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建设是地方文脉传承与发展的核心工作,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文化方式是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脉。大通县委县政府聚焦农文旅融合发展,在东西部协作背景下,聚力实施民族特色文化赋能产业振兴深度创新实践,助力大通文旅融合产业服务平台建设。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促进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
第一篇章
东西部协作驻地艺术家创作
绘就大通绿色人文之美
开展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的文创产品开发项目,创新研发非遗民艺乡创产品,建立非遗工坊的创新机制,通过市场化运营机制,以东西部驻地创作+衍生产品开发设计+成果推介,聚力民族特色文化载体运营和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实现大通历史人文的绿色文化IP在文化、旅游、制造、研学、农产品、农副产品、消费品等领域的创意设计应用。
以民族文化、非遗项目、自然历史景观三大维度开发了6大类50款农文旅融合创意产品,其中大通纪念公文包、大通农民画笔记本、大通声音—手摇音乐盒《东峡令》、大境通达蓝牙音箱、我爱大通——胸针和冰箱贴、民族特色服饰、步步生花鞋垫礼盒、配套服务饮品等深受大众青睐,曝光率超过20万人次。
“青绣人家-非遗生活馆”以大通“茶园”特色产业为依托,结合大通“青绣”“农民画”“皮影”“牦牛毛纺织”“桥儿沟砂罐”等非遗产品,致力于打造集展示、销售、体验、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乡村非遗文旅生活空间,带动当地非遗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同时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文化体验和创意产品。
通过“青绣人家-非遗生活馆”,将非遗产品融入现代生活和商业空间中。将茶园经济和非遗手工艺结合起来,在茶园中使用具有民族元素和当地特色文化的青绣软装产品,如靠垫、挂毯、地毯、门帘、餐具、桌旗、窗帘等,使茶园装饰的更有氛围感、民族感、更具本地特色,不仅提升了茶园的就餐环境,利用茶园流量和茶园空间,推广并展示大通特色非遗文化,同时也能增加绣娘们的收入。文旅融合的协同发展,将成为大通农文旅融合产业中长期共同发展的乡村振兴范式。
2023年大通民族特色非遗工坊共计完成12类1500余件青绣产品,建设完成6家大通县“青绣人家-非遗生活馆”:●朔北乡青海金露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经营地址: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东至沟村
●逊让乡木易春度假村经营地址: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逊让乡尕漏村
●长宁镇大通润桑田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地址: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长宁镇G227
●东峡镇占智农家院经营地址: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峡镇多隆村359号
●东峡镇成花农家院经营地址: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峡镇1号
●斜沟乡青海大通树蛙部落经营地址:大通县斜沟乡上窑洞村
2023年老爷山非遗工坊通过联农带农机制的构建,促进具有民族特色的非遗技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引领当地非遗技艺及手工艺者高质量创业就业。现已建成6家“青绣人家”非遗生活馆、带动50名非遗青绣手工艺者实现增收,人均不低于5000元;建立县域非遗人才库,入库青绣绣娘100名,入库皮影、农民画、砂罐、牦牛毛编织等20余项非遗传承人、技艺能手80名;建立10个服务于产业化的非遗指导站,包括非遗项目青绣、砂罐、皮影、唐卡、牦牛毛编织等,开展20场非遗传承与保护活动,覆盖参与人群不少于1000人。
借助非遗工坊平台,大通县成为一个集非遗文化保护、民族团结、经济发展于一体的示范区域,帮扶民艺重点就业群体,提升农业、农副产业发展和农文旅融合企业的发展,增强文旅产业服务平台的创意能力,推动农文旅融合企业的深入发展,为县域经济的持续增长贡献力量。
第二篇章
时尚产业创意力量与绣娘共创
让手艺之花绽放
扎根生活、拥抱世界,青海省大通县老爷山非遗工坊用青绣技艺与时尚产业合作是灵感的彼此启迪,在与本地绣娘共创的过程中,发挥本地女性创意的魅力,将造物过程创新突破,用多维的视角表达“大通”的人文之美,展现“浪山漫花儿”的生活方式形成独特的“纯粹与浪漫”。希望工坊绣娘的手艺之花,在创意力量的守护下,让大通县民间艺术在民间再生,让乐观通达的生命状态在高原翠谷之外传递绽放。
在非遗工坊产业化工作中,特别关注发展女性就业创业。《绽放的工坊》品宣项目邀请时尚设计师与大通绣娘们共同创作,将民族文化与时尚元素相结合,打造富有创意的非遗产品。2023年非遗工坊绣娘将自己的青绣作品来到上海时装周舞台,在时装周现场进行深度参与活动交流,并完成了时尚大片拍摄,发布在产业权威媒体渠道品牌推介达22家。产业内专业人士对大通民族特色产品进行了深度推介,包括领事馆国际交流2家,中国品牌5家,时尚机构9家,时尚媒体8家,国际时尚品牌6家。
非遗工坊通过民族手工技艺呈现时尚作品,用传统的刺绣、钩针、编织等手工艺与当代时尚相结合,全面体系地推进大通县非遗创新成果在全国乃至国际舞台上的品牌化发展,不断提升县域经济品牌美誉度。
非遗工坊对现有生产力进行整合,进行统一标准化培训及管理,成立研究平台“青海非遗产业研究院”,为传统非遗技艺产品的市场前景保驾护航,从而保证传统的非遗技艺可以在当今市场中再次发挥其应有价值,联农带农提高农户收入。借助非遗工坊的平台,推动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如手工艺品、民族特色产品等,帮助民族地区提高经济水平,增强民族团结的基础。将大通县打造成一个集非遗文化保护、民族团结、经济发展于一体的示范区域。
通过非遗研究成果推介及国潮产品设计及开发,引领非遗工坊赋能可持续时尚的产业化发展。2023年进行大通牦牛特色产业衍生资源牦牛毛的系统开发,协同国内优秀设计资源和品牌资源,基于传统非遗技艺、材料的研发成果,在家居、服饰、工业、设计领域的应用及转化,完成民族特色服饰、配饰等品牌化生产及产品的市场转化。基于课题研究成果,预计大通地区牦牛毛产业链附加值将实现10倍的增长。
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日益繁荣,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持续提升,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如今大通牦牛、大通青绣、大通文旅等已具有较高的品牌价值和品牌知名度,非遗工坊在文旅和特色产业发展中将民族手工艺深度融入其中。以“始于艺、兴于业、忠于民”为宗旨,育才、兴产、产才融合,围绕保护研究成果在“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创新应用、产业人才培育与项目指导,巩固提炼民艺赋能。在探索绿色人文理念和推动民艺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深入迭代和突破,创意孵化“大通模式”,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畅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