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7月30日讯(记者 薄云峰) 7月27日至29日,受中国人民外交学会邀请,塞浦路斯新闻局高级官员阿洛佛西娅·赛萝拉带领由塞浦路斯国家新闻通讯社、天线电视台、西格玛电视台、政治家报、自由报等主流媒体记者组成的记者团来江苏省南京市参观访问。在南京市政府外事办公室的精心排下,记者团一行参观考察了台城、南京国际友好城市展览馆、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青奥社区、中国(南京)软件谷等地,亲身感受南京在城市治理、科技发展、友好交往、历史文化保护等领域的城市新魅力。
薄云峰 摄
薄云峰 摄
薄云峰 摄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唐朝诗人韦庄描摹的玄武湖台城一直是人们到南京旅游的热门打卡地之一。当记者团成员站在南京台城城墙上,看到脚下是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城墙砖,远眺之处是风景优美的玄武湖和充满现代化特色的城市建筑,记者团成员们纷纷掏出手机拍下这一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美景。天线电视台新闻总监埃莉·科贾马尼斯用“fantastic(梦幻的)”一词形容这次旅程,“南京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魅力带给我极大的震撼,回到利马索后,我要向大家介绍南京、推荐南京。”
薄云峰 摄
薄云峰 摄
薄云峰 摄
记者团一行来到位于平良大街南京国际友好城市展览馆时,展馆中的一幅“南京对外交往大事记”图片让他们印象深刻。早在1992年,南京市就与塞浦路斯利马索市结为友好城市。记者团团长阿洛佛西娅·赛萝拉表示:“我们两座城市长期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在文化、传播、经贸等多领域都开展了友好交流,我希望未来还能在教育方面有更加深入的合作。”
薄云峰 摄
该展览馆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设亚洲厅、欧洲厅、美洲厅、大洋洲厅、非洲厅等7个展厅。据了解,随着城市对外友好交流和开放合作深入开展,南京已在全球结交了106个友城,“朋友圈”扩展到全球五大洲57个国家。
与本地媒体的交流也是代表团此行的重要内容。在与南京市相关媒体的座谈交流中,代表团一行表示与中国同行的交流让他们收获颇丰,希望未来可以开展两地媒体间的广泛、深入、密切合作。
在南京市首批国际化示范社区——建邺区青奥社区,记者团成员们体验了漆扇艺术,从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茶艺老师的指导下,外国友人还亲身体验,感受了宋朝的“斗茶”技艺,他们在杯子里把红茶粉和水进行四次混合搅拌,用专用的抹茶茶筅打出如卡普奇洛一般的淡绿色泡沫,然后再用纤细的毛笔蘸上绿茶粉,在茶汁泡沫上做画。充满艺术感和互动感的体验让外国友人们感到无比新奇和喜悦。据介绍,青奥社区目前居住160多位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端技术人才。这个文化多元、开放包容、充满“国际范儿”的社区,获得记者团一行的频频点赞。塞浦路斯新闻局官员雅克沃斯·桑加里斯告诉记者:“希望利马索也能建设这样充满活力的青年国际社区。”
随着AI技术日新月异发展,南京“智造”领域正焕发着勃勃生机。挂轨机器人、配电机器人、轮式机器人、防爆机器人……走进南京天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的展厅,各式各样的特种机器人吸引着记者团成员的目光。该企业是以移动式智能特种机器人研发与制造为主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在南京的参访结束前,塞浦路斯国家新闻通讯社记者爱米莉亚·克里斯托菲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中国参访共计7天时间,记者团访问了北京、宁波、南京三座城市,在南京的最后一站参观了中国(南京)软件谷和天创机器人公司。天创机器人公司的产品非常有特点,令我们印象深刻。希望南京和塞浦路斯最好能在电力等国家基础性设施领域开展全方位科技合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塞浦路斯主流媒体记者团是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后,第一个到中国参访的来自欧盟国家的专业媒体代表团。参访团在北京期间,中国人民外交学会邹肖力副会长会见塞浦路斯媒体团,重点宣介了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双方还就中塞关系、中欧关系及其他共同关心的话题交换意见。外交学会一直秉承“为国交友”的理念,密切配合国家总体外交,进一步扩大对外交往,积极主动讲述中国故事,促进中外交流,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积极努力。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