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春走笔|在异乡,邂逅故乡的年
2025-02-04 16:43

   新华社法兰克福2月3日电 题:在异乡,邂逅故乡的年

  新华社记者李函林 单玮怡

  法兰克福冬日午后,寒意尚未消散,市中心卫戍广场人声鼎沸,洋溢着节日的欢庆。

  1月31日,法兰克福迎来首届春节庙会,这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法兰克福举办的首个大型新春庆祝活动。

  庙会舞台上,喜庆的红灯笼高高挂起,写有“四海同春·华星闪耀”的金色横幅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浓浓年味儿扑面而来。

  锣鼓声骤然响起,潮汕英歌舞队迈着矫健的步伐登场。舞者挥舞着短棍,时而列阵向前,时而翻腾跳跃,刚劲有力的动作展现着这一传承数百年的传统民间舞蹈的豪迈气质,引起现场观众阵阵惊叹。

  紧接着,安塞腰鼓队登场。鼓槌翻飞间,激昂鼓点在广场上空回荡,舞者将黄土高原的热烈奔放“带到”莱茵河畔,挥洒出春节的喜庆气氛,让人热血沸腾。

  除了传统文化的精彩呈现,庙会上还推出一场出人意料的“现代秀”——人工智能机器狗表演。数只灵活的机器狗出现在舞台上,并随着音乐起舞、跳跃、翻滚,科技元素为庙会中增添了一抹未来感。

  “这真是太神奇了!”一个德国小朋友兴奋地说。在法兰克福工作的华人观众杨敏感慨地说:“没想到在这里能看到传统与科技的完美结合。这样的春节,既有家的味道,又让人看到了中国科技创新的未来。”

  庙会另一大亮点无疑是热气腾腾的美食摊位。广场上弥漫着饺子、年糕、糖葫芦等各式美食小吃的香气。摊位前排起长队,人们争相品尝一道道象征团圆与吉祥的美味佳肴。

  “糖葫芦太棒了!酸甜的口感让我想起小时候吃的美味糖果。”德国市民米夏埃尔·博尔希曼惊喜地说。“这些食物不仅是美味,更承载着中国人对家庭和团圆的珍视。”

  活动现场还设有美食品鉴环节,摊主们一边介绍制作工艺,一边讲述美食背后的文化寓意。有观众听后感慨道:“美食跨越国界,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春节‘团圆’的意义。”

  庙会不仅吸引了华侨华人,也吸引了许多德国市民前来体验中国年的热闹氛围。德国观众莱昂·朗戈施被锣鼓声吸引到舞台前,他告诉记者:“文化交流是促进不同国家人民相互理解的重要桥梁。歌舞、音乐、美食……这些都是超越语言的表达方式,让我们能够直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来自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留学生瑞贝卡也是第一次体验春节庙会。这次活动让原本对中国传统节日知之甚少的她大开眼界。“中国传统舞蹈和美食,每一样都让我惊喜。节日的氛围是相通的,我能深深感受到这是一场关于团圆、欢乐与希望的庆典。”

  活动主办方德中贸易投资促进会会长陈如弟说:“通过庙会,我们希望传递的不仅是年味儿,更是团结、包容与和谐的精神。我们期待未来能够在更多地方看到春节的庆祝活动。”

  庙会的成功举办,也是春节走向世界的缩影。从家家户户的年夜饭、贴春联的习俗中走来,到如今在世界各地落地发芽,春节焕发出新的光彩。

  在法兰克福工作的华人刘芳说:“申遗成功让我们更加珍惜这一传统,而这样的庙会也让我们更有信心,把中国年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当庙会在夜幕中落下帷幕,卫戍广场上的红灯笼亮了,映出一派温馨景象。在异乡的土地上,春节的传统与现代交融,不仅抚慰了海外游子的思乡情,也在世界的舞台上,架起文明互鉴的桥梁。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