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摆在建设“新时代高铁建设新标杆”的突出位置,只此青绿,书写“美丽南沿江”新答卷,江苏省铁路集团南沿江公司党委扎实推进江苏生态文明建设,在南沿江城际铁路建设过程中,探索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绿色发展“一盘棋”
筑牢绿色发展之基
千里铸钢,沿水为川。南沿江城际铁路贯穿水系繁密、河湖众多的苏南多个“经济百强县”,它的建成通车,除了能带动沿线城镇化发展、产业优化升级和促进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外,也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具体实践。
建设初期,南沿江公司党委坚持绿色发展“一盘棋”,提前部署,深入调研,科学谋划,邀请东南大学资深设计团队,围绕“畅通融合、绿色温馨、经济艺术、智能便捷”设计原则,开展南沿江城际铁路场站环境艺术设计和图像表达研究,提炼出了“驰骋江南,品味水韵”铁路文化主旨,有效地将江南文化内涵与南沿江沿线地域文化相融合,将江南生态涵养与现代化场站建设相融合,将城市智能发展与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融合,不断提升场站综合环境和品质服务。
保护生物多样性
丰富绿色发展之源
绿浪翻涌,白波拍岸。南沿江城际铁路贯穿滆湖鲌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为避免对滆湖产生不可修复的破坏性影响,南沿江公司从项目立项伊始,就围绕设计理念、施工措施、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和补偿措施等对滆湖的生态保护进行了全方位精心谋划。
开展滆湖渔业补偿工程,通过“以湖养鱼、以鱼净湖”的增殖放流活动,不断增殖滆湖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水生生物多样性、修复滆湖水域生态环境,共计向滆湖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投放鲢鱼、鳙鱼、黄颡鱼、翘嘴鲌等滆湖土著品种和净水控藻型鱼类约1100万尾。
打造生态长廊
舒展绿色发展之姿
窗外有绿,站上有花。南沿江铁路建设者始终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秉持“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因地制宜、体现特色”和“来时青山绿水,走时绿水青山”的铁路建设原则,全力守护铁路沿线的绿水青山。
根据沿线不同气候环境、土壤条件、植被状况、地域文化等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进行种植,夯基固坡,栽苗培土,减少水土流失。
按照多物种植被花期延续、错落有致、层次分明、色彩搭配、景观相融等要求,制定具有地域特色的专项绿化方案,积极打造一条278.53公里的绿色生态长廊。
立足节能环保
赋能绿色发展之路
节能清洁,集约高效。南沿江跨秦淮河特大铁路桥70#主墩,置身秦淮河河道之中,在桥梁施工过程中,预防措施严谨细致,采用深基坑钢板桩全封闭维护施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和焊花“无掉入”,有效规避了泥浆、杂物对秦淮河河道的污染。
大量运用高新环保技术,摒弃了老式的燃油驱动设备,改用低碳环保的电力设备进行现场浇筑,大大减少了碳排放量,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
为确保滆湖生态环境不会因南沿江铁路的穿越而受到破坏,南沿江公司不断优化设计方案,改善施工工艺,改用全国先进的40米箱梁技术,大大减少了桥墩数量,由原来240个减少至198个,有效降低了对滆湖生态的影响,这也是全国第一条大规模使用40米箱梁技术的铁路。
南沿江公司将继续坚定不移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促进生态自然优势与生态发展优势共同发展,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南沿江力量。
通讯员王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李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