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所有传统节日中别称最多的节日。对于这个古老的节日,古人如何过端午已经不是新鲜话题,特别好奇的是,很多今人心目中大神一般存在的人物、才华横溢又懂生活的苏轼,会如何欢度端午佳节呢?在这个节日里,他会奉命写命题作文,歌颂太平盛世、风俗美物,就像为官家写公文材料一样完成KPI,他也会书写假日游玩之乐、兄弟离别之苦、夫妻绸缪之爱这样的真实生活。
苏轼画像 相传李公麟绘
放假游玩
在宋代,端午、三伏、七夕、重阳、春秋分等节日,都要放假一天。苏轼笔下的端午,少不了社交游玩之乐。
元丰二年(1079年),在苏轼的一生中非常重要,这年三月,苏轼调任湖州知州,四月二十九日到任。五月初五,办公才一周就遇上端午假,苏轼初来湖州,当然要趁机好好游历一番,也可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于是他携带秦观等友人在这一天游遍了湖州有名的寺庙。苏轼写了《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秦观写了《同子瞻端午日游诸寺》。苏轼这一天游山、参禅、焚香、品茗、登高、寻幽,从早到晚,似乎仍未尽兴,开了眼界(“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兴奋到失眠,最后伴着夜禅写诗纪胜(“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按当时惯例,知州级别的新官上任,要给皇帝写答谢表,苏轼在正式办公后,也照例给宋神宗上了一道《湖州谢表》。七月,答谢表到了京城,监察御史何正臣、谏议大夫李定等新党官员认为苏轼针对变法,故意生事,群起上疏弹劾,给苏轼扣上了“谤讪朝政、愚弄朝廷、妄尊自大”的帽子,又翻遍苏轼以往“托事以讽”的诗文,断章取义,滥加罪名。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就被逮捕入狱,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这次苏轼差点就死于狱中,在被关押、审讯了一百多天后,经太皇太后曹氏等人出手搭救,才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出狱。“乌台诗案”可以说是苏轼一生的转折点,弟弟苏辙等一大批友人被牵连,苏轼逃过死罪,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监视),不得签署公事。团练副使就是专为贬降官员安排的闲职。
明代画家朱之蕃《临李公麟画苏轼像轴》
元丰四年(1081年),苏轼贬谪黄州第二年,这年端午,他是作为座上宾,和黄州太守徐君猷一起欢度佳节,并赠送诗词留念,虽然苏轼已经44岁,选用的词牌却名为“少年游”,也可见当时心境是非常愉快的,一洗贬谪之痛。词曰:
《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银塘朱槛麹尘波,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好将沉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上片写天气清和,沐兰浴、喝菖花酒,都是端午习俗,古人非常重视在端午节洗澡,放假一天名曰休沐,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下片写政治清和,在徐君猷治理下,黄州监狱因为没有囚犯都长草了,公堂也因为没有诉讼而静悄悄,真是可喜可乐,时值佳节就当不醉不归,酒儿满起,歌儿唱起,宴会游乐,不要矜持……
也正是在这一年,苏轼在黄州营地以东得到一块地,开始躬耕于“东坡”。次年营造雪堂,“东坡居士”的名号响彻天下,并写下《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到了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在黄州的第五年,按宋神宗的话说,他反省思过也算差不多了(“黜居思咎,阅岁滋深”)。宋神宗又觉得苏轼是个人才(“人才实难,不忍终弃”),心一软就想把他往身边近处召唤,于是苏轼调任离京更近的汝州团练副使。在赴汝州途中,游览了庐山。经过筠州(今江西高安)时,探望受他牵连,被贬为监筠州盐酒税,五年不得升调的弟弟苏辙。这次兄弟二人相聚十日,正赶上端午节,两人上一次相聚还是七年前的端午,在团圆的节日,吃着水饼(面条)、饭筒(粽子),两兄弟把酒言欢,一醉方休,倾诉比菖蒲根还苦的离别之苦,共忆家乡的食味和在眉山共度的少年时光,酒酣耳热之际,不知不觉两人讲起了四川话。要比酒力,苏轼仍然是大哥,苏辙醉倒在酒局,苏轼安置好弟弟后,由三个侄子陪同,游览了真如寺,一扫离别龃龉之感,并写下诗篇《端午游真如,迟、适、远从,子由在酒局》:
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
身随彩丝系,心与昌歜苦。
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
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
水饼既怀乡,饭筒仍愍楚。
谓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语。
宁知是官身,糟曲困熏者。
独携三子出,古刹访禅祖。
高谈付梁罗,诗律到阿虎。
归来一调笑,慰此长龃龉。
元丰七年(1084年)八月,苏轼还没到汝州上任,改知登州,到任五天旋即调入朝中任职,终于东山再起。
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在重获朝廷信任,并在朝中任职四年后,外调杭州知州,此时的他仕途回春,又二度在杭州任职,自然想有所作为。
苏东坡画像 元赵孟頫绘
元祐五年(1090年)四月,苏轼搞了一个大工程——疏浚西湖。他命人取淤泥筑堤,堤上又筑桥,这道堤坝即著名的苏堤。五月,苏轼拜御史中丞,仍兼杭州知州。端午节,苏轼与友人登上了杭州著名景点十三楼,作《南歌子·杭州端午》: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杭州十三楼,山水相映,游人不绝,盘中有粽子和昌歜(又称昌菹或昌蒲菹,一种菖蒲根腌制品),壶中有琼浆玉液,听着《水调歌头》,传杯换盏,觥筹交错,谁还羡慕古扬州的竹西亭或歌吹亭!十三楼有苏轼这首词,足以媲美前人杜牧的“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封面新闻记者 文康林
参考文献:
《东坡全集》
李金坤《苏轼与端午》
张玉华《乐乎?忧乎?——苏轼节序词解读》
刘隆有《端午:苏东坡钟情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