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开放上万家门店渠道合作,但是牦牛肉等大通农特产品的年运力费需达到千万以上”,2023年初,在成都新希望集团会议室,新希望公司负责渠道产品的人员向前往寻求合作的大通项目考察团提出了这个要求,“并且要实现全年规模化供应,不能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这对大通牦牛的产品如何在供应端实现规模化发展提出了要求。
2023年12月一天的下午,青海海沃公司总经理米存民接到一个电话,“很遗憾,你们第一批送检产品不合格,因为有两份牦牛里脊肉样品多切了几刀,需要重新送检。”这是在发展牦牛产业和麦德龙公司洽谈合作过程中有关品质把控的一个小细节。
2024年3月初,西宁市委常委、大通县委书记刘波一行在深圳腾讯集团总部与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智慧农业总经理罗朝亮就“产业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发展”开展座谈交流,并共同为“大通牦牛粤港澳大湾区前置仓”揭牌。这意味着经过一年多在供应端、产品端、渠道端、营销端的努力,2024年大通县全面拉开了线上数字技术赋能大通牦牛产业生态、线下开展大通牦牛渠道合作发展的大幕,大通在全面推进落实青海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继续走在前、做表率。
01
线上技术赋能
保障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品质
中央网信办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要以信息化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主线,探索形成数字乡村可持续发展模式,不断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作为种原地,牦牛是大通县的核心优势,如何把这个产业做好,应用互联网数字技术赋能是必然选择,通过数字技术在溯源体系、营销体系、供应链金融等方面都可以发挥重大价值。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东西部协作模式下,青海大通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借助腾讯在数字技术、C端流量、品牌设计、营销渠道等方面的优势,以“数字技术+品牌IP+流量经济”的方式,解决大通牦牛品牌力度薄弱、产业链条短和智能化发展不足等问题;发挥腾讯的连接能力,连接市场、消费者、农户等,激活更大的产业价值。通过农文旅融合的数字化平台——大通号,即可买到大通牦牛肉系列农产品,选购大通一站式自驾游服务路线,选择心仪的大通茶园、酒店民宿及餐饮美食,大通号正在发挥着沉淀大通私域流量的“去哪儿”、“大众点评”和“淘宝”的数字流量赋能价值,依托于腾讯云提供的大数据分析,挖掘消费者对大通农文旅产品的需求,实现精准用户画像定位进而为不同人群提供产品服务予以数据支撑,未来还将与银行联动实现供应链金融服务,切实帮助牦牛产业的从业者。对于消费者来说,还可以在大通号上为大通的农文旅产品和商家的服务点评打分,帮助大通农文旅高质量发展。
为了让牦牛这位明星“出圈”,青海数字乡村运营公司注册了“大通牦牛肉”等品牌商标,打造了以高原特色生态牦牛肉品牌“阿耶神”,尝试通过对大通牦牛肉精品加工、分级包装等工作,解决大通牦牛肉只停留在原始切割的现状。与此同时,将牦牛肉的每个环节数据都上链,实现每一块牦牛肉均可追溯来源。消费者只需要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看到这块牦牛肉从出生、养殖、屠宰再到质检、包装、运输的全部信息,让消费者更安心,同时,有效防止了假冒伪劣产品对大通牦牛品牌造成伤害。
02
创新产品开发
打造农畜产品输出地线下载体
在实现对大通牦牛鲜肉、冻肉产品的精细化切割包装后,大通与科研机构、高校之间建立起紧密合作关系,研发各类深加工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其中,大通数字乡村集团公司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研发推出卤牦牛肉系列,即将全面投产并进入罗森等超市,“我们还将与各个市场合作机构主体开发牦牛肉干、牦牛扒干、牦牛奶制品等,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青海数字乡村运营公司总经理刘沁松表示,“牦牛全身都是宝,大通牦牛毛已经由大通非遗工坊做成了文创产品并亮相上海国际时装周,牦牛骨如何做成工艺品也在研发推进中。”
除了产品创新开发,建设牦牛旗舰店、打造前置仓的工作已经全面启动,通过前置仓的建设,可以实现大通牦牛系列产品的快速配送和销售,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市场响应速度。经过前期洽谈与实地考察,目前,大通牦牛已与十多家渠道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大通牦牛肉得以进入广州、深圳、南京、河北等地的特产商店、高档社区店、大型连锁超市。这些线下门店里,大通牦牛肉的售价比销售原肉增加了30%左右的附加值,更为重要的是,线下载体通过与线上大通号的联动,还发挥了流量入口的功能,实现了供应端和销售端的数据闭环。
2024年,大通牦牛旗舰店将落地粤港澳大湾区、川渝地区、华东地区和京津冀地区等地,以青藏高原独特文化元素打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大通牦牛汤锅连锁店也将与消费者见面,为美食爱好者提供雪域特色佳肴,并将陆续开发合作加盟模式。“我们将制订包括大通牦牛从业者在内的创业就业奖补政策,鼓励更多人投入到牦牛产业发展中来”,大通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副县长李云表示,“大通牦牛肉将很快以不同形式和业态进入普通老百姓的餐桌。”
03
发挥产业联农带农机制
助力大通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在大通,家家户户的生活或多或少都与牦牛有关。牦牛是牧民的主要生计,更是大通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为促进牧民增收,不仅以“每斤高出市场价一块钱”帮扶牧民养殖牦牛,还联动银行机构完善金融供应链体系,扩大牦牛的供给量,目前,大通已经至少有3000牧民加入了大通牦牛的数字化发展行列,大通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产业发展的模式,已经入选2023国家数字乡村优秀案例,也是青海省第一家。
培育数字乡村发展良好生态,要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探索形成社会多元共建新局面。2024年,大通将通过出台创业就业政策,设立人才奖励资金,遴选和培育一批创业就业人才,开展大通牦牛精细切割、产品烹饪、配送物流、餐厅服务员等技能人才和农村电商人才的专业化培训,实现大通人在东部地区低门槛拎包创业模式,在大通农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下,包括前置仓、旗舰店、汤锅连锁店、大通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基地、非遗文创产品体验店等的建设,预计将新增加就业岗位300个,鼓励更多的创业者和就业人员投身于三产融合发展中来。
以“大通牦牛”为支点,青海数字乡村运营公司推进大通县域旅游、文化、餐饮协同发展,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联动模式,彰显牦牛主题风光旅游的首个高原树蛙部落、充分融入牦牛元素的青海湖之夜,在2023年累计曝光量达到3亿,带动东部地区数百名游客将大通作为青海旅游的首发站,极大提高了大通县域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深化了大通“世界牦牛之都”的品牌定位,依托数字流量赋能,对大通农产品产业链上下游的全要素进行数字技术的升级、转型、再造,让大通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出去”,助力大通打造东西部协作下乡村振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