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眼纪实 | 生生不息的“中国动力”
2024-04-11 16:07:03

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外景

在不确定的世界里,科技创新恰如一道看不见的风景,既浩瀚无边,荆棘丛生,又曲径通幽,希冀无限。

中国正在步入由创新力决定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说:“看不见的风景决定着可视的风景”。在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历经十年改革探索的创新平台上,一批批科学家们携带着前瞻性和引领性的新技术,不断走向市场化产业化的最前沿,书写出一个个创新创业传奇。

在他们身后,极具潜力的“中国动力”勃发生长,生生不息。

“知遇”休斯敦

2023年11月12日,第14届国际氮化物盛会在苏州举行。位于第40号的展台上,苏州汉骅公司携带的多款功率、光电外延的前沿产品集中亮相,吸引了业内众多的关注目光。

苏州汉骅半导体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集先进研发与大规模生产、测试、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先进半导体供应商,也是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先进半导体闭环研发与生产基地。

这是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首次采用“拨投结合”方式引进的一家高科技企业。

从最初人才的发现和团队组建,到落地苏州工业园区,再到建成年产可达30万片高端氮化镓外延与完整的8英寸芯片闭环先进制造基地,成长为目前国内已建成最大的独立GaN外延制造商,前后仅仅只有7年多的时间。

“当初,如果没有刘庆院长的‘知遇’,没有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拨投结合’的制度创新,就不会有今天的汉骅。”汉骅公司CEO董事长顾星回顾公司快速成长的历程尤为感慨。

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

在拥抱创新的时代里,许多机缘会悄然而至,惟有着眼未来的人,才会拥有未来。刘庆和顾星的团队创业正是如此。

2016年9月16日,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到休斯敦参加有关方面组织邀约的海外人才座谈会,意在为江苏引进一流创新人才。

会后,年轻的科学家顾星主动对刘庆说:“刘院长,我来送你去机场。”“好,谢谢你。”看到热情的顾星,刘庆点头答应。

他知道,座谈会上人多时间紧,专业上的事需要深入交流。

从领事馆出发,他们一路直奔机场。

顾星一边驾车,一边对刘庆说:“国际一流的专家已作出前瞻性判断,在半导体材料领域里,氮化镓将会成为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无可替代的制高点。我与几位读博时期的同学通过十余年的研究,积累了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技术,将会成为未来功率和显示领域发展中的核心技术,我们有信心在将来创造出一个伟大的公司。”顾星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你们就这么有自信?”刘庆从顾星身上感知到了昂扬的创业激情,对于年轻的科学家来说,这是十分可贵的重要素质。

“我们信心满满,坚信无论是产品定义还是规模化产业布局,现在都是最好的切入点。但是早期的研发和设备投入都很大。”顾星坦诚相告。

“你们找过投资公司吗?”刘庆知道,在美国高校风险资本的嗅觉是很敏锐的。

“我们找过不同的风投,有的愿意出资一个亿,但是要求控股占比必须达到60%以上,被我们拒绝了。”顾星如实说。

此前,顾星也曾先后与国内多个地方政府和投资公司洽谈,但是一听说要出资这么多资金,最终也都不了了之。

顾星1978年出生于江苏海安,浙大材料系96级学生,2001年赴美国弗吉尼亚留学,2007年获得电子工程学博士学位。他研究的重点是第三大半导体在功率领域中的应用。

刘庆从顾星的介绍中敏锐地感受到这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战略价值。从战略层面看,这个领域未来也一定会是我国通讯功率领域实现国产自主的必经之路。

“这笔投资确实不小,你们自己愿意出资吗?” 看着自信满满的顾星,刘庆直接问道。

“大约需要出多少?”

“出资1000万。我想这些钱你们几位应该拿得出吧?如果你们愿意的话,回国后我们可以详谈,其他的资金由我们研究院来想办法解决。” 刘庆笑着说。

刘庆是精明和“狡黠”的,这也是他常常用来检验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的一条准则。听了刘庆开出的条件,顾星有些诧异。他在心里算了一笔账,按照这样的条件,他们几位愿意创业的同学既要带着已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回国,还要带上这些年来在国外打拼的全部积蓄。

不过刘庆敏锐的前瞻意识与决策魄力,还是深深地吸引了顾星。顾星感知到这是一次“知遇”,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刘庆回国后,随即邀约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对顾星提出的半导体新材料研究方向进行咨询评估,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话是说出去了,但是真的要将项目引进落地,钱还是最大的难题,刘庆的内心不免有些发愁。

2016年12月底,顾星邀约了两位同学一起回国,与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进行深度洽谈。在顾星团队提出的项目产业化方案中,他们坚定地把未来的方向定位在三大板块:一是氮化镓外延;二是光电板块MicroLED外延;三是芯片及μLED 微显示芯片等。

作为引领性的重点项目,最终通过了严格评审程序。经过测算,项目早期必需购置一系列先进设备,确需投资一个亿。顾星提出团队必须持大股,以此保障技术研发的主导权。

刀刃上的“拨投结合”

人才团队来了,极具发展前景的项目来了,一系列难题也随之而来。刘庆把这一合作任务交给了院里的项目小组跟进服务。

小组负责人谭逸斌说:“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合作方案’的选择,要把这么一大笔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到由团队持股的高科技公司中,此前是没有先例的。”

项目在经过院务会讨论时,一些同志提出了不同意见:这是自2014年产业技术研究院创建以来最大的一笔投资,谁能保证这项高风险系数的投入万无一失,如果失败了又由谁来担责?再说,在财政扶持的制度上也有重重的障碍和禁忌。

分歧、疑虑、顾忌、畏怯,有时会使人产生顿挫之感,但也能激发人们更加周详的思考。凡是那些战略性新兴技术产业化的早期阶段,常常会因为市场化产业化的前景不清晰,不确定性的风险都很大。

瞻前顾后从来不是刘庆的性格,他对大家说:“我们不能因为怕担风险而忘了初心,真正拥有战略性引领性新兴技术的创业公司,最缺的都是早期的启动资金,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雪中送炭’,在投资市场‘失灵’的时候要敢于把政府财政的钱用在‘刀刃上’,这才是有为的‘政府之手’在市场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世界在变,市场在变,创新的平台投资模式也应为之改变。

刘庆相信,每一条新路,总是由先行者们蹚出来的。要推动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改革创新,就必须直面传统财政政策中那把高悬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不能止步于现有制度的“屏障”之前。

进行全球性视野的对比,也常常能拓展人们的认知层次。美国是通过其多元化的天使投资来解决这个突出痛点的,由此形成了培育强大创新能力和助力新兴产业成长的重要基础。为解决这个痛点,我国多年来也在大力推动创业投资的发展,在推进市场化创投(PVC)蓬勃发展的同时,由各级政府财政资金逐步形成了政府类创业投资(GVC)也在不断增加。科技部有关数据显示,2021年GVC规模在各类创业投资总规模中占比近50%,其中省市级GVC占比超40%。由于市场环境有待完善等多种原因,许多政府类创投往往愿意投向新兴技术的中后期,加上财政资金的监管考核机制带来的容错率低,解决技术早期市场化融资痛点的作用并没能得到充分发挥。

争议中大家逐步形成了共识:应该在创新投资模式和股权结构设计上下功夫。为了让顾星的团队项目顺利落地,江苏产研院的服务小组先后深入多家创投公司学习取经,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基础上,融合创造出一套 “拨投结合”的新模式,即通过科技项目立项给予资金支持,让团队专心开展研发攻关,在项目进展到市场认可的技术里程碑阶段进行市场融资时,则将前期的项目资金按市场价格转化为投资,再参照市场化方式进行管理和退出。而对于那些科技探索性强、创新风险性高的项目,团队若已经履行勤勉义务,但仍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的,则在考核结题后予以宽容。

如果说,顾星是幸运的,他的团队项目因此而获得了最急需的资金支持;那么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决策者们则是智慧的,他们在“倒逼”的困境中,为江苏开辟出了一条扶持新技术产业化的新路径。

有了新的模式支撑,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把顾星团队的项目引荐给了苏州工业园区。其时,苏州工业园区恰好在布局半导体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战略,涉及“第三代半导体”新技术的创业团队完全契合其前瞻性布局目标,又加上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政府投资信誉的“背书”,于是三方一拍即合。

在经过多方协调的基础上,最后确定的投入比例为:苏州工业园区出资7500万元、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出资3000万元。由团队投入900万元,加上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和苏州工业园区出资各自出注册资本50万元,以1000万元注册成立项目公司,由创业团队持90%的大股。

“拨投结合”新模式的核心,就是以“成就技术团队实现产业化”为根本,体现出财政资金对那些风险系数偏高的新技术创业团队的“热心肠”。

骏马跑出“加速度”

2017年11月,顾星的创业团队在苏州工业园区最好的地段“落户”,他们将公司定名为汉骅半导体有限公司。

“在汉语中的‘骅’,是指雄壮的骏马,取名‘汉骅’是寓意公司能像一匹骏马,勇往直前。而汉字的第一个字母‘H’,在英文里则代表无线电通讯和自豪的意思。”顾星解释说。这个寄托着几位年轻科学家们在世界通讯领域创业梦想的新公司,此后确如一匹骏马在苏州创新的热土上扬蹄奔腾起来。

顾星

所有的创业历程都是艰难的。不过江苏产研院快捷的决策流程,多方雪中送炭的资金撬动与苏州工业园区贴心的服务,为顾星团队赢得了充分的“时间成本”和优良的创业生态。

2018年第一笔投资到位,公司决定立即采购一套价值4000多万元的国际先进设备。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就在先进设备到位4个多月后,美国就在全球实施对华半导体领域的全面制裁。回头看,汉骅公司的引入无疑极具战略性的前瞻意义。

在先进设备的加持下,汉骅公司快速生产出第一批氮化镓外延。当他们把检测的一系列产品指标数据提供给江苏产研院时,受聘参与检验的业内专家们大吃一惊:如此优异的数据可比肩国际一流产品,会是一个初创公司生产的吗,会不会是造假?

质疑的信息回馈到厂里,顾星提出了一个简单快捷的办法:到现场测试。于是,几位专家和跟踪项目的同志一起到车间观摩。

一片片材料放进设备中,10多个小时后在他们的注视下那些“晶体”长成了,取出后直接交给第三方进行数据测试,结果比之前提供的数据还要优异。

顾星和他的团队用硬核的创新技术证明了自己,由此也打开了刚刚在中国勃兴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市场,逐步替代了一系列国外“卡脖子”的产品。

随后,汉骅利用其独有RGB氮化镓外延与显示芯片技术,结合独创常温3DIC混合集成半导体技术,首次于晶圆层实现硅基集成电路与III-V化合物半导体器件的高密度混合集成。这项创新技术成果,突破了微显示的瓶颈,带来高亮度、高效率和高品质的μLED成像效果。团队核心成员历经10余年的技术积累由此步入了收获期,其独创的混合集成半导体技术引爆了微显示市场AR/VR增强虚拟/现实。不久他们的产品又挺进国际显示巨头,以其优异的性能替代了该客户一直使用的海外半导体巨头的产品。

2021年3月,发展3年多的汉骅公司进入第一轮融资期,首期融资估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

新的市场化资金的活血注入,再次助力团队开启了战略并购原台湾隆达集团(富采)苏州工厂的计划。

富采苏州工厂隶属于台湾隆达集团,是一家全球第三大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制造公司。2008年,隆达集团在苏州工业园区核心区域内建立富采工厂,专业生产超高亮度发光二级体LED磊晶片(Epi)、晶粒(Chip)等产品。后来,随着隆达公司产品的迭代调整,富采苏州工厂的产能日益收缩。汉骅在苏州工业园区落户时,租赁的就是富采苏州厂区空置的大楼。

汉骅公司特别看重的是,富采苏州工厂在苏州工业园区核心区域内拥有的20000+厂区,可容纳60台MOCVD设备与整条芯片、封装产线的所有配套设施和特气资源。他们多次赴台洽谈,以自己的诚心打动了对方,最后用股权的形式完成了战略并购,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此次并购至少节约了8亿人民币的现金流和2年的时间。

在现有的基础上,汉骅公司迅速建成了年产达30万片高端氮化镓外延与完整的8英寸芯片闭环先进制造基地,高密度混合集成为全色微显示行业带来变革性的解决方案。由此,汉骅一跃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独立GaN外延制造商。

快速落地,快速迭代,快速裂变,汉骅创造出了行业领跑的加速度。2022年9月,汉骅公司又完成了B轮融资,估值达50亿元。

先进半导体研发和生产车间

2023年,在已有配套设施的支撑下,汉骅发布了当年全世界最小的μLED 2微米的微显示芯片产品,该产品4K的高像素,引起了国际市场积极的反馈。2023年,汉骅顺利建设完成8英寸硅基氮化镓产线,满足现有功率及Micro LED晶圆量产需求,扩展完成8英寸芯片量产产线,全球同步拓展创新产品市场。目前,汉骅在各关键技术领域已申请约百项专利,约50项国内外专利获授权,专利体系覆盖汉骅各大业务板块。

打造柔性化辊压生产高地

独特的股权结构设计,不与创业者争利的全新理念,使“拨投结合”模式的“强磁场”效应迅速显现,晏培杰博士也是被吸引来的逐梦者。

1984年出生的晏培杰是四川荣县人,个子不高,平顶头,浓浓的眉毛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精干中透着一股学者气。他是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的博士,长期从事辊压系统技术的学习和研究,也是全国该领域里的第一个博士。

晏培杰

2012年博士毕业后,晏培杰进入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工作,先后担任产品研发总监、定制型材事业部部长、技术中心定制型材研发中心主任等职,在柔性辊压成型系统技术上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对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有着准确的判断。晏培杰看到,国外辊压成型工艺在不断地向集成化、高精度和高柔性方向发展;反观国内,定制辊压复杂型材的发展却很慢,大多数企业还在沿用辊压单一成型工艺。

中国有着全球最庞大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市场需求迫切而又旺盛,辊压成型工艺的智能化、柔性化和集成化,正是推动中国传统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重要切入口,想到这些一种自主创业的激情在晏培杰心中油然而生。

然而,要想自主创业并不容易,他找银行贷款,后者要抵押;找风投基金投资,人家要控股。

“是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拨投结合’的新模式,给了我创业的第一笔投资,而昆山开发区则给了公司落地的发展空间。”说起亿创特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成长的历程,晏培杰充满着感激之情。

江苏产研院“拨投结合”和团队控股的新模式深深吸引了晏培杰。然而,相比起最前沿的“芯片”制造、人脑研究等新技术而言,晏培杰的创业方案起初并不“引人”,江苏产研院院长刘庆身为材料领域里的权威专家却慧眼独具,看到了辊压集成化、柔性化极具潜力的市场前景。他力排众议,使晏培杰的创业团队获得了江苏产研院与地方合作的3600万元拨投资金。晏培杰则以自己的房产作抵押,筹措了600万元入股。

2019年,亿创特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在昆山开发区落户。公司利用扶持资金,从德国全套引进了一条集成冲压、焊接、弯曲等后续加工工艺,综合性辊压一体化、高度自动化冷弯成型生产线,迅速填补了国内高强钢精密冷弯产品的空白。市场反应迅速,一时订单充足。

此后,他们在引进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模具设计与制造以及设备的国产化研究和落地。在3年多的时间里,晏培杰与他的团队自行设计了10条运用自动化控制,集辊压、冲孔、冲压、焊接、剪切等多种工艺于一体的辊压成型生产线。

走进亿创特的生产车间,你能见识到“一体四腔”结构件成型过程——一块钢材板材,在一条长达80多米的自动化超高强度柔性辊压产线上“游走”,经过开卷、冲孔、辊压、激光焊接、模块化切割等40个轧辊模具的“一路塑形”,最终变成多个单体的PACK结构件成品。这条生产线藏着“制造变革”的密码,其核心就在于40个轧辊模具的组合。

“市场上的同类产品都是铝材制造,而我们用的是钢材。不同的材料,要达到同样甚至更高的性能,必须依托先进的技术才能实现。”晏培杰介绍说:“我们不单是向客户提供产品,更重要的是能为其提供一整套的轻量化解决方案。”

高精度先进柔性辊压设备

2022年,亿创特为一家新能源汽车巨头生产电池包,其钢材是铝材密度的3倍,通过超高强钢应用、结构优化和先进的辊压技术,钢制电池包在重量上可以与过去的铝制材料持平,但在成本上钢材的优势明显,为客户降低30%以上的材料成本,提高近5倍的生产效率。

亿创特公司依托先进定制化辊压成型技术,为客户提供从设计、材料、制造、延伸加工到产品标准应用等一揽子解决方案,颠覆了传统的制造业市场,公司订单逐年呈爆发性增长态势,2023年销售额达到2.7亿元,利润数千万元。

3年多来,晏培杰的团队已自主研发了3000多个轧辊模具,这些模具可根据客户要求自由设计组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产工艺流程。与此同时,公司先后为几十家企业开发了60多种新技术新产品项目,其中包括长安福特超高强钢辊压成形激光焊管的应用 、比亚迪云轨精密不锈钢辊压型材开发与应用、中集车辆集团全辊压型材模块化设计与应用等,并成为这些项目产品的国内唯一供应商。

“我们针对客户的痛点进行自主设计,以最高的效率、最低的成本做出产品,国内的辊压市场需求巨大,没有‘天花板’。”晏培杰信心满满。2021年,晏培杰受邀参加一场关于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成型、材料控制成本的内部讲座,他以先进的设计理念、成熟的产品技术,以及高性比的生产制造优势,吸引了这家新能源汽车厂商的关注,一次就赢得了8000万元的订单。

“对标国际型材龙头企业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 晏培杰以其国际化的视野分析说:“比如威萨集团是国际行业龙头,辊轧形成了22,500多种不同的型材,我们将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于辊压成型,才实现上千个模具的一体化科学设计;威萨集团至今生产出了18500种不同断面的型材,而亿创特目前只开发了118种型材,与其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打造中国金属柔性辊压生产高地是我们必须扛起的使命。”晏培杰志向远大,抱负宏阔。

崛起的创新策源地

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外景

“在江苏产研院‘拨投结合’的项目中,我们已先后投资12亿元,扶持落地项目累计85个,带动地方投资13亿元。”说起“拨投结合”扶持的那些新技术项目,刘庆院长如数家珍,激情洋溢。

向“新”图强,聚“新”而活。在这里辐射多个领域的创新集群在悄然崛起——

2018年9月,江苏产研院与常熟虞山高新园共同拨投1300万元,聘任中科院微电子所研究员蔡建为“项目经理”,成立了苏州纳飞卫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几年来,蔡建和他的团队以航天器微小型化作为公司的重要发展方向,陆续突破了高效射频匹配、高电子束流与结构耦合等一系列核心技术,开发出第一代2mN碘工质电推进器,在地面完成了3200小时的全寿命考核。在碘工质电推进系统领域,纳飞成为全球首个在轨进行完整试验,也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在轨卫星的高科技公司,已完成了4轮融资。

2021年4月,江苏产研院聘任长期从事器官芯片及人工器官研究的科学家顾忠泽为“项目经理”,成立江苏艾玮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他的带领下,研究所团队先后完成多种组织微器官的构建、功能性细胞外支架材料、组织微器官三维成像、器官芯片设计加工等多项核心技术产品开发,完成数十项专利申报,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并不只是他们。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坚定不移地进行深化科创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营造创新生态,建构完整的创新体系,探索出一条从“科学到技术、技术到产品”的中国式科创新路径,日渐成为长三角区域创新的策源地。截至2024年,已累计聘请370余位“项目经理”,其中中国两院院士21位,海外院士22名。

创新技术,重塑世界,创造未来。一个个科学家汇聚而至,在这片改革的“试验田”里,实现了“破茧成蝶”、“独木成林”的期待与梦想。他们犹如一股股涓涓细流,汇聚成中国新质生产力奔涌澎湃的浪潮,浩浩汤汤,不可阻挡……

文 | 金伟忻 沈和

编辑 | 冯秋红 王睿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扬眼纪实系列产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