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看个剧,能不能女性题材不抓小三,兄妹别反转变恋人?
来源:紫牛新闻
2020-08-31 23:07

最近,高开低走的热播剧套路屡见不鲜。频上热搜的《三十而已》收官,评分从8.2分跌到6.8分;随后霸屏的《以家人之名》,温馨家庭剧变偶像剧,令不少观众失望,导致评分下滑至7.2分。记者也就此盘点热播剧面临的“烂尾”危机。对创作者来说,招黑未必是坏事,其实生活化真正的题材方向就在吐槽之中。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以家人之名》遭吐槽的背后,

观众更渴望中国版《请回答1988》

《以家人之名》讲的是因为家庭变故,三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成为了彼此新的家人,从小青梅竹马,相互陪伴成长。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温馨日常,冷暖病痛相依伴的不离不弃,让《以家人之名》在怀旧、温馨和真实的基调中营造出治愈系的烟火人生。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以家人之名》不以“血缘定家人”,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家人观念”,重新定义了“家人”和“家庭”的概念:家人不应仅限于血缘之间的联系,爱与陪伴才是更深的羁绊。这部作品令观众随着剧情的发展和剧中人物的成长,愈发珍惜当下、珍惜家人。因为聚焦原生家庭的爱与痛,凭借精细讲究的细节设置和演员们动人细腻的演技,收获了众多好评。

可惜,十几集后,《以家人之名》就开始走向“生死意外+别离重逢+兄妹爱情”的套路,大喜大悲的矛盾、烂俗的恋爱最终流于俗套。凌霄亲吻尖尖,贺子秋也对李尖尖告白了,“三小无猜”变成了三角关系,没有引发玛丽苏,反而让观众产生一种“刘星怎么能爱上小雪”的违和感。有B站UP主制作了吐槽视频,指出凌霄的一系列行为是性骚扰,该视频目前已经超过180万播放量。不少观众也认为这部剧过度偶像化了不当行为,“现实生活中你哥哥是这样你得吓死”。

如同《家有儿女》般的温暖陪伴,一下子变味了,导致不少观众表示要给编剧寄刀片。有人总结,从对“伪骨科”兴奋期待到不满弃剧,只需要半部《以家人之名》的时间。“骨科”全称“德国骨科”,泛指亲生兄弟姐妹之间产生的有违人伦的亲密关系,无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发生感情则是“伪骨科”。小说、漫画作品中,常通过重组家庭、收养等设定来展开一段“伪骨科”故事。那些用刘星夏雪接吻来类比“霄尖CP”的观众或许有些言重,但也的确指出了观众深切的诉求:国产剧观众更渴望看到一部新《家有儿女》,或是一部中国版《请回答1988》,市场不缺狗血偶像剧,但太缺中国版《请回答1988》了。

偶像剧的套路不是爆款捷径,创作没有捷径可走。有评论认为,《以家人之名》若能坚持像开端那样的平淡温馨,展现人性本善和现实生活,或许才是值得深耕的方向。

女性题材扎堆拓展国产剧

除了“抓小三撕渣男”,女主还能干啥?

最近,编剧余飞发微博吐槽:“看了很多女性视角的社会话题剧,我认为舆论积攒的力量已经够了,是时候打造一部三个好男人被理想、事业、婚姻、家庭无休止的折磨并无处倾诉,最终由朝气蓬勃踩着滑板来的阳光男孩变成抑郁症缠身、每天把所有能量释放在路怒症里的秃大肚子的过程。”

今年夏天的爆款《三十而已》,和另一部热播剧《二十不惑》是由同一家公司出品,明确区分了不同年龄层次的话题。芒果TV则推出了以“30+女艺人”为核心卖点的女团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

正在不同平台热播的网剧堪称女性话题扎堆。吊足观众胃口的《摩天大楼》讲述女性友爱互助,在法律边缘惩治伤害女性却逃脱法律制裁的“渣男”的故事,先后表现了儿童性侵、家庭暴力、原生家庭、PUA等热点话题。《白色月光》继承《三十而已》大旗,把“抓小三”等婚姻话题做到极致。偏暗黑风格的《非常目击》则围绕女性的死亡展开悬疑故事,解剖人性。都市题材《他其实没有那么爱你》更是熟悉的配方,探讨30+女性的爱恨情仇。

今年以来,以古装剧为主要载体的“大女主剧”已然退潮,而融入社会话题,关注当代女性生存境况的“她影视”则成为创作风口。接下来,业内人士笑说,就连冯小刚这样的直男导演,重返小荧屏也选择执导女性题材的《北辙南辕》,讲述五个女性在携手创立“北辙南辕”餐厅的过程中,收获成长与爱情的故事。

为什么总是绕着女性的题材转?剧集如此“阴盛阳衰”,当然还是因为,女性仍是剧集消费的主力军。女性题材的蓬勃,不仅借鉴韩剧、美剧、英剧等境外影视作品,更与近年来网络兴起的30+女性等热门女性话题相关,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实题材是当下剧集创作的潮流,选择植入讨论热度很高的女性话题,意味着提前“预定”热搜和流量。

这些“她视角”的影视和综艺作品,开播之前就有爆款之姿,动辄上热搜,给大家带来谈资。尽管女性题材把国产剧从家庭剧、生活剧的狭窄范畴“解放”出来,但逢女性题材必涉及原生家庭问题、必抓小三的套路化设定,也引发质疑。

《白色月光》有一条热搜就是,“张鑫的出轨对象是谁”。原来帮助自己抓小三的女性互助者,就是真正的小三,这构成该剧的悬疑底色。这与韩剧《夫妻的世界》里,妻子发现,周围的人们由于种种原因,选择和丈夫一起欺骗自己,那种恐怖有异曲同工之感。因此,也有评论质疑,创作者本想要“用情绪来唤起现实女性群体的共情,表达对现代女性的关照,唤醒女性反思”,并用了宋佳+刘敏涛两大女主的王炸阵容,但剧情说来说去,逃不过“抓小三”“撕渣男”的传统套路。剧中的事业型女强人,困囿于“抓小三,撕渣男”的迷局,甚至情绪崩溃,陷入神经质。“一旦开始怀疑,根本停不下来”。

爆款《三十而已》更是高开低走,三位独立女性的人设纷纷受到质疑。“完美的”顾佳名校毕业、创业成功、贤惠全能,编剧还要是给她安排“渣男出轨”“小三上门”的戏码。有观众把国产剧女性题材的套路总结为:女性魅力取决于男性的喜爱,事业成功来源于爱慕男性的帮助;落入捉小三的俗套剧情,把女主搞得失魂落魄……

虽然情感问题在生活中很常见,但以斗小三来证明女性本身的价值,让有的30+观众表示,“感到被冒犯”。“希望国产剧真的能把目光聚焦到当下,看到有着独立人格,如何遵从自我活在世上的故事。”让电视剧去承载展现独立女性这一命题恐怕无法一蹴而就,不管怎么说,追剧观众的“毒舌”,多少也给创作者们提供了鲜活的创作方向。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