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长江入海口天高地阔。走进位于启东海工船舶工业园的南通泰胜蓝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一座座建造中的海上风电塔筒、单桩、导管架等基础装备迎风矗立,尽显“海上重器”的风采。
“这些装备,看得见的是体形笨重的‘钢铁侠’,‘看不见’的是多项创新技术的应用。这些技术,让我国海上风电基础装备的寿命,从25年延长到50年!”公司海工研究院院长朱军自豪的语气中透露着坚定。
支撑这些“看不见”技术的,是泰胜蓝岛的一个“硬核级”科研团队、十年的自主创新和300多项国内外专利技术。作为公司创新力量的“领头羊”,文科生出身的朱军从理工专业“门外汉”,成长为海上风电领域的技术专家,他的骨子里刻着一种倔强——依托自主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使海上风电装备领域的“中国制造”挺进深海、走向世界。
炼就海上风电装备“金刚之身”
海上风力发电,是我国构建清洁能源体系的重要一环。近些年,虽然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迅速,但由于起步较晚,海上风电装备尚有不少“短板”。
塔筒、单桩、导管架、升压站等都是海上风电的基础装备。随着海上风电走向深远海,风机容量越来越大,“叶片直径200多米的风机,扫风面积可达四五个足球场大。加上风机自身重量以及海浪侵蚀、洋流冲击等恶劣海况,对风机基础装备的载荷要求极高。”朱军说,此外受吊装中二次受力损害等因素影响,海上风电基础装备的设计寿命约为25年。
基础装备是海上风电的“定海神针”,不同于机舱、叶轮等部位,一旦损坏后难以维修。炼就基础装备的“金刚不坏之身”,是确保海上风机稳定运行的关键。在朱军的带领下,泰胜蓝岛涉足海上风电装备制造的十年,也是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产品“高承载、低成本、长寿命”目标的十年。
最大程度降低基础装备的应力应变,是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朱军和科研团队首次在该领域提出精细化稳态结构分析新方法,通过建立高精度动力模型,准确评估恶劣海况影响,进一步优化算法,精准了捕捉到重要结构的应力应变分布和变化信息,从而实现不同类型单元的耦合协同,显著提高了装备的建造质量和运行可靠性。
焊接质量也是直接影响装备寿命的重要因素。朱军率领的科研团队还通过攻坚,实现了160毫米厚钢板的精准卷制,大大提升了焊缝的耐蚀性和疲劳寿命。此外,科研团队在产品防腐、吊运控制、运维检测等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通过对海上风电基础装备“全生命周期”的自主创新,经过权威实验,我国风电装备使用寿命从25年延长至50年。
推动中国海上风电挺进“深蓝”
泰胜蓝岛是国资控股上市公司泰胜风能的全资子公司。厂区内,“全球影响力的海上风电装备专业制造商和服务商”一行大字格外醒目。企业凭什么有这样的自信?
在朱军带领下,记者走进海工研究院。一进大厅,省科技厅、长三角国创中心、省产研院、同济大学等颁发的一块块“工程技术中心”“联合创新中心”“成果转化基地”的匾牌格外吸睛。“这是2016年交付的亚洲首制400MW海上升压站,现在已经‘升级’到了700MW。”“这是世界首艘半潜式风电安装运输船”“这是风电塔筒,它的国家标准就是我们主导制定的”……在产品展厅,朱军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公司的核心产品。十年时间,泰胜蓝岛先后开发出4大类11个系列的海上风电基础装备,其中多个产品成为行业首制、首台(套)产品。
一项项令人瞩目的创新成果背后,是朱军率领的科研团队十年如一日地坐“冷板凳”、啃“硬骨头”。泰胜蓝岛分别和浙江大学、同济大学联合成立科创中心,汇聚了来自力学、焊接等领域的近40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留学归国人才、博士教授等,建有3个省级研发平台,这支创新“尖兵”,不断向一项项技术难题、科技“高峰”发起攻坚。
迄今为止,泰胜蓝岛共申请海内外专利306件,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7项,6项成果经鉴定“填补国内空白、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动中国海上风电基础装备挺进深远海,跻身世界海工装备技术先进行列。
“幸运赶上重视创新的好时代”
今年45岁的朱军身材高大、性格直爽,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浑身散发着“理工男”气质的他,却是一名出身学工商管理的文科生。20多年在船舶海工领域研发制造一线锤炼,他早就对海上风电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技术前沿等了然于胸,成为行业的教授级专家。
“自主创新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要敢于尝试,才可能有所突破。” 朱军说。研究院集聚了一大批力学、焊接领域的顶尖人才,院长的职责主要是围绕技术“痛点”提设想、立框架,团队专家来解难题、找答案。但一项项技术攻坚中,朱军总是团队一起奋战,查资料、进车间、泡现场……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和突破,都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走自主创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失败率很高。朱军说,赶上了全社会高度重视创新的好时代,又在江苏这片创新涌动的热土上奋斗,自己感到很幸运。“启东政府服务企业、支持创新的意识很强,在项目申报、专利申请、政策支持等方面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帮助。”朱军说,近几年,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省“双创团队”等纷纷花落研究院。截至去年底,研究院共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40多个,获研发资助近2亿元。“如果没有这些资金的支持,仅凭企业一己之力,要实现自主创新是难以想象的。”朱军说。
开发利用深远海风电,漂浮式基础装备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针对眼下面临的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等诸多“难题”,朱军带领科研团队,瞄准这一座创新“高峰,正在发起又一次攀登……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郭小川 朱亚运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