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书声琅琅,坐姿端正,声音洪亮;课前准备充分,课本物品,有序摆放;课间集体跑操,动作规范,节奏感强;午间全班休息,四十分钟,拉帘闭窗;晚上自习作业,入座即学,珍惜时光……这是南外仙林初一学生的一日之常,在“规则之美”背后,蕴含着成长的力量!
“习惯”小切口,“成长”大文章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对于刚入中学的“萌新”而言尤为重要。“学生状态上不去,教学质量就上不来!”本学年,中学部戴继根校长提出以“目标引领,评价导向,常规管理”为抓手,帮助学生调整状态、矫正习惯、形成规范,向常规管理要质量。
从2023年10月以来,初一年级组通过多次学生大会、教师会议进行常规建设的思想动员,通过9次班主任教研对常规建设进行专题研讨,明确了常规管理的具体项目和要求,寻求“小切口”,做足常规管理的大文章。
入室即静,离室即清,按时到校,主动问好,捡拾垃圾,文明行走……一个个具体而细小的规则背后,是老师们对教育的深入思考。
以一节看似平常的早读课为例,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学生、教师“八个做到”;而“八个做到”蕴含着八种能力意识。
早读的常规约定
八个约定 | 八种意义 |
学生按时到校 | 时间观念 |
学生按时交作业 | 自主学习能力 |
入室即学 | 自主管理能力 |
值日生按时打扫 | 责任意识 |
值日班长提前写好课表, 课代表提前写好早读课内容 | 班干部管理能力 |
各班统一早读课内容 | 统一教学进度 |
坐姿端正,声音洪亮 | 精神状态 |
值班老师提前到班 | 教师敬业精神 |
看似普通的早读,振奋了一天的精神,也调动了全年级师生的状态。类似的“好习惯”细化要求还包括早晨到校、候课、眼保健操、室内操、午休、晚自习等等。
图片说明:早读内容详实
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
列宁曾说:“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在充实而略带紧张感的学习节奏之中,老师们也从常规建设、习惯建设的角度,让学生们能够适度放松、充分休息、有效调整。
01、伏桌静
教师提前进班做好课前准备,学生提前准备好下一节课所需的课本和物品。听到上课铃响后,学生迅速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开始“伏桌静”。
图片说明:伏桌静
02、眼保健操/跑操
坚持做好眼保健操,老师全程管理,学生坐姿端正,动作到位,班级有管理员协助老师管理。跑操能迅速到达指定位置,动作规范、节奏感强,精神面貌好。
眼保健操
跑操
3、午休
到了固定的午休时间,学生不在教室外逗留,全班要尽快进入休息状态。值班教师提前进班管理。班级由负责人做好午休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拉窗帘、关灯、关门。
从他律走向自律
自觉、自主、自信是南外仙林分校的学风,老师们相信每个孩子心中都有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最好的管理就是让学生能够学会自我管理。
为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形成习惯调整的内在动力,初一年级组的老师们编制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自我反思50题》,给学生一面审视自己的镜子,在反思中追求进步、明确方向、清醒前进。
填写问卷时,有学生表示“有些问题还是挺扎心的”,如:你在学校是否买过“外卖”?你是否有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你能否经常与父母交流生活、学习、思想等情况?能否尊重父母意见和教导?你未满16周岁,是否有过骑电动车自行车上学?
在填完问卷之后,学生需要写下“反思总结”,并由班级教育小组牵手老师点评,共同商讨制定下一阶段的习惯调整“小目标”。
在要求学生填写反思问卷的同时,还编制了《班级常规管理自我反思20题》,发放到班级,供学生个人和班级教育小组的老师一起填写,并就不足之处进行调整与整改。
在常规检查中,通过学生个人、班干部、年级级委多层面立体化的管理,让学生的习惯由自发走向自觉,让良好行为习惯真正入心、入魂。
图片说明:学生自主管理
幕后花絮
常规管理并非只管学生
常规建设并非只对学生,老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初一年级对教师的常规也做出约定,包括办公室环境、提前到岗、认真规范管理、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耐心答疑辅导、主动与学生和家长交流等。
图片说明:邹正校长、李习凡书记听取初一年级组常规建设工作汇报,提出意见建议。
分工明确,也相互协作
管理班级,除了有“班主任”,还有“班级教育小组”。老师们既有明确的分工,也相互合作,齐抓共管。特别是面对班级常规管理的难题——个别特殊学生时,教育小组老师们共同出谋划策,迎接挑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日观察,周清单,扎实推进
为推动各项常规工作的落实,年级组每周一清单,每日一观察,坚持每天早中晚检查并及时反馈,这是对管理团队精力和体力的极大挑战。但在“样样落实”“天天坚持”的过程中,大家都深深感受到了坚持的力量。
来源: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编辑: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