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建邺区“创新,儿童的学习生活”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在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举行。建邺区教育局工委副书记肖大明、建邺区教育局小教科科长徐萍、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书记季慧敏以及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各学科研训员、各小学校长、分管教学校长、教导主任及骨干教师代表参与了本次研讨。
清洁无患、探寻灯彩、树叶画……学校一楼大厅展示陈设了“双研合一”活动的教学研究成果,“儿童问学园:让学习真正发生”课程基地项目成果及各班“问学吧”“审思苑”中展示的学生日常问学成果。其中,课程基地项目成果展让到场嘉宾很感兴趣。
四(3)班的王思铭和张惜缘兴奋地向大家介绍他们制作的无患子天然洗手液:“我们在制作之前,老师先让我们提了很多问题,比如‘无患子在哪个季节成熟;无患子为什么会起泡;如何让无患子洗手洗出香味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了制作,并在制作中解决了大家的问题。”
据悉,自2021年“儿童问学园:让学习真正发生”被立项为江苏省课程基地与文化建设项目以来,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物型环境的改造和项目实践的探索:建设儿童问学园,创设了具有问学氛围的校园环境。
本次“问学园”展示的是项目中“春华秋实”跨学科综合课程的部分成果。教师利用校园资源通过问学启思让学生提出问题,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方式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动手探究,解决问题,形成作品。这些物化的作品不仅能体现学生的心灵手巧,更能反映出他们发现自然、探索未知的独特见解以及追问寻觅的无限可能性。
在课堂教学环节,语文、科学、劳动、综合实践等科目11位教师分别上课,为嘉宾们呈现了一节节以儿童自主提问为主导的课堂。李华老师的综合实践课《嗨!筷子!》,是中华附小综合实践团队新开发的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之一。李老师以学生的问学单问题为引展开课堂,随着学生对筷子有了浅显认知,老师借助小组锦囊启发学生触发新问,最终师生合作完成有关“筷子”的思维导图。
陆健老师的语文课堂《书戴嵩画牛》循循善诱,陆老师抓住文言文的特征,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任务指导学生由读正确到读出节奏,进而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读出趣味。课堂以三个小闹钟的方式让同学们小组讨论思考,并在过程中将八个课前提问分组归纳成三个大问题,让同学们的学习更具针对性。
高燕老师的《美化树叶明信片》一课实现了信息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巧妙结合。高老师将明信片文化悄然融入,通过学生获取秘籍自学美化文档,通过“小老师”进行秘籍分享,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在提高学习成就感的过程中形成善于发现信息问题、主动获取信息、积极参与信息活动的意识。而针对作品进行的充满问学特色的多元评价,更是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沙龙研讨环节中,教师代表以互动讨论、案例分享等形式,分享各学科实践经验,探讨起学习方式变革与儿童问学课堂的关系,旨在使与会者深入了解儿童问学课堂的内涵与特点,引发了与会老师的一致认同。
潘文彬校长的主题汇报《为了儿童的发展——儿童问学课堂10年探索》以“儿童问学课堂是传承,更是发展;在实践,也在创新;为育人,亦为育才”为线索追溯了儿童问学课堂的发展历程,向与会专家与老师尽数汇报了儿童问学课堂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建邺区教育局工委副书记肖大明在点评环节指出,学校的发展应当具备有价值的主题引领。儿童问学课堂是基于地域文化特色,验证学习本质,能看到实实在在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真真切切培养出一批优秀领衔教师的课堂新样态。同时,肖书记强调,各校要继续优化提炼学校研究特色,让研究真正发生,让研究无处不在,让研究解决问题,以实际行动推动建邺教育的发展。
通讯员 许红
文字/编辑 周欣
摄影 罗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