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近期印发的《关于促进全省营业性演出市场规范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进行解读。《实施意见》围绕深化营业性演出审批改革、丰富优质演出供给、放大“演出+”效应、加强演出安全管理、完善配套保障措施等5个方面,共推出17条政策措施,助力演出市场繁荣发展。
近年来,“跟着演出去旅行”成为一种新时尚,奔着一场演唱会、音乐会而去,成为许多游客外出旅游的一大选择,从而催生出一个巨大的演出市场,成为文化旅游业加速发展的新引擎。去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以及国家发改委、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单位先后制定出台有关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都明确提到,要引导戏剧节、音乐节、艺术节、演唱会等业态健康发展,丰富“音乐+旅游”“演出+旅游”等业态,助力演出经济发展,提振文旅消费。这次,江苏放出发展演出市场的“新大招”,可谓顺应时代需求,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演出市场“火爆出圈”,其实已经初显端倪。据了解,去年以来,我省演出市场持续火爆,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等活动爆发式增长,刘德华、周杰伦、凤凰传奇等知名艺人或团体组合演唱会项目纷纷落地我省。最近的张学友演唱会,在苏州连演8场。同时,全省各地也打造出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品牌,规模效应不断扩大。大麦网数据显示,2024年常州太湖湾音乐节、长荡湖·超级芒禾音乐节,分别位居全国音乐节票房第一位、第四位。随着各类演出活动的举办,全国各地的歌迷纷至沓来,带动门票、交通、住宿、餐饮等消费链全方位明显增长。
当前演出市场还处在一个方兴未艾的时期,在自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要想吸引眼球,抢占人们的注意力,推动演出市场繁荣发展,还得“有几把刷子”。今年的“五一”假期,扬州运河大剧院连续上演了三场精彩的户外夜演出。而分布在全市40余家景区、社区、剧院、公共文化馆等场所的小剧场,也纷纷上演精彩夜演出,让游客享受“白天看景、晚上看戏”的乐趣。由此可见,只有把演出场所和产品深入嫁接融入文旅市场,才能实现人气和财气的双丰收。
当然,做大做强演出市场,关键还在于有精品力作的供给和支撑。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登陆扬州运河大剧院连演三场,4500张门票被一抢而空,最高峰时共有11.06万人同时在线抢票。这样门票“秒抢一空”的情况经常出现,一方面表明人民群众对文艺演出的喜爱和欢迎,更因为有名剧、明星等因素的加持,让演出市场异常火爆。
好市场还要有好政策扶持。《实施意见》聚焦全省营业性演出市场繁荣发展全链条,围绕深化营业性演出审批改革、丰富优质演出供给、放大“演出+”效应、加强演出安全管理、完善配套保障措施等5个方面,共推出17条政策措施。坚持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多措并举,持续打造旅游演艺精品项目,推动更多精品原创剧目走向市场、更多精品演出直达基层,才能让人民群众共享“精神文化大餐”。
文艺演出既有人气流量,还有服务增量。鼓励各地发布特色演出“打卡清单”和旅游攻略,创新开展凭演出票免景区门票和抵扣酒店、餐饮、购物消费等优享活动,加强演出与文博场馆优质展览联动,充分带动当地“食住行游购娱”的文旅全产业链发展,才能真正做到“曲终人不散”,让演出市场“一路繁花”赋能文旅消费“热辣滚烫”!(一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