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巴克莱银行经济学家在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美国“关税战”下一阶段的焦点将聚焦在半导体和药品上。
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证实,制药是他关注的行业之一。他明确表示,对药品加征关税的目标是将药品制造业带回美国。
欧洲媒体报道称,虽然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旨在支持美国国内产业、创造就业机会、减少对外国供应链的依赖,但它们对制药行业的影响可能要复杂得多。
关税不仅不会使美国的药品生产受益,反而可能推高药品价格,给美国和欧洲的制药公司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美国市场曾长期依赖部分欧洲生产的药品,相关产品年销售额高达数千亿美元。
因此,制药行业的贸易战意味着患者获得关键药品的机会减少,并可能导致医疗成本上升。此外,欧洲的一些制药企业可能面临减产、员工失业等问题。
据媒体报道,由于担心特朗普总统4月2日宣布的对等关税可能涉及欧洲产的药品,部分欧洲制药企业正通过多种运输方式向美国输送更多药物。
一家制药公司的高管透露,其公司正在美国市场建立库存缓冲,以减轻潜在关税的即时冲击。

有分析称,如果美国对药品征收关税,欧盟可能会采取针对美国制药公司的反制措施。
据媒体报道,欧盟委员会正在考虑“精心调整并及时回应”的措施,这些措施可能导致美国大型制药公司的出口成本大幅提高。
另一方面,欧洲医疗保健系统成本的增加,可能会促使欧盟买家转向国内生产商或第三方供应商的仿制药。
近期,欧盟委员会提出《关键药物法案》的立法提案,旨在激励供应链多样化,促进欧盟制药业发展。
欧盟委员会在新闻公报中介绍,全球性挑战明显暴露出欧盟药品供应的脆弱性,《关键药物法案》旨在降低依赖性、增强欧盟韧性,特别是对于那些只有少数供应商或国家供应的药物和活性物质。
据介绍,《关键药物法案》提出了一套“工业工具包”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法案规定如果欧盟企业能够新建、扩大关键药品生产,或使欧盟关键药品的生产能力现代化,则可被认定为“战略项目”。这类项目更容易获得资金支持以及快速通道的行政、监管和科学支持。

编译丨林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