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在江苏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澳门中联办宣传文化部、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的指导下,扬子晚报网·少年志策划推出“我以青春作答”融媒体新闻行动,深入回访2019年以来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部分苏澳学校。该行动系2024苏澳青少年融媒体行动的重要活动之一。行动第四站来到澳门科技大学,对“澳门科学一号”卫星项目组的研发人员进行了回访。
澳门科技大学
澳门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澳门空间技术与应用研究院院长、“澳门科学一号”卫星项目首席科学家张可可教授
在诸多层面实现零的突破,成就五个“第一”
2023年5月21日,中国首颗高精度地磁场探测卫星“澳门科学一号”在酒泉成功发射。2023年5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参与“澳门科学一号”卫星研制的澳门科技大学师生代表回信,信中说,“近年来,澳门深化与内地在航天等领域的科技合作,取得了可喜成果。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澳门高校、澳门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在中国乃至世界空间科研领域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如果没有地球磁场的保护,我们的大气、海洋、生物都不可能存在。而‘澳门科学一号’就是专门用来测量地球磁场的卫星。”澳门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澳门空间技术与应用研究院院长、“澳门科学一号”卫星项目首席科学家张可可教授介绍说。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在诸多层面都实现零的突破,做到了五个“第一”。张可可教授自豪地说,“它是澳门的第一颗科学卫星,是中国第一颗配有高稳定光学平台与无磁星敏仪的高精度地球磁场测量卫星,是全世界第一颗低倾角测量地球磁场的卫星,是世界上对地方时覆盖最多的一颗卫星,也是目前全世界测量地球磁场精度最高的卫星。可以说,‘澳门科学一号’的出现让澳门拥有了一张全新的城市名片。”
澳门科技大学科学与应用数据中心
“澳科一号”卫星模型
已绕地球8000多圈,发回了十几TB的时空数据
事实上,中国在地磁研究领域的领先由来已久,张可可教授将三个“高光时刻”进行了逐一介绍。
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科学家发明了指南针,对世界航海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一千五百年前,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磁针指向,“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这是世界上关于地磁偏角的最早记录;而今天,“澳门科学一号”以全球最高精度地磁卫星的姿态横空出世,让中国重新站到了地磁研究领域的制高点。
据介绍,收到回信的这一年多来,“澳门科学一号”卫星已绕地球8000多圈,发回了十几TB的全球最高精度地球磁场时空数据。“祖国是澳门科研不断发展的坚强后盾!随着‘澳门科学一号’的发射与不断运行,我们将会逐渐把整个地球磁场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中国来!”张可可教授坚定地说。
澳科大太空科学研究所空间大数据分析学硕士研究生邓圣耀
澳科大太空科学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科学博士研究生闫晴
与内地携手,“澳门科学二号”正在积极准备中
“澳门科学一号”卫星的研发凝聚着团队成员无数的智慧与心血,但究其成功的根本原因,张可可教授说,“这颗卫星真正是‘一国两制’实践的体现。”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澳门科技大学的空间科学工作者参与了多项深空探索任务。“澳门科学一号”就是“一国两制”下内地和澳门科研合作的成功案例,“我们很多重要的科学仪器,都是跟内地的科研机构联合研制,充分整合利用各项技术资源和各大院校的智库优势来助力我们的研究。”张可可教授介绍。
作为“澳科一号”研发团队的新生力量,澳科大太空科学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科学博士研究生闫晴、澳科大太空科学研究所空间大数据分析学硕士研究生邓圣耀参与了卫星项目。
闫晴说,“习主席的回信给了我们莫大的鼓励和鞭策,我们年轻一代一定深耕地磁探测领域,努力为空间科研继续贡献力量。”
在“澳门科学一号”研发及运行过程中,面向澳门青少年的相关科普活动也在以多元的形式开展推广。邓圣耀介绍,“我们多次邀请院士专家开展卫星相关知识讲座,通过深入浅出地讲解,来加深学生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我们还组织了学生们实地参观数据中心和卫星地面站,让大家近距离了解卫星运行背后的机制,以激发青年人的爱国之心和科学报国的远大志向。”
“回信对于澳科大以及我们整个卫星研发团队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它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这个方向就是,科学研究可以为澳门的多元化发展做出贡献。”张可可教授深感使命在肩,“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一国两制’的优势,充分利用中国高速发展的优势,充分利用中国对科技新质生产力的追求,充分利用新一代科学家的潜力,我们可以做很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张可可教授告诉记者,目前,“澳门科学二号”卫星已在积极准备中,计划2026/2027年发射,届时将与“澳门科学一号”卫星组成世界上第一个极轨卫星与低倾角卫星组成的星座,对地球磁场进行更深入地研究。
“The sky is the limit(只有天空是我们的极限),我们中国空间研究的发展没有极限。这就是我们对习近平主席回信的回答。”张可可教授最后说。
策划:王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喻文君 李晨 蔡蕴琦
编导:喻文君 徐彬雯
拍摄:赵雨晨 吴伟龙
剪辑:赵雨晨
部分素材由学校提供
校对: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