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小企业尤其是处于研发关键期的企业来说,融资办理的速度很重要,合并办理、简化流程是不是能够缩短时限,尽快帮助企业解决这个难题。”近日,苏州高新区科创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伟以“项目代办员”的身份体验帮办代办服务时发现,审核流程存在周期较长等问题,可进一步优化材料提交、合并办理等环节。
苏州高新区科创局积极对接协调有关部门、机构,通过技术赋能、流程再造等系列优化举措,将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办理时限缩短了近30%。“真的是‘及时雨’。提交审批的材料很清楚明了,10天左右我们就拿到了200万元的‘光子贷’融资,这让我们对后续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某光子企业负责人李女士激动地说。“换位”,转变的是思维,看到的是问题,跑出的是实招。连日来,苏州高新区聚焦“惠民”“惠企”“提效”三大重点,深入开展“换位跑一次”行动,通过加强问题前置查摆,细化梳理部门单位“高频重点‘一件事’工作清单”,精准示范立项“产业园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流程优化”“矛盾纠纷调解流程优化”等重点项目90个,着力打造高质量公共服务,增强企业、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现在中午过来也能办业务了。”浒墅关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最近推出的“午间不打烊”服务赢得了辖区企业的一致好评。这一举措的推出正是源于浒墅关经开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徐宗敏春节前的一次“换位”体验:因午间办事窗口关闭,来办事的企业常常需要二次往返。经专题研判,政务服务中心优化调整了服务时间,将窗口服务延长到了下午1点,与正常工作时段衔接,实现工作日全天“无缝”服务;近期还将通过线上平台动态推送政策指南,同步拓宽午间可办事项清单,让企业办事更便捷。“换位跑一次”,办事企业体验更优了,群众也感受到了身边的“小”变化。
2月8日,东渚街道人大工委主任薛永芳到龙景社区社保窗口“咨询”延迟退休相关事宜时发现,大厅内办事群众排队时间较长,且现场全部依靠人工引导,没有智能终端叫号设备,体验感不佳。他将这些问题反馈给了相关部门,一周内社区办事大厅便完成了整改。“智能导办+人工咨询”双轨并行,电子叫号系统实现“预约优先办”;针对老年居民群体,网格员主动提供上门预审服务;在业务高峰时段,由工作人员前置分流简易事项。数据显示,改造升级后的社区大厅单件办理时间压缩在12分钟内,日均办件量提升25%。
为完善人才来苏留苏服务举措,打造优质外向型营商环境,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优化服务质效,近日,狮山商务创新区经济和科技创新局科技人才办主任刘旭鹏,来到枫桥街道杨木桥公寓,体验办理人才公寓审批。从材料提交、预审、受理、审查到最终入住,刘旭鹏逐一检视各环节后发现,涉及的相关单位均积极协助人才办理,但存在申请流程繁琐、办理周期长等问题,会给急需入住的人才带来不便,降低满意度。得到问题反馈后,相关部门积极与企业、公寓、街道对接,将流程优化为由企业直接将申请材料交至科技人才办审核,由科技人才办将材料在街道盖章后交给公寓方。此举优化了审批流程,缩短了办理时限,让人才可以更快地享受到福利。“现在方便多了。”来自枫桥街道艾乐格的申请人表示,以前同事申请要自己跑几趟,现在只要提交材料等通知就行了。
“亲自体验外卖小哥的一天,感受大不一样。”近日,苏州高新区社工部工作人员深刻感受到新就业群体面临的挑战:受算法和大数据限制,意外风险较高,医疗保险尤为关键。为此,高新区深入链接爱“新”资源,为小哥群体赠送200余份人身意外险,并优化打造222处暖心服务点,为奔波在街头的新就业群体送去安心保障。同时,“换位”行动直面企业、群众的需求与痛点。连日来,苏州高新区聚焦新就业群体关爱、青年人才集聚、企业服务优化等主题,实施“专题专跑·城市变形记”计划,选派机关年轻干部深入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外卖配送员等一线岗位,开展为期5天的沉浸式换位体验,推动干部在体验中悟感受、找难点、摸诉求。
“换位跑一次”行动启动以来,苏州高新区400余名领导干部“沉浸式”体验企业开办、工程审批、社保办理等高频服务事项,以“用户视角”精准掌握卡点、疏通堵点,推动流程优化再造、服务质量提升,奋力书写营商环境优化与民生温度提升的“双重答卷”。截至2月20日,累计收集问题建议277条,推动解决企业、群众关切事项150余项。
(苏报驻高新区记者 刘晓平 顾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