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 | 小提琴家黄蒙拉:从《梁祝》发现东方乐曲的故事感
2024-07-25 15:27:51

7月19日晚,“致巴黎的情书”——黄蒙拉、罗维小提琴与钢琴二重奏音乐会在江苏大剧院举行。黄蒙拉是当今世界最活跃的小提琴家之一, 曾获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金奖, 到目前,中国仅4位小提琴家摘得该奖。

在演出前,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对黄蒙拉进行专访,不过,怎么也没想到我们聊起的第一个话题居然是令人上头的短视频,这似乎与古典音乐家很不搭。但黄蒙拉不这么认为,为了传递对音乐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古典音乐家需要体验多样的情绪和状态,“但上瘾不行,那是一种无意识的状态,我正在戒断手机”。

古典音乐与短视频矛盾吗

古典音乐来自西方,与中国观众本就隔了一层,更何况在当下的环境里,短视频爆炸式发展,是大多数人轻易就可以接触的快销式体验,短视频与古典音乐似乎风马牛不相及。

黄蒙拉承认,自己也在跟短视频搏斗中,“它真是无孔不入,练琴之余看着手机呢,突然就被推送了短视频,不断划拉就不断出现,一条一条,很便捷。它能瞬间给予一个又一个爽点,确实解压,让人欲罢不能,但不知不觉就花掉很多时间。”

而古典音乐刚好相反,它需要铺陈,有内在机制,需要不断往复、拉扯,到了一定程度后再爆发,能量会越来越大。因此古典音乐需要观众主动去感受,并对世界、对人生,有一定的想法,可能需要有所经历才能找到共鸣。因此,被短视频直给的高浓度爽点冲击着的很多人,是很难静下心去感受和聆听的。

不过,作为职业音乐家,黄蒙拉对这个状况和现象倒没有某种焦虑或担忧,“喜不喜欢古典乐,是讲缘分的。这个世界上的好东西有很多,并非每个人都有机会尝试到,也并非每个人都必须尝试到。”

他自己也并不固守某种程式,他认为,人的一生应该获得很多体验,多一些需要“跨过门槛的体验”,这样的人生经历可能会更丰富,而刷短视频也是一种体验,音乐家应该有所触及。

不过当发现自己的陷入时,黄蒙拉也在反思,“刷短视频时人的那种无意识,让我很不喜欢,我要纠正它”。

正因为善于丰富自己的生命体验,黄蒙拉在演奏时也会让专业观众发现不少小惊喜。

“致巴黎的情书”——黄蒙拉、罗维小提琴与钢琴二重奏音乐会前段时间在上海站演出后,有乐迷评价黄蒙拉说:“小提琴家对揉弦效果的设计不仅完整,也有独特魅力,奏出某种烟嗓般的声音,分句、节奏也都出色地贴合了作品的奇诡氛围。G弦的音准偶尔向着‘不准’冒险试探,但仍控制得好,强化了作品的一缕荒诞感。如果小提琴家能将这样对演奏之深层魅力的挖掘,以及某种冒险精神,都扩展到所有作品的表现中,人们对他势必有全新的认识。”

能让乐迷从音乐中感受到了“冒险精神”和“荒诞感”,黄蒙拉很是欣慰,可见依然有观众热爱着古典音乐。

不过,他也解释,自己未必是想呈现一种冒险精神,“我们在演奏不同作品的时候,总要寻求一些变化,正确演奏的同时带来的变化越丰满越好,比如某个地方需要强调,而强调的程度和方式,可能每次都有细微不同”,能被观众听出自己临场的细节变化和处理,确实是古典音乐家与观众的双向奔赴了。

一不留神就会被小提琴驾驭

2002年,时年22岁的黄蒙拉摘得了空缺多年的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金奖,还拿下了当年的“随想曲最佳演奏奖”。

此后很多媒体或乐迷在形容黄蒙拉的时候,会用“东方帕格尼尼”这个前缀。曾经有一段时间黄蒙拉觉得“好烦”,感觉自己“被定义了”,“这个定义会给大家带去一种通感联想,但这个联想并不一定正确。不过,现在无所谓了,我也不阻止不澄清,有时候甚至觉得也挺好,因为容易让人记住”。

不过他依然认为,童年时自己对小提琴称得上是既没兴趣也没有天赋。

黄蒙拉学音乐并非家学渊源,父亲是医生,黄蒙拉和多数同代人一样因为“承担了父辈的梦想”而开始学习音乐。

听说,黄蒙拉的父亲当初喜欢听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才给他起名“蒙拉”(moonlight的谐音)。黄蒙拉说,他不确定是不是因为这首曲子,但父亲告诉他“月光温柔不灼人”。

黄蒙拉第一任小提琴老师张欣还用他的名字来鼓励他练琴:“蒙拉,就是做梦都要拉琴。”现在依然有很多乐迷把他的名字读成谐音“猛拉”。

名字的趣事之外,黄蒙拉表示自己刚学琴时拉得不好,挨了不少打,在上海音乐学院附小的学琴时光里屡屡受挫。五六年级起,他开始跟随小提琴家俞丽拿学习。

“说来也是奇妙的缘分,我、太太和女儿都是俞丽拿老师的学生。俞老师今年都84岁了,我女儿每周还去跟她上一节课,都是她亲自指导。不过,俞老师对我‘最不近人情’,很严格,而对我太太和女儿就非常温柔,可能我太调皮了吧。”当然了,正是在俞丽拿的细心教导下,黄蒙拉才得以认真对待自己发出的每一个声音,在技巧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如今黄蒙拉是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副教授,同时还担任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日本IMA夏校等特邀教授,带了一茬又一茬的学生,从小学生到研究生都有,现在回头去定义“天赋”这个词,他有了更丰富的理解,“天赋其实涉及很多方面,包括掌握乐器的天赋,表达音乐的天赋,还有学习的天赋,等等,有些人可以将这些天赋融会贯通,这就是那种百年一遇的天才。绝大部分人是间或有之,所以很多小提琴家都会强调练琴这件事。”在黄蒙拉看来,刻苦练琴是补缺必不可少的。

“小提琴是情感张力很大的乐器,它的构造使得它比大多数乐器都更难掌控——指板上没有品、弦长偏短,手指落下去分毫偏差都会出现音不准,和一弓拉出来所发出的难听刺耳的声音,这种声音远远称不上是音乐;但对比其他乐器如钢琴,即使是不懂得弹琴的人,随意按下一个键,它都是一个标准的音符。”黄蒙拉说,小提琴是一种难以控制的乐器,演奏家一辈子都想驾驭它,但一不留神就会被它驾驭,要达到“人琴合一”的境界,需要坚持不懈的练习。

从《梁祝》发现东方乐曲的故事感

记者此前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段视频,黄蒙拉在芬兰一座古老音乐厅演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评论里很多粉丝表示听哭,更有粉丝指出,作为俞丽拿的得意门生,黄蒙拉不仅传承了老师的演奏技巧,还将自己的理解加入了其中。

1959年5月27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上海兰心大戏院首演,当时上海音乐学院学生、年仅18岁的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就此名动天下。同时,俞丽拿也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创作小组的成员之一。

拜在俞丽拿门下的黄蒙拉,在大家看来应该得到《梁祝》的真传。黄蒙拉表示,自己确实跟俞老师深入聊过这首曲子。

毫无疑问,《梁祝》的旋律刻在了很多中国人的DNA里,很多人一听到它就会情不自禁地眼眶湿润。而俞丽拿的讲述更是让黄蒙拉惊讶地发现,东方乐曲擅长用旋律来呈现画面,至此他才理解了“用音乐讲故事”的涵义,“俞老师对《梁祝》的整个创作过程都很熟悉,细到每一个音符,从淡到浓,或者从浓到淡,细腻到每一个滑音,都有它的具体意义,都有其特定的画面和故事,所以才能让观众听到旋律时,就能产生梁山伯与祝英台正在发生的故事场景联想,这种非常具象的表达蕴藏着怎样的情感张力?这些都非常东方。”

黄蒙拉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梁祝》,此前曾与江苏交响乐团在江苏大剧院合作演奏过,今年5月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弓弦盛宴IV”音乐会上,吕思清、黄蒙拉等小提琴家返场演奏《梁祝》节选,得到无数网友点赞和转发。

而今年恰逢中法建交60周年,黄蒙拉这轮巡演带来的是主题音乐会,选择的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弗朗克的作品。说到此次与钢琴的二重奏,黄蒙拉表示,小提琴也有和大提琴、钢琴一起的三重奏,或者是弦乐四重奏等等。

他还尝试过“小提琴+其他乐器”,比如,曾与著名吉他演奏家杨雪霏合作过小提琴与吉他音乐会,也曾巡演到江苏大剧院,两人还录制了吉他与小提琴专辑《弦舞》,主要演绎3位西班牙作曲家的作品。他还试过“小提琴与管风琴”、“小提琴与手风琴”,但都因为曲目不多,过于小众,没有剧院敢接而不了了之。

各种尝试的背后,是希望给古典音乐以更丰富多元的呈现,那么当下古典音乐如何更“潮”呢?是否要主动拥抱AI呢?面对这个话题,黄蒙拉表示,自己确实听过一些AI创作,但感觉还不成熟,还没有比较拿得出手且有价值的作品,“以体育为例,如果让AI去做竞技比赛,肯定能突破很多人类极限,但太精准反而不美了,因为不真实,艺术也是这样。”

【快问快答】

K=孔小平

H=黄蒙拉

K:来南京巡演得多吗?

H:经常来,南京观众很热情。我每次来,总感觉人气更旺了一些。南京也是网红旅游城市,各方面都很火爆。

K:作为小提琴家,你平时爱听什么音乐?

H:平时喜欢听拉丁舞曲,或者法国香颂(注:法国世俗歌曲和情爱流行歌曲的泛称,以甜美浪漫的歌词著称于世),都比较欢乐轻快。

我闲暇时爱听相对有生命力又纯净一些的音乐,也是另一种体验吧。

K:你刚才举例说韩国小提琴家每天只休息两三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在练琴,你现在还每天练琴吗?

H:我们都曾经历过这样年轻的时期,可以挥洒自己旺盛的精力和体力。真的,那个时候永远不觉得累。而且只要你愿意投入在一件事情上,就不会觉得无聊。

K:你现在休闲的时候还是会刷刷视频?

H(笑了):倒不是为了刷视频而刷视频,真的就是拿手机,一不小心就出现了一些短视频。

不过我已经立好flag了,要减少看手机,然后多跟朋友聚会,吃饭、聊天,看看书。

K:那你爱看什么类型的书?音乐家一般是不是偏理科思维?

H:杂书,什么书都看,我可能偏中国古代历史的。对,音乐家在演奏时是需要理性思维的,但安排的依据有很多出于感性思考,是一种综合思考。

K:你女儿现在是快乐学琴吗?你有没有变身“虎爸”?

H(笑):不会逼着她学,但孩子总容易产生惰性,总归也会在后面推一推的。

文 |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拍摄 | 朱信智

剪辑 | 黄娴 陈颖彤(实习生)

(本文照片和演出视频素材由受访者提供)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