什么,就去招什么。到2010年前后的时候,全球每生产3台笔记本电脑就有1台出自昆山,昆山至今仍保持全球笔记本电脑“三分天下有其一”的份额。

如今,“拆笔记本电脑”的升级版故事仍在不断上演。

1986年,为迎接来自挪威的机械工程师到访,昆山开发区一家企业的副总经理专程赴上海买来咖啡作为招待。当时,昆山人还不了解这样的洋饮料,服务员更是用脸盆将咖啡送到桌上,令在场外方人员一时错愕。

图片

可就是这个不种咖啡、不懂咖啡的昆山,如今架起了一条囊括物流分拨、研发烘焙、销售交易等环节的咖啡产业链条,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咖啡生豆高标仓储、物流通关、加工烘焙、展示交易等平台级供应链服务,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在昆山,咖啡企业轻松实现“卖遍全球、买遍全球”。

“未来赛道”上,昆山的产业链条同样金光闪闪。

位于昆山开发区的元宇宙产业园,自去年10月开园以来,已先后有近60家元宇宙企业入驻,是目前江苏全省元宇宙产业最集中的一个园区。

图片

位于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的低空经济产业园,国内低空经济领域起步最早的头部企业之一——航天时代飞鹏有限公司,正带动15家低空经济上下游企业落户。

图片

细看昆山的每一条产业链,不难发现,昆山的成功绝非运气。周伟说:“昆山始终有忧患意识,越是风光好的时候,忧患意识就越强。昆山一步一步走来,就是不断向前而看、向远而攀,追踪产业前沿,一代一代产业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正是因为昆山眼光敏锐、勇挑重担、主动出击、善整资源,昆山才有了产业成链的优势,才有了如今持续发展的胜势。今年上半年,昆山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分别比去年增长6.6%、11.4%、9.2%、17.9%,继续保持全省领先。

只要企业“所想”,政府就能“所做”

企业与城市从“相知”到“相恋”,再到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靠的绝不是“一见钟情”,而是多年的“相濡以沫”。“谁的速度最快,谁最能理解企业,谁能让企业永续发展下去,谁才会成为企业最重要的选择。”

昆山良好的营商环境不是一时一刻来打造的,而是经过四十多年发展外向型经济培养起来的。昆式服务,早在四十多年前就埋下了种子。宣炳龙曾说,招商的时候吹的牛,企业来了都要兑现,“我们吹的牛都要做到”;企业来了,政策、条件跟不上,服务来补,“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企业。”

新时代以来,“昆如意”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客商来到昆山,乘坐的大巴车行进到重要点位,车上的智能装置便开始激情推介;作为伴手礼的保温杯都提前消毒,并早早泡好了热茶;就连奥灶面的碗底都粘着一颗小面团,防止面碗从托盘移位……很多人感叹:“昆山竟然可以细节到这个程度!”

对此,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对于客人来说,这可能是第一次见到,但对于我们而言,这些都是保持多年的服务标准。”

图片

更重要的是,昆山可以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从企业落地昆山到后续生产环节、销售环节以及产品创新环节,只要企业“所想”,政府就能“所做”。昆山有个“马上办”服务中心,创新推出“1357”快速办理机制,即办事项1个工作日、一般事项3个工作日、联办事项5个工作日、疑难事项7个工作日。昆山还优化完善全链代办服务模式,创出了重点项目“三天办四证”“一天发五证”的速度。其次,为了帮助企业留住客户、提升信心,昆山搭建“企业会客厅”沙龙,帮助企业融入相应产业链,打开新的渠道。

周伟说:“我相信他们选择城市的标准不仅是优惠的政策,而是要寻找真正能和自己对话的城市,找到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壤。”

正是因为昆山真正与企业共情,才有了如今双向奔赴的场景。昆山现已成功打造了7000亿级的电子信息产业和3000亿级的装备制造产业,千亿、百亿、十亿级产值的企业分别有3家、10家、129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72家,占苏州的1/5。

二十年,昆山留下了风雨兼程、敢闯敢试的身影,留下了一路向前、不断超越的足迹,留下了勇担责任、砥砺追梦的信念。

“回首过去,我们已经走过了千山万水,面向未来,我们仍需跋山涉水。”周伟说,昆山有梦,就是打造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的昆山梦。

昆山,与自己赛跑,永在超越。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於苏云

编辑 王育昕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