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烈士陵园。 程宝军 摄
清明将至,思念更稠。昨天清晨,扬州仪征籍烈士张华山的弟弟与妹妹,早早带着精心准备的祭品赶到扬州市仪征市陈集镇,与当地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为烈士寻亲顾问以及村委会代表会合,前往山东青岛,祭扫63年来从未谋面的哥哥。
妈妈临终前嘱托:“你们一定要去看一下哥哥”
张华山,1938年出生于仪征陈集,1960年3月,应征入伍,成为山东省青岛市海军航空兵一七三六部队的一名军械员。1962年4月,在演习训练中遭遇极端天气,两架参加演习的飞机相撞,张华山不幸因公牺牲。
张华山牺牲后,被安葬在于姑庵陵园,父亲与当地政府代表前往青岛处理善后事宜。此后,由于交通和通信不便,加之墓园迁移和区划调整,张华山的最终迁葬地不详,张华山的父母也跟山东青岛那边失去联系。但孩子始终是母亲心头的肉,年复一年,老母亲常常喃喃自语,念叨着大儿子到底安葬在哪里。直至临终前,她还反复叮嘱儿女:“以后有机会找到大哥的墓地,你们一定要去看一下哥哥……”
张华山的弟弟妹妹是在他牺牲后出生的,他们背负着母亲未了的心愿,一直留心着相关信息,无奈年代久远,线索模糊,始终未能如愿。直至今年2月,在山东青岛、扬州仪征两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及为烈士寻亲志愿者的帮助下,最终确认张华山烈士现在被安葬在崂山烈士陵园。
向烈士鞠躬。
跨越63载,爸妈的孩子们首次“团圆”
张华山的弟弟妹妹等人抵达青岛后,顾不上路途劳累,一下车便携带祭品匆匆赶往崂山烈士陵园。在陵园管理人员的带领下,大家来到张华山烈士墓前,献上家乡绿柳编织的柳圈、炒好的第一把春茶,还有学校孩子们写给烈士的悄悄话、薪火志愿者剪的清明手剪纸花等。这一刻,张华山的妹妹再也抑制不住63年来的思念之情,她抚摸着墓碑,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地说:“大哥,我们来看你了,妈妈生前反复交代我们的话,今天实现了……”
站在烈士纪念碑前,大家深深弯下腰,向着墓碑三鞠躬。每个人都怀着无比崇敬之情,回望烈士的峥嵘岁月,缅怀烈士的巨大奉献。大家还委托陵园栽下家乡的绿茶树,让它陪伴长眠的烈士。令人泪目的是,妹妹与两个弟弟还一起与哥哥的墓碑合影,拍下了首张“团圆”照,妹妹颤声道:“老妈妈你放心吧,你的孩子们今天终于‘团圆’了!”
祭扫活动结束后,张华山烈士的家人特别向崂山烈士陵园赠送了一面锦旗,以此表达他们对陵园长期缅怀与敬仰烈士、精心管理和维护烈士陵园的深深谢意。随后,众人一同参观了烈士陵园内的革命烈士纪念堂。
通讯员 李相鹏 记者 程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