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紫金草合唱团在紫金草花园放声齐唱——“和平的花,紫金草”
来源:南京日报
2025-03-27 14:28

 图片

3月26日,日本紫金草合唱团到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紫金草花园,合唱团荣誉团长大门高子与紫金草童声合唱团年纪最小的成员何泉杰一道,种下一棵和平音乐树。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摄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莹

这是时隔8年,日本紫金草合唱团再次到访南京的“首站”。

3月26日上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紫金草花园迎来了一群日本老人,他们望着眼前这片紫色花海,自发地齐声歌唱:“来自大海的彼岸,带着期待呦,在这里生根开花,和平的花,紫金草……”

走在队伍前面的是一位年近八旬的白发老人,身着白色上衣,胸前别着一枚紫金草徽章,她是合唱团荣誉团长大门高子。“紫金草,这是和平的花。时至今日,2001年我将从日本带来的紫金草花种播撒在纪念馆旧馆小花坛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大门高子颤巍巍地拿出随身携带的一张旧照片,画面中的她还是一头黑发,1平方米大小的花坛上刻着“不忘历史 面向未来 和平的誓言 紫金草”。

紫金草中文名叫“二月兰”,即便经历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六周的屠城,依然在第二年春天顽强盛开。1939年,日军卫生材料厂厂长山口诚太郎从南京紫金山脚下采集二月兰花种并带回日本,取名“紫金草”,他和家人怀着对战争的反省与对和平的祈愿,几十年致力于普及此花。现在紫金草已开遍日本各地,被誉为“和平之花”。

1998年,从报纸上得知紫金草背后感人的故事后,大门高子深入采访,与作曲家大西进创作出合唱组曲《紫金草的故事》。在她的号召下,日本一些爱花、爱唱歌、爱和平、爱人类的民众自愿聚集起来,成立紫金草合唱团,通过音乐传递反对战争、倡导和平的理念。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梦想:把《紫金草的故事》带到紫金草的家乡。

“2001年,我们首次来南京演出,团员们对此行充满担忧,中国人民会不会用石头、鸡蛋砸我们?”大门高子回忆说,但到了南京后,才发现中国人的胸怀真是非常宽广。“观众看完了我们的演出,并热烈鼓掌。这让我意识到音乐比语言更有穿透力,它可以跨越语言、跨越国界、跨越历史,把人们渴望和平的心连接在一起。”她说。

此次来南京演出,大门高子既高兴又伤感:“高兴的是又可以和老朋友见面,伤感的是我年龄大了,体力也没有以前好,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来南京。”她抚摸着铜像“紫金花女孩”的脸庞,并将叠好的千纸鹤挂在女孩手上,“但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唱到不能唱的那天”。

当天,合唱团团员还参观了纪念馆史料陈列厅,并与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代表曹玉莉、夏媛进行交流,老人们有的掏出手帕擦拭眼角泪水,有的用笔在本子上认真记录,还有的举手提问有关历史细节。“战争太残忍了,我心里非常难过。回日本后,我会将今天听到看到的说给更多人听。”82岁的波多野晶子轻抚着胸前的紫金草徽章说道。

中日紫金草合唱团团员代表还共同种下一棵和平音乐树,并将印着二维码的紫金草卡片系上枝丫。扫码瞬间,《和平的花紫金草》的童声合唱从手机里流淌而出,令人动容的一幕出现了——日本合唱团成员自发地跟随旋律放声齐唱,深情舒缓的歌声在空中回荡。

“看着紫金草在风中摇曳的场景,听着日本爷爷奶奶的歌声,我非常感动,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不能让战争再发生。”当晚,紫金草童声合唱团团员代表何泉杰在日记本上写道。

从纪念馆到明孝陵,从玄武湖到老山风景区,3月的南京,紫金草处处盛开。它或许并不耀眼夺目,但却坚韧不屈,世世代代守护着这片曾被泪水浸透却又生机盎然的土地。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