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冰山A23a中惊现失踪前苏联科考站!”近日,来自江苏的南极探险队员陈中原激动地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篇笔记,分享自己目击失踪30多年的前苏联科考站重现于世的经历,网友直呼像科幻小说和电影一般不可思议。探险队已向英国斯科特极地研究中心发送了资料,并得到回信证实了此事。
藉此事件,陈中原的41次南极探险经历也受到网友关注——他是如何从江苏去往遥远的地球极地?在冰山雪原做翻译是怎样一种体验?还有哪些震撼人心的南极探险瞬间?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与其进行了一场跨越半个地球的隔空对话。
南极最大冰山中惊现
失踪30多年的前苏联科考站
1月9日上午,南极海域,海神号游轮绕着A23a冰山外侧航行。A23a冰山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冰山,重约1万亿吨,据美国国家冰情中心(USNIC)数据,其面积为1062.22平方海里,约3643平方公里,堪比大半座南京城。这里还有一套独属于南极海域的生态系统,冰山释放矿物质等为浮游植物提供养料,浮游植物则是磷虾的食物,磷虾又吸引鱼类、海鸟、座头鲸等动物捕食,游客们得以在游轮上观赏壮观冰山和充满生机的南极动物。
陈中原是来自江苏的探险队员,这是他的第41次南极之行。A23a冰山实在太大,船开了很久都看不到头,他便从甲板上回到报告厅,边聊天边看窗外景色。忽然,海面上漂来一个油桶。起初,大家以为是海洋垃圾;然而,随着海神号的航行,情况越发不对劲,锈迹斑斑的油桶越来越多。陈中原赶紧起身跑到甲板上去看,发现有些桶上还带着编号,而远处冰山之中竟也镶嵌着排列整齐的油桶。
海面上漂来油桶
人们议论纷纷,揣测神秘油桶的来源。一个敏锐的队员查到了《纽约时报》网站上一篇1986年10月5日的报道《苏联南极科考站消失在了冰中》,报道讲述了南极海岸菲尔希纳-龙尼冰架(Filchner-Ronne Ice Shelf)冰架崩裂,一块巨大的冰山(即A23a冰山)分离了出去,原本位于冰架上的前苏联科考站德鲁日纳亚1号站(Druzhnaya 1)消失。1987年又有一篇报道称,前苏联派船和直升机登陆冰山找到了该科考站,抢救出一些重要物资。此后,由于种种原因,它又被遗落在冰山中,30多年来未曾现世。
A23a冰山中镶嵌着油桶
据了解,A23a冰山从冰架上分离出来后,在海底搁浅长达30多年。据BBC报道,该冰山从2020年开始以极缓慢的速度移动,于2023年开始加快速度向南乔治亚岛方向移动,预计最终将在较温暖的海水中融化解体。
或许正是近年来冰山的移动,让失踪已久的前苏联科考站重见天日?探险队队长将照片等资料,发给了英国斯科特极地研究中心供其进一步确认。陈中原对记者说,近日,斯科特极地研究中心回信了,“他们联系到了曾在德鲁日纳亚1号站工作过的前苏联科考人员,认出了那些油桶,能断定这确实是1986年消失过的那座前苏联科考站。”
1986年报纸上对失踪科考站的报道
能在南极目击一座失踪30多年的科考站重新现世,陈中原心情激动。他有一句很喜欢的话——“Life is not measured by the number of breaths we take but by the moments that take our breath away(生命不是以呼吸的次数来衡量,而是以那些让我们屏住呼吸的瞬间来衡量)”,而这次在A23a冰山的惊喜目击,正是他在41次南极探险中遇到的无数次“屏住呼吸”瞬间之一。
从江苏到南极这一路:
用国内“稳定工作”换南极体验
在成为探险队员之前,陈中原对“南极”这个地方几乎没有什么概念。他出生于1983年,是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人,从小就是父母可以放心施行“放养式教育”的好学生,英语科目尤其优秀,高考后就读于北京科技大学英语文学专业,还念了人力资源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那时,陈中原以为自己想要的是“稳定的工作”。研究生毕业后,他入职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301所)。作为文科生,竟阴差阳错被培养成为了一名工程师。后来,他还调到外事部门工作,接触了一些同声传译工作人员,悄然间又为后来转行埋下伏笔。
工作7年后,在三十多岁的年龄,他决定裸辞留学,给自己换个环境重新开始。他申请到了被誉为“世界三大顶级高级翻译学院之一”的英国巴斯大学,开启一段堪称起早贪黑的苦学时光,还曾在联合国实习,磨砺出了抗压能力和翻译技能。
陈中原的同声传译工作旧照
从巴斯大学毕业时,他本想回国谋一份大学教职,但期间得知极地探险领域的一流团队Quark Expeditions(夸克探险)招聘专业翻译,便前去面试并顺利通过。尽管不是很了解南极和户外探险,但他抱着探索的心态欣然前去工作,从此与极地结下不解之缘。
疫情期间,极地工作的“不稳定性”暴露出来。他回到江苏老家,想做自媒体谋生,创办了B站账号“企鹅英语研习社”并积累了近7万粉丝。不过,旅游业一复苏,这位“前UP主”就立刻回到了极地世界。如今,他任职于自己热爱的公司Aurora(欧若拉探险)和Polar Latitudes(极地纬度)做着热爱的工作。
想回国到大学任教一事早被搁置在一旁,这样的机会曾经来临过,但他那时人已在南极,与冰川企鹅为伴,和“稳定”的人生道路越走越远。现在回想起来,会后悔吗?陈中原说:不后悔。“一份稳定的工作是有成本的,需要让自己融入规则和体系中去,而这些其实都是个人抉择取舍。我选择现在这条路,失去了很多东西,但获得了自己更想要的个人成长,我想看不同的风景、接触不同的文化、和多元文化背景的人一起交流,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
陈中原在南极的工作照
极地翻译还得会开冲锋舟
走出舒适区践行“探险精神”
每年10月底至次年3月底被称为“南极季”,是南极旅游最佳时节。“南极季”期间航程一趟接一趟,陈中原几乎是无缝衔接工作,偶尔可以在陆地有几个小时的自由活动,大部分时间是漂浮在海面上、游走在冰原上,为各种讲座提供同声翻译服务。每年“南极季”之外的其余时间,他会回国做自由职业,还曾为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等高规格会议和来中国谈合作的国外高端人士提供过翻译服务。
在南极探险队做翻译是一种截然不同的体验,“一般来说,专业会议的同声传译是坐在狭小的‘同传箱’里,有专业设备,没有人打扰,根据讲话难度,十或二十分钟两人轮换。在南极的游轮上做翻译,空间更加舒展自由,但脑力负荷非常大,要自行抵抗游客声音的干扰,经常是一个人一讲一小时。”他介绍说,面对的游客人数是根据船的大小来,大多是100人左右,但有的大船可能有三四百人。
在极地做翻译工作
实际上他要做的也远不止翻译,还要学习海洋生物、历史、地理、摄影等各种知识,以及驾驶冲锋舟、看航海图、打绳结等实战技能。刚加入探险队时,和人均“登过珠峰”“滑雪大神”的队友比起来,陈中原几乎没有任何户外经验。
“刚到极地是一片蒙的状态,甚至不会开船,而开船是在南极很重要的技能,”他谈起了自己学习开船的经历,“后来慢慢学习,学会了看参照物找方向、判断风和海浪、学习软件记录自己的轨迹。”极地海域时有惊险时刻,有的公司还出现过冲锋舟翻船等大事故。为了对游客的人身安全更负责,他曾回国和蓝天救援队一同参与培训,其中一项考试是在风浪环境中驾驶冲锋舟200米将落水人从海里救上来,全程限时1分钟,而他通过了这项严苛的考试。现在他已经能够自信地说:“我开船是很专业、很厉害的!”
在北极做冲锋舟巡游准备
如今,陈中原去了41次南极、5次北极,见过摄人心魄的冰川美景,喝过万年的冰川水、睡过水中的礁石,曾在露营起床后看见企鹅大摇大摆地从身边走过,听见冰川雪崩时猝不及防的轰隆声,在最大冰山中目击失踪30多年的前苏联科考站重现于世;在格陵兰岛东海岸的小镇上,听因纽特人大叔讲述打猎北极熊的故事,语言不通便用手势比划、用笑容传达善意……极地以无数“屏住呼吸”的瞬间,回馈给愿意努力奔赴它的人。
陈中原在南极近距离看到企鹅
“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说:我们为什么要去登山?因为山就在那里。其实南极的探索也是如此,19世纪20年代,人类才真正发现南极大陆,那之后,阿蒙森和斯科特等人把身家性命搭上也要去到南极点。他们是万里挑一的人物,为了科研、为了荣光等等而有着崇高的探险精神,”陈中原谈起了自己眼中的探险精神,“但是那些对我们普通人而言都太遥远了。生活中保持好奇心,敢于一次次迎接新的挑战、敢于走出舒适区,何尝不是一种属于普通人的探险精神呢?”
紫牛新闻见习记者|王夕悦
编辑|王夕悦
剪辑|万惠娟
主编|陈迪晨
图片和视频素材来源:受访者提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紫牛新闻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唐迎鸾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