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亚冠“全军覆没”:虽情有可原,但也要正视青训差距
2021-10-18 11:10:00

北京时间7月6日,广州队在亚冠赛场中0:5不敌大阪樱花队,遭遇5连败。在上一轮0:1输给杰志队之后,广州队已经确认小组出局;而在另一小组,北京国安队4战1平3负的战绩,同样无缘小组出线。在加上上海海港队没有通过附加赛,本赛季参加亚冠的三支中超球队“全军覆没”。虽然三支俱乐部早就确定了以年轻预备队阵容打亚冠,大家也都能预见成绩糟糕,但接连发生“惨案”,依然令人颇为无奈。

青年军出征,刷新中超“惨案新纪录”

本赛季亚冠,首先亮相的是参加附加赛的上海海港队,对手是来自菲律宾的卡雅FC队。最终,海港队0:1不敌对手,未能闯入正赛。而卡雅FC后来在正赛中的表现如何呢?截止记者发稿时为止,卡雅队在F组四战全败,打进2球但丢掉了14个球,其中还以0:5的大比分输给越南体工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海港如果参加正赛,结果应该不会好到哪儿去。

而北京国安队目前打完4场比赛,除了第一场和新加坡的联城FC队打成1:1,拿到1分之外,其他三场比赛都是大比分输球。第二场比赛0:7输给川崎前锋,刷新了中超球队亚冠输球比分新纪录;第三场比赛0:5不敌大邱FC,输球比分差也能排到中超历史前十;第四场再遇大邱,死守了几乎整场的国安队总算“体面”输了个0:3。

两夺亚冠的广州队则更令人尴尬,目前5战全败,没有进球。0:5不敌大阪樱花刷新了广州队史亚冠输球纪录;面对香港的杰志队,广州队也无法进球,两负对手。

从各支青年军的表现来看,这次参加亚冠,堪称“毫无招架之力”。清楚内情的球迷或许还能勉强接受,但更多普通人看到这些刺眼的比分,冷嘲热讽必然是少不了的。

可能对今后的亚冠名额分配产生影响

上一次中超球队“全军覆没”是什么时候?2009年,中超的4支球队全部止步小组赛,鲁能2胜1平3负小组第3出局;泰达和申花都取得了2胜2平2负的战绩,同样小组第3;北京国安1胜2平3负,小组垫底出局。这是自亚冠扩军以来中超球队此前的最差战绩。

而本赛季的“全军覆没”的糟糕战绩,无疑也会影响到中超球队未来亚冠联赛的名额分配。亚冠资格是靠亚足联技术评分来分配的,亚冠成绩是一项重要指标。

虽然亚冠已经扩军为40支球队,东亚区有20支球队,但扩军真正受益的还是东南亚的联赛球队,目前中超和日本J联赛还是“3+1”的亚冠名额,也就是联赛冠亚军以及足协杯冠军拿正赛名额,联赛第三名打附加赛。韩国K联赛目前是“2+2”,也就是联赛冠军和杯赛冠军才能晋级正赛,其他两支球队需要参加资格赛。

如果按照亚足联酝酿的“只看一年的技术分,但同样有一年的缓冲期”的新的技术评分体系来决定未来的亚冠名额归属,本赛季全军覆没的中超就比较不妙了,因为2021年的亚冠成绩直接影响2023年的名额。按照目前的积分情况,到2023赛季的亚冠联赛,中超分配可能只剩下2+2,正赛名额被削减一个,而K联赛应该会反超中超,拿到“3+1”个名额。

在广州队0:5不敌大阪樱花队之后,中超此次派出青年军参赛的行为,也遭到了日本球迷的嘲讽:“下赛季亚冠中国球队要是再派三队(预备队)来,应该直接取消资格。”“赢球固然好,但对手还是很弱,甚至可以说太弱了。这样的比赛正好适合让替补练兵。我已经搞不清楚亚冠联赛是一项什么级别的赛事了。”

年轻球员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很多球迷颇感郁闷的一点,在于中超“青年军”在场上的表现,没有打出年轻人应有的朝气,尤其是尚未取得进球的广州队,在进攻端打不出太多的内容。面对强敌输球,甚至大比分输球或许球迷们可以接受,但是比赛过程暮气沉沉,就令人意外了。以广州队0:5输给大阪樱花队为例,一开始就严防死守的广州队,在上半场没有获得任何进攻机会,但还是被对手打入一球。当下半场对手将分差拉开之后,广州队才有了一些进攻上的起色,但也错过了好的机会。

其实反观大阪樱花队,他们也并非主力阵容。这一场比赛,大阪樱花派出了6名U23球员首发,也是一支由年轻球员组成的球队,但他们的进攻欲望、自信心都要强过广州队,最后的比分也体现出了实力上的差距。

同样是年轻球员,日本球员从小到大就有着稳定的高水平比赛机会,而部分球员也能够早早在一线队获得出场,相对比中超预备队这些只能踢低水平比赛且场次较少的年轻人而言,日本球员在实战中积累的经验实在太丰富了,他们的技术也能够在众多比赛中得到磨炼和提高。

这就是本届亚冠在青训上展现的“肉眼可见”的差距。无论是广州队,还是国安队,球员们不可谓不尽力,成绩惨淡这样沉重的“负担”,不该让这些年轻球员去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张晨瑆孙云岳张昊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