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摘取新时代工人的闪耀“星光”
2024-05-06 16:48:00

      4月28日,2024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今年表彰注重推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劳动榜样,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高级专家、伊利集团全球创新中心科学研究总监王彩云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兰州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污水班组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此前,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授予伊利液态奶金川厂一车间灌装机操作员孙国柱、阿尔山伊利生产车间设备部设备主管通乐嘎、多伦县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化验员赵亚杰“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荣誉,授予伊利集团总部乳业技术研究院食品技术研究团队“内蒙古自治区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据了解,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是中国工人阶级最高的奖项之一,自2014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以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工人先锋号”接连花落伊利。这些荣誉的获得,不仅彰显了伊利人的辛勤付出和品质坚守,更进一步印证了伊利卓越的品质管理实力。

时代更迭,伊利人薪火相传品质信仰

       在伊利,品质不仅是承诺,更是信仰。对“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彩云来说,对品质的坚守,是通过创新突破让消费者享受更高品质的产品。

       聚焦突破乳品行业共性技术问题,王彩云共参与内外部研发项目60余项,获得授权专利26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文章40余篇。这一长串数字不仅仅属于王彩云,背后更承载着一系列里程碑式的技术革新——乳铁蛋白和脱盐乳清蛋白产业化技术得到突破,油浴设备成功研发并且多项指数优于进口同类设备,行业首款数字化甜味设计技术攻坚等。伊利人持续推动行业品质升级,让牛奶在国民营养健康中牢牢占据主导地位。

伊利人塑造的“品质”是多维度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升级

       构筑品质护城河,每个伊利人都是关键,团队凝聚的智慧和力量更是不容小觑。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的兰州伊利乳业污水班组,仅11人,却以满分环保答卷在湟水河流域上游实现污水净化。他们坚持环保标准化建设,设计污水系统自动化运行模式,确保污水全年排放数据100%达标。如今,湟水河流域吸引了斑嘴鸭、白鹭等对环境要求高的水鸟,这道风景线因为污水班组的不懈努力而变得更美。

       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工人先锋号”荣誉的伊利集团总部乳业技术研究院食品技术研究团队,自2005年起便聚焦行业前沿技术,成果应用后支持超30款产品上市,为行业的创新成果转化贡献力量。该团队获得授权专利26项,发表文章40多篇,其中5篇SCI文章。这些科研成果最终会转化成为孩童手中美味的酸奶、老人晚睡前的一杯牛奶,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正一点一点让人们生活变得更美好。

聚沙成塔,品质力量铸就未来

       事实上,伊利人塑造的“品质”是多维度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升级。

       自2014年正式全面启动“质量领先战略”以来,伊利将食品安全理念延伸至全球产业链的每个环节,构建起系统而全面的全球质量管理体系。2022年,伊利更是获得乳业认证标准中的“最高学历”,成为全球首家且唯一通过“金标认证”的食品企业。

伊利坚信并践行“人人都是品质创造者”

       在伊利,品质管理贯穿生产链条每个细节,人人都是品质创造者。2018年全国五一劳动奖、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获得者孟根花,从事质量检验与食品安全法规研究,成功建立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监测整套检验方法标准,推动中国乳制品检验方法持续升级;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赵六永,多次踏上跨越经度120度的旅程往返瑞典、中国,成功研发了第一代安慕希、首创“颗粒型”常温酸奶、首创瓶装型常温酸奶新品;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韩吉雨,带领团队深入牧场、扎根田间,填补奶牛营养服务技术空白、推动本地化饲料的开发利用。

       千千万万伊利人用初心与匠心践行使命感,共筑品质护城河,斩获诸多行业高光。近三年来,伊利接连荣获全国质量标杆奖、全国质量奖、国际乳品联合会颁发的“食品安全创新奖”等权威奖项;2022年,更是荣获亚洲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亚洲质量卓越奖”。至此,伊利成就了中国乳业独一无二的质量奖项“全满贯”。

       时间镌刻下每个人奋斗的痕迹。2024年,伊利人再一次披上专属新时代工人的闪耀“星光”,凝练出榜样力量。“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是建设质量强国应有的社会氛围。而始终坚守“伊利即品质”、视品质如生命的伊利,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100%用心、100%安全、100%健康的乳制品,用时间锤炼品质,让世界共享健康。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