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百年金融街”焕新故事
2025-02-07 19:44

 


图片

来源:2月7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李鲲 郭方达

出天津站前广场,步行从钢结构的解放桥跨过美丽的海河,游客总会被眼前的一片历史街区吸引——哥特式、罗马式、日尔曼式、俄罗斯古典式等各种风格的西洋建筑排列在眼前,将一个多世纪前的天津保留至今。

这里是世界与天津乃至中国北方“相识”的重要窗口——1881年,英国汇丰银行首先来此设行开业,法、德、意、日、俄紧随其后,美国花旗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太古洋行、怡和洋行、仁记洋行,利顺德酒店、泰莱饭店、法国俱乐部等均来到这片区域,影响着整个华北的金融系统,被称为“东方华尔街”。

图片
  天津解放北路历史文化街区一景。 新华社记者孙凡越摄

一个多世纪后的当代,解放北路及周边区域仍是天津市的金融高地,但许多外形依旧漂亮的建筑却闲置多年,有的内部年久失修、徒有其表。

2024年1月,天津印发《关于深入推进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的方案》,解放北路沿线两侧区域被定位为金融历史文化区,“挖掘盘活载体资源,实现金融与商旅文融合发展”成为这里的重要使命。

一年来,经过多方共同努力,一批老建筑经过“再设计”向着新功能前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闲置15年的原开滦矿务局大楼。2024年10月13日,天津五大道金融论坛在此开幕,大楼正式对外开放,楼内的天津金融展示中心、金融机构服务中心同时亮相。

以此为标志,“东方华尔街”的百年焕新历程正在加速前进。

风 云

天津位于北京以东120公里,曾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亲历者。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这座城市被迫开放。

作为清政府救亡图存的洋务运动“开平煤矿”运送煤炭的配套设施,天津站始建于1886年,曾以“老龙头火车站”之名闻名世界。

1900年,八国联军登陆天津并进入北京。列强在天津成立了统治政权“都统衙门”,决定修建连接法租界和老龙头火车站的“万国桥”,成为解放桥的前身。

彼时的解放北路已初具“东方华尔街”的气质,北段属于法租界,被称为大法国路,南段为英租界,被称为维多利亚道。由于贯穿英法租界,该条道路被命名为“中街”,意为租借中心。

黑格尔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今天,漫步解放北路,行至中段仍能看见一座青灰色楼体建筑,“大龙邮局”四字招牌挂于墙上。

这里是天津邮政博物馆,旧时的大清邮政津局,中国第一个邮政代办机构、第一部邮政规章、第一单邮政储金业务均诞生于此。展馆内,玻璃柜中的保险存单、业务单据等史料都跨越了百年历史。

“这是近代中国邮政储金等金融业务的起点,也是‘东方华尔街’的发展缩影。”天津邮政博物馆馆长赵娜说。

风云故事,在这里不断上演。

1877年,清直隶总督李鸿章委派创建官督商办开平矿务局,总部位于天津。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尚克强说,八国联军进入后,开平矿务局督办张翼被洋人以极低的价钱骗走矿务局所有资产,变成了英国注册企业,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胡佛从中大赚一笔。

1906年,清政府又在开平煤矿附近设立滦州煤矿公司,希冀对“英属”开平公司形成抵制,结果两矿互相跌价竞销、亏累甚巨。1912年6月,英资“开平矿务有限公司”与“北洋滦州官矿有限公司”签订“联合”经营合同,联合设立中外合办的“开滦矿务总局”,总部设在天津。1921年,开滦矿务局大楼建成,与中街仅一个路口之隔。

“东方华尔街”除了外国机构林立,也诞生了创建于20世纪前后的中国“北四行”,即天津盐业银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和大陆银行。

二战爆发后,中街作为当时财富集聚之地,成为日军搜掠的重点。当时,十六支金铸编钟由清廷流出至此,盐业银行经理陈亦侯和“四行储蓄会”分会经理胡仲文意识到文物的价值,通过运来煤炭覆盖、对外谎称转移等方式将编钟保护下来,藏于四行储蓄会天津分会大楼的地下仓库中,直至天津解放。

如今,这组金编钟已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供人参观。

在中街“风向标”汇丰银行天津分行旧址旁,有一座红色圆形穹顶、黄砖贴面的建筑,是原天津华俄道胜银行的所在地。1948年,为配合解放军进津,中共天津工作委员会选取该楼作为工作地点,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团结了大批金融界、工商界人士。

1949年,天津解放,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成立,借助中街的底蕴,金融自主的时代来临。这里有了新中国首家国营证券交易所、新中国首家公布外汇牌价银行,伪币肃清等人民币相关工作也在此率先完成,一系列重大金融事件继续在这条两公里长的道路上演。

同年,“万国桥”正式更名为“解放桥”,那条“东方华尔街”也成为今人熟知的解放北路。

盘 活

解放北路10号,一幢金属铁艺装饰风格的建筑正在紧锣密鼓地改造施工。搬运建材、改装线路、清理废料……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

这幢建筑是始建于1934年的原新华信托储蓄银行大楼,使用权几经易主后长期闲置。天津和平区区属国企天津和平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于几年前购入使用权后,决定结合街区发展定位,引入新业态。

“大楼的新功能是高档酒店。”项目负责人、大连花美时酒店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晓亮向记者谈起项目最新进展,“2024年9月启动施工,目前仍处于前期阶段,预计2025年7月完工,设计客房97间。”

作为曾经的“东方华尔街”,一个世纪前的解放北路曾无比热闹。然而,许多漂亮的楼宇却一度闲置下来,“人去楼空”。

近年来,在和平区和天津市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一批“沉睡”楼宇在解放北路重获新生。

坐落在解放北路79号的原东方汇理银行大楼里,天津国际拍卖有限责任公司、西洋美术馆先后入驻,举办天津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中外美术展览及各类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位于解放北路与承德道交口的法国公议局旧址,如今成了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敦煌等多个文化符号,通过数字化在这座百年建筑中与游客相会。

2024年,“盘活焕新”这个关键词在解放北路再度掀起了高潮。

2024年1月4日,“历史风貌建筑原开滦矿务局大楼修缮竣工”的消息在网上传开。这座曾作为天津市委办公所在地、自2009年后处于闲置状态的大楼,进入了“盘活倒计时”。

根据天津市《关于深入推进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的方案》,解放北路沿线两侧区域被定位为金融历史文化区。天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张建华表示,作为街区标识的原开滦矿务局大楼成为盘活首选。

“原开滦矿务局大楼是街区内单体面积最大的闲置文保建筑,通过提升改造,能够成为天津金融展示中心和金融机构服务中心。”张建华说。

“修”与“用”同步谋划。

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工程总承包单位,牵头承担起大楼修缮工程,确定了“以文物保护为先导,以最小干预为基础,以文物保护与修缮再利用并举为目标”的基本原则,在不破坏整体格局的前提下,一层将房间提升改造为商务洽谈、会议中心、金融培训等区域,面向全市金融机构承接培训座谈等活动;二、三层则被改造为金融机构办公场所。

和平区专门成立市场化运营公司,对该项目进行整体经营管理,主动对接各类金融机构,在相关市级部门的支持下,引进全市规模最大的政府引导基金——海河产业基金、国内高端金融智库——北方新金融研究院入驻。

目前,和平区正在围绕已盘活的一系列风貌建筑,谋划专属金融文旅路线,通过“以点带线,以线成面”的方式,进一步提升金融历史文化区整体氛围。

“我们联动金融楼宇和闲置洋楼,形成金融组团,加快金融资源聚集。”天津市和平区财政局副局长陈秀梅说,区内正积极盘活存量资产,推动金融机构向解放北路集聚。

焕 新

2024年10月13日,天津五大道金融论坛在原开滦矿务局大楼召开,来自国家部委、知名高校、权威智库及全球领先金融机构的约350名代表齐聚津城。

大楼同步对公众开放,正式进入“活态”。踏入大楼,依旧可以听见枣红色的木质地板发出的轻微吱呀声,在华丽吊灯和复古装饰的映衬下,不禁令人有时空交错之感。

负责大楼运营的天津东华商业运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仲智说,透过这栋楼的重整使用,能够一窥解放北路为中心的天津金融片区的未来之路。

数据显示,解放北路现存历史风貌建筑41座,其中特殊保护等级16座,重点保护等级13座,一般保护等级12座。

据介绍,解放北路沿线历史风貌建筑目前仍有约一半是金融机构在使用,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机构的营业部或办公场所依然坐落于此。

“解放北路及周边区域金融业增加值目前占全和平区的80%以上,仍然是和平区乃至天津市的金融高地。”陈秀梅说。

怎样的金融业态,才能够支撑起金融历史文化区的定位?这条百年老街,也在思考未来的去向。

在解放北路与营口道交会处,一幢新古典主义建筑正面八根石柱格外醒目。2022年2月5日,中国银行成立110周年纪念日,位于解放北路80号的中国银行(天津)博物馆揭牌使用。在中国银行天津办公旧址上“原汁原味”地还原展示了当年的场景,让一个多世纪的中国现代金融史向参观者“说话”。

博物馆负责人朱妍介绍,整个展馆共630余件展品,其中实物展品超过半数,是中国银行全国唯一一座对外开放的博物馆。“2012年分行搬入新大楼后,这里闲置下来,2018年开始筹建博物馆,用于记录历史。”

这样的故事并非孤例。昔日汇丰银行天津分行旧址,现在作为中国银行天津和平支行的营业厅对外正常营业,每日前来办理金融业务的市民络绎不绝;由爱国华侨最早建立的中南银行天津分行旧址,如今也成为中国建设银行的一处办公地点。借助街区的盘活焕新之路,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及细分配套产业等方面的深化合作,已是日渐成熟的议题。

张建华说,通过政府推动、国企引领、自主更新等多种模式,带动辐射周边历史建筑群落的开发利用,解放北路沿线、利顺德历史文化景区项目快速推进。“未来我们将通过市场化手段,承接金融主题高端论坛、路演、培训、会务等商业性活动,积极谋划高端艺术展、精品拍卖会等高品质主题活动,探索形成新的发展增量。”

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是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一大定位,伴随支持政策落地,金融发展的东风再向解放北路吹来。

在原开滦矿务局大楼南侧,中国人寿金融中心(天津)矗立,这座50多层高的摩天大楼俯瞰着整个解放北路街区,与街区内的其他老建筑相互映衬。

走进大厅,总长9米的巨幅油画《百年金融街》悬于醒目处,解放北路周边的知名金融机构及建筑均在画作上留下身影。“这里既是金融资源集聚中心,也是文化汇聚中心。”中国人寿金融中心(天津)总经理杨勐说。

在解放北路北侧路口,解放桥的另一头,天津站前广场旁边的天津世纪钟经过多轮修缮,终于在2025年来临时刻,再度敲响了久违的新年钟声。

钟声在解放北路回荡,仿佛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