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头条】还记得毕业时“暴雨梨花”般大哭的女孩吗?在结束一年支教后她又哭了
2024-07-25 21:11:36

还记得去年毕业季“暴雨梨花”般大哭的女孩李若晴吗?当时她在视频里感谢18位老师和同学,讲到动情之处痛哭不已,众多网友留言:“这是属于青春的独家记忆啊!”时隔一年,李若晴结束了在青海的支教工作。近日,她将支教经历分享到社交平台,和学生们大哭告别的画面再一次令网友感动。过去一年,李若晴先后拍摄了60条视频记录支教生活,很多网友点赞:“感谢你来青海,常回家看看。”她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这两次大哭带给我的回忆是不一样的。第一次哭是舍不得大学里的朋友,舍不得离开大学的舒适区;支教一年后再哭,是因为我舍不得那里的140多个孩子。我跨越1700公里支教,发生了太多故事,有太多留恋和感情。”

随研究生支教团青海支教一年

舍不得教过的140多个孩子

“一年的支教生活很快就结束啦,这一年收获了很多,有太多的不舍。舍不得共和县我们住了一年的小家,舍不得倒淌河教会我爱人能力的孩子和给予我们无数帮助支持的老师,舍不得每年10月和4月的雪,舍不得暴雨后占据学校上空的完整彩虹……”从青海执教学校返回河北的高铁上,李若晴流着泪在清洁袋上写下了过去一年的支教经历。

李若晴在高铁清洁袋上写下支教感悟

没过多久,就有网友到她的短视频账号下留言:“在我朋友的座位上看到了。”

李若晴坦言,原以为乘客可能没有翻看清洁袋的习惯,或者被保洁人员收走,导致这封信石沉大海,“当自己的经历被看见的时候很激动,感觉是一种奇妙的缘分。”

李若晴今年23岁,本科就读于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曾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志愿者。2022年10月,她在保研后成为河北大学第18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获得了前往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倒淌河镇民族寄宿制小学的支教资格。去年毕业季,她在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后因拍摄了一段致谢18位老师和同学的视频,当时情难自已,“暴雨梨花”般的哭声也令众多网友泪奔:“这是属于青春的独家记忆啊!”

2023年7月,李若晴和另外3位志愿者乘坐T175 次列车跨越1700公里来到了青海。支教地倒淌河镇民族寄宿制小学是一所以纯牧民为主的民族小学,位于平均海拔3300米的地方。这里每年10月和4月都会下雪,从小生长在冀中平原的李若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她虽然做好了准备,但还是没想到夏天要穿羽绒服,“早上的风特别大,风吹到脸上像刀子割过一样疼。”李若晴教四年级的英语课和二年级的科学课,所教的三个班级共有140多个孩子。

李若晴和学生们

不久前,李若晴正式结束了支教工作。离别当天,她和另外三名支教老师从教学楼走向校门,全校师生站成两列欢送。临近校门,四位同学给四位支教老师献上了哈达。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喊道:“老师,常回家看看,有机会一定要回来。”

此刻,李若晴眼中的泪水再也止不住了。看到孩子们稚嫩的脸庞,她突然有了割舍不断的感情。

60条支教视频获500多万播放量

分享和学生之间的温暖故事

“我觉得这些孩子特别淳朴,能够从他们眼里看到真诚的样子。过去这一年,我不仅学会了很多生活技能,还感受到更多温暖。”回忆起支教过程中的难忘经历,李若晴依然泪流满面。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注意到,她过去一年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了60条支教视频,记录了和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获得了500多万播放量。很多网友点赞:“你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是很多孩子心中的太阳。”

刚到青海时,李若晴发现孩子们口语表达不积极,对英语学习的掌握比较薄弱,便在课堂上设计了评测类、配音类等英语口语游戏,还让学生看英语小短片。

她在共和县塘格木镇曲让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七彩假期”活动,利用专业所学组建了播音兴趣班。赵成玥是这个班里的12个孩子之一,在她眼中,李若晴很懂小孩子的心思,“我有不会的字,或者哪个字没有写好,她都会耐心教我,还鼓励我要好好学习。”每天放学后,李若晴会把孩子们送回家,即使家长去放羊了,也会把孩子交到家长手中。其间,赵成玥只要有不会的问题,都会发微信询问,即使到了深夜李若晴也会很细心地讲解。

李若晴在课堂上

课堂上,李若晴询问孩子喜欢什么颜色,大家说出了蓝、紫、红等各种各样的颜色。李若晴对孩子们说:“我喜欢蓝色,因为我觉得蓝色是青海湖的颜色。”后来,她意外收到很多蓝色小礼物,孩子们用纸叠成小花,再用水彩笔涂成蓝色。李若晴才明白,原来自己随口说的一句话已经印在了孩子们心中。她说:“这件事也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让我有信心完成一年的支教工作。”

秀力南杰今年12岁,跟着李若晴学了近半年英语,却没有在课堂上说过一句话,碰到人甚至连头都不愿意抬。经过了解询问,李若晴得知秀力南杰因为英语成绩不好,而且又是面对陌生的老师,所以不敢在课堂上说话。下课后,李若晴主动找秀力南杰聊天,即使秀力南杰的作业完成得不太理想,她也会写很多鼓励的评语。

右侧的孩子为秀力南杰

今年春季学期,秀力南杰变得喜欢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虽然说的答案不一定对,但能看出在慢慢进步。李若晴开心地说:“他英语成绩最初只有三四十分,后来及格了,最高时还考了80多分。”李若晴让孩子们把梦想写到纸条上,秀力南杰写下了“我的梦想是当老师,因为老师李若晴是我们的老师”。这句话被涂改了8处,但让李若晴感到很温暖,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在李若晴的印象中,12岁的多杰奔是一个外向的男孩。有一天,他主动说:“老师,我是咱们班的足球第二名。”在后来的接触过程中,李若晴发现多杰奔经常不吃午饭就去踢足球,还发现学校里有很多这样喜欢运动的孩子。于是,她结合自己冬奥会的志愿服务经历为孩子们办了一期冬奥宣讲,同时邀请了一位冬残奥会的冠军分享故事,“宣讲结束后,很多孩子都有了参加体育比赛的梦想。”

指导孩子获得朗诵比赛二等奖

受邀成为当地旅游推介官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外,李若晴还负责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和汉语经典诵读社团,先后培养了100多名小播音员。她记得第一次带孩子们走进广播站时,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的期待和欣喜。虽然准备的稿子有些难度,但第二天打开话筒,孩子们却是一气呵成,只是播读完毕时手心里全是汗。她看到孩子们的稿子上密密麻麻全是拼音,稿纸都磨得起了毛边,一看就知道孩子们翻看了很多次。

李若晴指导学校广播站的孩子

其间,李若晴还带着32个孩子经过一个月的排练,参加了共和县举办的首届“书香润共和 阅享展风采”朗诵大赛,并获得二等奖。

受共和县融媒体中心的邀请,李若晴还在中国旅游日作为旅游推介官出镜当地宣传片展现魅力共和,介绍了青海湖、黑马河等景点。当她说完“欢迎大家来到共和”时,意识到自己已将“他乡”当作了“故乡”。

李若晴和支教学校的孩子们

今年6月,李若晴带着礼物回到了曲让村。当她刚看到学生赵成玥的身影,立刻飞奔过去拥抱在一起。赵成玥开心极了,一直抓着李若晴的手不愿松开,她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李老师像我生命的一束光,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像这个老师一样,考上好的大学。等大学毕业后,我也要回到家乡教书。”

李若晴告诉记者,接下来自己将在河北大学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业,今后会继续和青海的孩子们联系,“遇见孩子们是我的幸运,希望他们不管在哪里,都有闪闪发光的未来。”

紫牛新闻记者|闫春旭

编辑|万承源

剪辑|万惠娟

主编|陈迪晨

图片和视频素材:受访者提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紫牛新闻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唐迎鸾律师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