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玄武外国语学校操场人头攒动,同学们正在老师的指引下积极参加第十五届自然科学周系列活动。据了解,此次自然科学周以“探索生活之美,启迪科学之智”为主题开展了丰富的科学探究活动,从生物、化学这两门自然科学出发,学科老师们带领学生探索和阐释生命中的科学奥秘。
火焰掌、大象牙膏、泡泡圈……
校园上演神奇“魔法秀”!
化学老师都会“魔法”,这话丝毫不假。中午时分,化学实验区域很快围满了翘首以盼的学生。在化学老师的安全引导下,同学们纷纷体验起了“火焰掌”和“火焰传递”。当看到火焰在掌心奇迹般地跃动,同学兴奋地说:“火焰掌就此练成!”
玄武外校生化教研组组长崔赞解释道,基于热量传导的阻断和着火点较低的气体的使用,我们可以观察到火焰在手掌上燃烧而不伤害手的奇妙现象。在化学老师的指导辅助下,“火焰掌”的体验是很安全的。
除此以外,还有大象牙膏 、套人泡泡圈、会变色的水等一系列新奇又独特的科学实验。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体验,时而传来阵阵掌声,时而爆发出惊叹,师生们一同享受一场“科学盛宴”。
初三学生谭瑾然告诉记者:“丰富有趣的实验不仅带来壮观的视觉体验,也让我们学习到了很多知识,书本上的化学方程式更加立体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学生葛子谦表示,自己本身对化学、生物等学科就有着浓厚的兴趣,有趣的实验更是激发了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沉浸式”体验!
科学活动点燃学生探究热情
当天中午,生物组开展了猜谜游戏、急救训练等活动。“一样物,花花绿。扑下台,跳上屋。打一动物!”趣味十足的猜谜游戏引得同学们竞相举手回答。同时,生物组还联合校红十字会组织了急救训练,同学们认真学习,亲身体会,学到了丰富的急救知识。
初一学生刘洪睿连续两天都参加了急救训练,目前掌握了心肺复苏技能和三角巾包扎法,“在训练中我深刻体会到紧急时刻伸出援手的重要性,心中充满责任感与使命感。”
学生胡馨壬告诉记者,科学周期间,学校三楼连廊还展示了同学们制作的生物模型、生化学科小报等,还有学校特别展出的珍贵生物化石,展览内容十分丰富。
记者了解到,初一年级全员参与了细胞模型和植物名片制作活动。学生李思昱表示,在制作细胞模型时,自己深刻感受到细胞的精密与复杂,体会到生命的奇妙,丰富的活动更是激发了自己对生物学的兴趣。
初二学生王湛栩制作的叶脉书签正在展出,“制作过程让我领略到自然之美,叶片在碱水中蜕变,似生命绽放。每一片叶脉书签,都是独一无二的自然印记,让我更加珍惜大自然的馈赠。”
初中生物备课组长许秀梅表示,丰富的自然科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提升了大家的科学素养与审美能力。今年科学周活动还特别增加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我们希望通过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激发学生去探究未知,同时能增强环保意识。有同学和我们分享,希望未来能从事环境保护相关的工作。我们希望通过自然科学活动的开展,助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他们五优习惯的养成,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讯员 苏红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李晨 见习记者 顾茜敏
摄影 高一鑫
部分照片由学校提供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