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沿江公司党委聚焦“工程建设高效率推进、公司发展高质量推动”两条主线,坚持以党建引领发展,以“先行、笃行、我行”企业文化融入发展,不断开拓创新、砥砺奋进,奋力在打造“轨道上的江苏”赛道上跑出南沿江速度、贡献南沿江力量。
党建为先,高效率建设“美丽南沿江”
公司党委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党建共建为抓手,积极探索路地、政企党建融合新模式,全力推动南沿江重点工程取得突破。在项目一线组建“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科技攻坚队”三支队伍,努力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南沿江“向日葵”青年突击队荣获第17届“江苏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提前做好“四电”组卷各项准备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厘清了站后工程用地组卷工作。与参建单位一起聚焦重点问题、关键工序,广泛交流,深度探讨,责任共担,合作开展重难点攻关。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建主题活动,双方形成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行的合作关系,共同为南沿江城际铁路建设助力添彩。
2022年9月1日,南沿江城际铁路第一对500米长钢轨平稳铺设,标志着南沿江城际铁路正式进入全线铺轨阶段,截至9月底,南沿江城际铁路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其中路基工程已完成99.01%,桥梁工程已完成99.42%,隧道工程已全部完工,站房工程主体结构已全部封顶,即将从“纸上蓝图”变为“地上通途”。
绿色为引,高品质铸就“生态南沿江”
公司党委始终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贯穿于南沿江城际铁路建设全过程。不断优化施工方案,采用“钢栈桥+钢管桩”围堰施工,既避免水中施工产生的泥浆、垃圾等进入滆湖湖域,又保证施工范围外水域的连通、循环。采用全国先进的40米箱梁技术,桥墩数量由240个减少至198个,有效降低了对滆湖生态的影响,是我国第一条大规模使用40米箱梁技术的铁路。为保护滆湖水生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每年八九月份,南沿江公司都会开展滆湖渔业补偿工程,通过“以湖养鱼、以鱼净湖”的增殖放流活动,不断增殖滆湖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水生生物多样性,修复滆湖水域生态环境。截至目前,已向滆湖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投放鲢鱼、鳙鱼、黄颡鱼、翘嘴鲌等滆湖土著品种和净水控藻型鱼类约1600万尾。
科技为用,高标准打造“智慧南沿江”
公司党委始终把更好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出行作为南沿江人的奋斗目标,匠心打造智能高铁。提前谋划,通过科技创新解决高速铁路跨越长大水面时信号弱的难题,确保列车信号连接通畅不掉线,保障南沿江城际铁路在开通的同时实现5G全覆盖。进一步优化智慧站场管理及智慧旅客出行的方案设计,推进客站智能大脑建设,以江阴站为试点进行4K全景视频拼接技术及AI摄像头运用,通过视频拼接技术,对江阴站进行全方位监控。通过AI摄像头自动识别危险源及乘客聚集等情况,提高旅客服务智能化、自主化水平,保障旅客温馨出行。通过站房亮化工程,确保站房与站场工程一体化,打造新兴城市客厅,为旅客提供流畅的网络服务和智能的车站乘车新体验。
实干为要,高站位诠释“担当南沿江”
公司党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服务基层一线的难事、急事、实事作为服务群众的头等事,扎实履行社会责任,彰显国企担当。疫情期间,公司党委克服铁路建设任务重、工期紧的客观难题,第一时间组建“志愿者服务队”,积极投身抗疫一线。主动与各地方政府和交通局进行协调,组织大巴车到各项目标段属地的高速公路口、机场、火车站,点对点进行接送,确保疫情在有效防控下有序复工,南沿江城际铁路成为疫情期间全省第一条全线复工的在建铁路项目。主动深入企业驻地街道和社区开展志愿服务,为医护人员当助手,为群众作指引,为学生老人辟通道,用微光聚而成炬,用实际行动展现“志愿红”的温度与厚度,得到了驻地街道办的高度评价,展现了南沿江人的担当。
通讯员王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李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