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齐聚!聚焦美学视野下的德育创新实践
2024-03-28 10:46:58

美术课传承非遗记忆、音乐课流淌民族记忆、语文课留住童年记忆、班会课加深食俗记忆……当美学元素融入学科教学,会碰撞出什么样的德育花火?3月27日上午,以“记忆育德:美学视野下的德育创新实践”为主题的南京市三重课程记忆区域联动推进会在南师附中新城小学举行,市、区相关领导,南京市“三重课程记忆”项目推进学校代表们纷纷前来参加,共享思维盛宴。





美学创新融入课堂

为孩子的童年留下多重记忆


学校承载了很多人的教育记忆,是重要的“记忆”之场,构建美好的学校记忆,有利于凝练优秀的学校文化,在学生心中烙印美好的印象。南师附中新城小学从“美学”视角出发,探索德育创新,努力践行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活动中,新城小学教师们带来的几节公开课,展示了学校在美育教育方面的创新实践和探索。徐若青老师以“非遗记忆”为主题,带领同学们用绘画、剪纸等形式制作三星堆面具,让他们在了解三星堆文化的同时,既锻炼了动手能力,也提升了艺术审美。洪倩颖老师的音乐课聚焦“民族记忆”,伴随着跃动的旋律,同学们戴上傣族特色头饰,化身一只只小孔雀,在律动中了解民族文化,传承民族记忆。季启晨老师围绕“童年记忆”给同学们上了一节语文公开课,在季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一起学习冰心奶奶的文章,回忆了吹肥皂泡的过程。肥皂泡就像美丽的梦,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种子。在张嘉欣老师的班会课上,同学们化身小美食家,大家不仅带来独具风味的各色美食,还展示了自己的制作过程,小朋友亲手制作的创意菜:青团面,更是让大家大为惊叹。孩子们在玩中学,将“食俗记忆”嚼得有滋有味。


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副校长宋佳带来主题汇报《塑造有记忆的童年,生长带得走的能力》,全方位汇报了学校的德育创新实践。宋佳介绍,近年来,学校以十四五发展规划为指导,提出了以“美”为核心的儿童观、以“慢”为核心的成长观和以“活”为中心的评价观。通过物型课程记忆、仪式课程记忆和功能课程记忆这三大记忆育德行动,努力为儿童塑造有记忆的童年,生长带得走的能力。“童年是人生最初的经验,是治愈一生的温暖。在美好的新城园里,我们追寻更加绚烂的生长过程,努力为每一名儿童提供徜徉式的行走姿态,让儿童过优雅而从容的童年生活,留下美好的新城记忆。”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剪纸、金箔、民乐、竹乐一直是新城小学的特色项目,活动现场,学校华韵剪影社、星辰合唱团、竹乐团带来精彩的展示:《“纸”为遇见你》《爱是我的眼睛》《彝家尼的喏》,生动诠释了传统文化的美好传承。


让记忆育德不断生发

共同推动三重课程记忆区域联动发展



“记忆育德其实是把个人记忆和经验与人类集体的集合经验形成连接,构建这种连接力就是记忆运动。”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吕林海在点评中表示:“在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我们要唤醒每个学生的个人经验,赋予他更加丰富的人生经验。”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大伟畅谈了记忆育德的重要性。“新城小学把三重课程记忆做了非常规范的梳理,也进行了创新,在校位概念中把它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这对于我们全南京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样板。”



“三重课程记忆区域联动推进会是发挥课程育人功能的新实践。”南京市建邺区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吴坤明表示,近年来,南师附中新城小学践行美学思维、现代学生的理念,实现了以美润德育人模式,将审美教育渗透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培养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期待通过今天的这场推进会,进一步加强区域校区之间的交流研讨,共同推动三重课程记忆区域联动发展。”



“新城小学的一系列教育创新实践,让孩子看到美、学到美,从而追求美,他们必将拥有美好的童年记忆。”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柴耘表示,小学教育其实就是为了创造出个体记忆,“这段时间,三重记忆、记忆育德这些丰富的概念在不断生发,大家借助自己的教育实践,不断创新教育样态。”柴耘表示,期待更多学校能够共同探讨立德树人的新思路、新方法,为南京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文字:高嘉曼  王雪瑞
摄影:罗暤 高一鑫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