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上万本!他用二十载打造了一个“家庭书屋”
2025-02-21 22:06

书籍,如同益友相伴人生,其价值历久弥新。在徐州丰县孙楼街道大洼村,有这样一位村民,他的家中藏书上万本,涵盖各个领域宛如一座小型图书馆。近日,记者走进这藏在村子中的“家庭书屋”,探寻其背后的故事。


踏入刘训臣的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排排整齐排列的图书。走近细看,每一本书都留下了被翻阅的痕迹,却又被精心保存着。刘训臣告诉记者:“我从小上学时就酷爱读书,也喜欢买书,小时候总会把自己看过的书珍藏起来,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这个习惯。工作之后,我开始有意识地收藏各类感兴趣的书籍,平时闲暇时也热衷于淘书、读书。”


据了解,刘训臣从事建筑相关行业,至今已收藏书籍二十余载,各类书籍总数超过一万本,藏书种类丰富多样,包括中外历史、文学文艺、军事政治等。“买回这些书后,我会按照不同类型进行归类整理。我尤其钟爱明史,还收集齐了全套289本。” 刘训臣说道。


工作之余,刘训臣与书为伴,在阅读中汲取知识、寻找乐趣。他回忆道:“以前报纸流行的时候,遇到好文章我都会剪下来收藏。现在再看到这些文字,也会勾起往昔的回忆。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值得珍藏的文字,而我的乐趣就在于收集它们。”


除了日常读书,刘训臣还坚持练习书法。每到假期,邻里孩子们常来到他家看书阅读、学习书法。“最近我正和孩子们一起读写毛主席诗词,共同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孩子们都很感兴趣。我非常欢迎他们来,也很开心能与他们分享书籍。” 刘训臣笑着说,“如今网络日益发达,喜欢纸质书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但我仍希望通过自己的收藏与分享,唤起孩子们对纸质阅读的热爱,让他们重新发现阅读的美好,沉浸于书本的魅力之中。”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赵天

通讯员 张芊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