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不能带,电话手表能带进学校吗?南京这些学校的做法出人意料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2-02 18:26:33

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当下,为了联系方便,很多家长都给孩子买了电话手表,智能电话手表同样有社交和游戏的功能,南京各中小学对此又是如何管理的呢?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王蕾

教育部规定:

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

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学生使用手机对学校管理和学生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教育部在《通知》中明确:一、有限带入校园。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二、细化管理措施。学校应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探索使用具备通话功能的电子学生证或提供其他家长便捷联系学生的途径等措施,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部分学校严禁电子设备进校园,

部分学校允许带电话手表

记者调查中发现,部分学校严禁所有电子设备进入校园,也有部分学校允许学生带电话手表。

“我们学校电子设备一律不能带进校园,不管是手机还是电话手表。”南外雨花国际学校一位老师告诉记者。

“我们在新城中学黄山路分校上学,学校不让带电子设备,老人机都不行。”一位家长告诉记者。

不过,也有一些学校是允许带电话手表的。“我们学校手机不让带,电话手表可以带。”一位南师附小的家长说。

“我们学校电话手表尽量不让带,因为电话手表也有游戏功能和加好友功能,如果实在要带电话手表的,学生需经家长同意,并且让家长向老师报备。我家孩子现在不怎么带电话手表了,不过班上很多小朋友是带的。”新城小学一位家长告诉记者。

这些做法值得借鉴

设置“班级保险箱”、公共电话,老师手机随时借用

记者了解到,南京有些学校对于学生手机有比较好的管理方法和疏导。在教育部相关规定没有出来之前,南京一中就已经设置了“班级保险箱”,钥匙由班主任保管,学生进校之后,需要将手机放进保险箱,中午吃完饭后到午休之间,可以允许学生取回,主要方便学生和家里联系。除此以外,南京一中做了大量的配套工作,辩论会、主题班会……从意识上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态度应对科技发展,管疏一体,没有一味的禁止。

学生是否一定要带手机呢?老师介绍,随着智慧化校园的建设,学校设置了公共电话,办公室的电话也面向学生开放,大型活动学校也专门请人拍照和录制,还有关于社会资讯这一块,学校给每个班级都定了报纸,获取资讯完全没有问题,需要学生使用手机的地方几乎没有。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一位负责人表示,学校和家委会在充分的沟通基础上,学校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刚柔并济的管理制度。原则上不允许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与此同时,学校建有充足的公共电话系统,老师的手机学生随时借用,尽力满足学生使用通讯工具的需求。另外,学校通过全体家长会、家委会等多种形式加强沟通交流,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合理使用手机,避免家庭中简单粗暴的管理,形成在手机使用管理上的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禁止电子设备

家长也有顾虑

“我们家孩子上一年级,学校原则上是不能带电话手表的,但是我觉得不放心,还是偷偷在孩子书包的角落里放了一块电话手表。孩子很乖巧,一般不会拿出来玩,也没时间拿出来玩。有了电话手表,我知道孩子的行动踪迹,万一有什么事,也可以打电话。”家长张女士说,有一次,婆婆去学校接儿子去晚了,突然接到儿子的电话,吓了一跳。

“电话手表确实有很多方便的地方,每天接小孩,校门口人太多了,乌泱乌泱全是人,有了电话手表好找多了。”家长梁女士表示。

有家长表示, “很多中学生放学后要自己回家,回家路上遇到麻烦,会让父母担心。而智能手机有强大的定位功能,遇到安全问题,可以及时求助。”

有网友表示:“学生使用手机有利于我们了解国内外社会发展,用手机查资料,进行预习很方便。有同学做公众号,有同学拍视频记录生活点滴,这些都可以发展成专业爱好。”

专家建议:

不能一刀切,电子手表可以适当使用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任高山冰表示,教育部从保护青少年视力、防止青少年网络成瘾现场出发,要求学校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是可以理解的。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学校禁止电子设备进校园,一方面保护了青少年,另一方面对青少年在知识获取和安全方面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毕竟学生通过手机可以查资料,了解时事新闻,遇到突发状态可以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电子手表,我个人觉得适当地可以使用。电子手表设计的初衷就是防止青少年过度用手机上网,又能保持联络,建立关系,出发点是好的。因此,我认为不能一刀切。不过近些年,随着商家追求利润的影响,电子手表也增加了很多游戏功能,偏离了原来的初衷。希望教育部门与网信部门能够联手,指导一些电话手表设备的定制。”

校对 苏云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