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浩荡,运河蜿蜒,千年文脉在江苏大地上奔涌不息。近日,2025年江苏省重点文旅产业项目名录正式公布,项目计划总投资超千亿元。千亿级投资如椽巨笔,勾勒出一幅“诗”与“远”交融、“古”与“新”辉映的壮阔画卷。这不仅是一张文旅产业的施工图,更是一份以文化为核、以创新为翼的高质量发展宣言。
谋局者观势,千亿投资锚定国家战略坐标系。翻开项目名录,总投资127亿元的无锡惠山古镇三期项目、扬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三湾核心展示园等20个年内竣工项目,总投资超100亿元的新南京军人俱乐部商业街区、连云港花果山景区索道改建工程等12个新开工项目,总投资超715亿元的40个在建项目,无一不嵌入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国家战略版图和江苏文旅中长期发展规划布局。正如无锡拈花湾以禅意小镇激活吴文化基因,连云港花果山索道改建工程将《西游记》的奇幻想象转化为实景体验,江苏正以“国家所需”对接“地方所能”,让每个项目都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文化芯片”。数据显示,当前已完成投资352.83亿元,2025年计划再投226.53亿元,这种“压茬推进、滚动发展”的节奏,仿佛江南园林的“移步换景”,在持续迭代中保持发展活力。
破局者求衡,区域协同编织全域旅游锦绣图。从苏南40个项目占据半壁江山,到苏中三市23个项目占比30%,再到苏北五市16个项目占比20%的梯度布局,区域协调发展跃然纸上。无锡惠山古镇与扬州三湾公园南北呼应,南京商业街区与连云港花果山东西联动,如同用苏绣技法在江苏版图上穿针引线。既让苏南的“数字文旅”与苏北的“生态文旅”各美其美,又以运河为纽带串起文化珍珠链。值得关注的是,苏南、苏中片区占比较去年进一步提升,这并非简单的资源倾斜,而是通过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的辐射效应,形成“强引擎带动多节点”的发展格局,如同太湖水的涟漪,让发展红利层层荡漾。
立新者致远,文脉新生激荡时代气象。在这些重点文旅产业项目中,我们仿佛看见了传统与未来的对话。苏州平江路历史街区运用AR技术重现“君到姑苏见”的唐宋盛景,盐城黄海湿地打造“候鸟经济”开辟生态文旅新赛道。数据显示,储备项目中60亿元投资瞄准智慧文旅、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恰如明代计成在《园冶》中所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江苏正以守正创新之姿,让文化遗产从“静态展示”转向“活态传承”。当夜游经济点亮秦淮河十里珠帘,当数字敦煌与江南园林在云端邂逅,文旅产业早已超越“门票经济”,成为消费升级、产业转型的重要支点。
站在南京长江大桥远眺,江水奔流处,是张謇“实业救国”时留下的近代工业遗存;运河帆影里,有鉴真东渡播撒的文明火种。今日之江苏,以千亿投资为墨,以79个项目为砚,正在挥毫书写新时代的“富春山居图”。这里既有“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诗意栖居,更有“弄潮儿向涛头立”的开拓气魄。当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支撑,水韵江苏的故事,终将汇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江河。(殷佳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