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结束,“休假模式”切换到“工作模式”,不少人发现自己被一种低迷的情绪控制着,有的人焦虑不已,有的人注意力难以集中,有的人生物钟紊乱等等。一时间,“春节戒断”成了许多网友热议的话题。
春节年年有,为何今年大家的“戒断”反应尤其强烈?笔者认为,首先是由于今年春节年味格外浓。2025年春节假期,是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农历新年,全国各地年俗花式“上新”,从中原的社火到闽台的闹春田,从东北的秧歌到西南的傩戏,从湖北的龙船调到广西的炮龙节……每一项年俗背后都流淌着脉脉温情,牵动着一方水土一方人的乡愁。此外,各地文旅也纷纷“整活”,在江苏,春节期间推出涵盖文艺表演、庙会游园、文博展览、冰雪娱乐等多种门类的5300多项特色活动,不断拓展新春玩法,让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春节假期的美好与欢乐。
今年春节格外引人回味,还因为中国年成了全球“顶流”。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以及“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带动下,海外游客来华的热情愈发高涨。一大批“歪果仁”迫不及待体验舞龙舞狮、糖人灯谜等年俗活动,还把“过年三件套”安排到位。“饺子怎么包”“福字怎么写”“拜年怎么拜”……在社交媒体上,乙巳蛇年春节被网友们称为“地球村第一届春节”,春节的温情让地球村的“村民”们心心相印,大家在共享欢乐与文化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2025年的春节,看似寻常,实则非凡,的确让人觉得念念不忘、意犹未尽。所以从“放假模式”迅速切换到“工作模式”时,扑面而来“春节戒断”反应才让人直呼“遭不住”。
“春节戒断”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正常的过渡反应。我们可以坦然对待,把它视作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但是不能在低落情绪中徘徊不前。甩掉“春节戒断”,还需要把目光放到未来,比如可以定下2025年的“总目标”和“小目标”,在达成一个个目标的过程中,把生活过得“热辣滚烫”。
眼下立春已过,天虽尚寒,心已向暖。让我们向春而行,拿出元气满满的状态,阔步向前,大干一场!(文沐风 图盛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