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在央视春晚大秀秧歌舞、转手绢的人形机器人,到火爆出圈的国内AI大模型DeepSeek,新春伊始,多项来自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引人关注,彰显了我国民营经济的创新活力。
在山东晨阳新型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内,刚完成智能化改造的阳极编组、装出炉设备正满负荷运转。公司生产厂长魏志彬告诉记者,完成智能化设备改造后,公司的生产技术可以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可实现一次吊装12块到14块阳极产品,使产品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
作为山东济宁重点产业链碳材料产业链骨干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东晨阳新型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不断加大技改投入,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步伐,累计获得国家专利100余项。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占企业总量的92%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也扩大至92%以上。2024年,民间项目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6.0%,特别是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10.8%,拉动民间项目投资增长5.3个百分点。
在位于山东寿光的山东康吉诺技术有限公司,20余名工程师正在电脑前为全国客户的几百套设备进行“悬丝诊脉”。公司董事长卞万良介绍,传感器采集设备的健康状况发送到云端,可以做到远程给设备“看病”又“治病”,保证设备的综合效率大幅提升。
从政策到服务,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探索与实践正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福建晋江地处东南沿海,聚集了51家上市公司,形成了总市值接近5000亿元的“晋江板块”。近年来,晋江党委、政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守信践诺的诚信环境,努力呵护、激发企业家精神。
福建柒牌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周利在采访中说,晋江的营商环境,土壤也非常良好,为当地的企业、老百姓确实在办实事。
晋江当地政府也用一次次的创新突破,为企业扫清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助推晋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晋江市市长王明元表示,这些年晋江市先后提出了创新引领、数字转型、资本赋能和绿色发展这些核心战略。“以此为抓手来推动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应该说是下足了功夫,成效也比较明显。”王明元说。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提振民营经济信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国家及有关部门密集发声、精心部署,从出台“民营经济31条”,到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再到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持续细化、落实。
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李运说:“助力畅通跨境贸易和投资合作渠道,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政策咨询和商机撮合。”
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魏东介绍,筛选更多符合政策要求、投资规模较大、示范性较强的项目,纳入全国重点投资项目库,并推动实施。
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方。向“新”而动,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创新活力足,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统筹:吴炜玲
编导:刘在
配音:王帅龙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