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扬子晚报网11月27日讯(记者 万凌云 文/摄)秋风劲,踩大菜。在镇江丹徒、句容、丹阳等地,民间又开始上演一年一度的“重头戏”——踩大菜(也成腌大菜)。可别小看了“踩大菜”,这不仅是体力活,还是技术活。此外,在当地还流传着“踩大菜,家中炒瓜子”的习俗。那么,何以一到“踩大菜”,家中就要炒瓜子呢?
11月23日,正是双休。在扬州工地作业的八斤,就早早赶回了丹徒区宝堰镇上桥村的家中。年过五旬的他,几天前就跟年近八旬的老母亲孙素英约好了:这个双休日,回家帮着把大菜踩了。
因为这个约定,孙素英三天前就将自家菜地上高高肥肥的大菜割下来,开始在太阳下晾晒。两天日头一晒,加上秋风一吹,脱了水的大菜就都蔫蔫的了。这个时候的大菜,就很是适宜踩腌了。
现场
踩大菜的上午,孙素英在家旁的水塘里,将大菜逐根清洗干净。随后,又用家中的自来水再清洗一遍。这样,她又将洗净的大菜,用长板凳或者台子摞着堆码好晾水。午饭后,踩大菜就开始了。
人高马大的八斤,浑身都是劲。他首先换上拖鞋,然后将双脚反复清洗干净。此后,将晾干的大菜捧起一摞铺进缸底,撒上一层大籽盐,然后赤脚跨进缸里,开始有规律地在大菜上跳动,边跳边踩,踩着特定的节奏,丝毫不乱。为了确保在菜缸的跳动踩踏不至于跌倒,孙素英特地找了根木棍或者扁担,让八斤扶着木棍或扁担,然后再开始有规律地跳动。
踩大菜
随着八斤的跳动,旁边的孙素英或者邻居,就开始有规律地抓起一旁袋中的大籽盐,均匀地撒进菜缸中的大菜上。一边撒,八斤一边踩。踩大菜的盐,必须是大籽盐,盐粒慢慢融化,这样咸味才能渗透进大菜里。
数十下后,缸中的盐卤就渗出来了。随着盐卤渗出,孙素英就再抱起一把大菜平铺进菜缸中,然后撒盐......如此反复,一堆大菜就逐渐转移进入了菜缸里,直至大菜殆尽。
至此,整个踩大菜就到尾声了。随着踩大菜圆满收官,菜缸中的大菜就浸泡在盐卤中了。也唯有如此,踩大菜成功“转型”腌大菜,就算大功告成。其后,有着多年踩大菜、腌大菜经验的孙素英,还会找来三根竹条撑住卤中大菜,并用几块清洗干净的石块,压在竹条上,防止踩腌不透的大菜在缸中“发青”(复活)。
大功告成
最后,孙素英再盖上一个盖子。十天半个月后,就有清脆爽口、满嘴生香的“腌菜”吃了。
年过九旬的上桥村村民陈荣昌告诉记者,如今腌菜也就是腌点吃吃,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外面雪花飘飘,新鲜蔬菜基本绝迹的情况,腌菜就成了当时农村人的“度命菜”。整个冬天“腌菜”都是主打,不仅光炒、还要烧汤烧肉,那个美味,令人想了都咽口水......所以,那个时候在上桥村及周边农家,踩大菜或者腌大菜,绝不是这小小的一口菜缸,当年几乎家家都有能盛几担水的大水缸,一下腌了满满一大缸数百斤的大菜,一直可以吃到来年开春!
村中人告诉记者,记忆犹新的是,当年因为要腌制的大菜太多,“踩大菜”通常要挑灯夜战,吃饱了晚饭的家中壮年男子,一直要踩到深夜时分......并且,由于消耗过大,大菜踩结束了,家中还会给他们准备“夜宵”。隆重讲究的人家,结束后还会喝上一杯!
事实上,今天看来,光着双脚踩大菜有点不卫生,但孙素英说,老祖宗就这么几千年遗留下来,还不能穿着胶鞋来踩(当年也没有胶鞋),担心有异味。再者,他们儿时每当家中要踩大菜时,家中大人就都会炒了瓜子给孩子们吃。踩大菜何以要炒瓜子?孙素英说,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踩大菜时不能说话,尤其千万不能说“放的盐多了”“大菜踩烂了”等不吉利的话语。而且,最好不要说话,否则腌出来的大菜,有酸苦等杂味,就不好吃了。
故此,为了防止孩子们多说话、乱说话,每每家中踩大菜时,大人就炒了瓜子给孩子吃,塞住他们的小嘴,避免孩子乱说坏了“踩大菜”这件“年度大事”。
而这一民间说法,至今谁也没有去较真考就过。孙素英说,就是这样一代代传下来。如今,这份习俗不仅成为当地“饮食文化”的一部分,更为“踩大菜”增添了几许神秘,也使得“腌菜”更加地美味起来。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