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视觉中国
很多人长大了,以为可以如儿时展望的那样,“像一只雄鹰展翅在高空。”可后来却无奈地承认自己在现实面前的弱小。比如,总是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觉得身边的人不那么喜欢自己。在家里或者在单位,总感觉自己表现不佳,在权威或者领导面前,畏畏缩缩,诚惶诚恐。觉得生活有万般滋味,而自己总是被挤到某个角落……
一个人从童年开始,就面临着被评价被审视,“这娃娃长得白”“这小孩太淘气!”被父母点评,“你看谁谁家孩子那么聪明活泼,你为什么总是沉默寡言的?”
后来上学被老师评价,“某某同学,你排名一直在后面不害羞吗?”“我们班的个别同学学习不刻苦。”来自于大人或权威的一句评价,足以让孩童阶段的我们惶恐不安,自信心降到谷底。尤其对于脸皮薄、自尊心强的那一类人,处处被评判如同被人用手电筒扫描般不舒服。
长大后的我们变得强大了点,但糟糕的是,过去的许多评判却如影随形,潜移默化地内化为自我的一部分:我们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不漂亮、不完美、不聪明、不灵敏。甚至会用更糟糕的词描绘自己:笨拙、无知、肥胖,做不好、选择糟糕、迷迷糊糊,没意志力,一事无成、无人喜欢……
这是多么糟糕的“自我画像”,如果用笔描画出来,我们会喜欢那个自己吗?会开心快乐吗?我们会在各种不同的人生境遇中活出真我吗?答案多半是否定的。因为真我已被面纱覆盖,只有压抑,没有明媚。
很多人知道心理暗示的力量,你夸赞一杯水,它似乎都变得更加清澈。过往的不愉快来自于他人、外界给予我们消极的心理暗示。那些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人,父母或老师,当时的他们缺乏教育知识与共情能力,也许他们自己也是在父母的苛责下长大,便将那份匮乏感投射到我们身上。还有的人,伴侣或者闺蜜、老板,他们的负面评价多半是一种PUA,以此打压你的生命力。
有一天心情好,化个淡妆,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我突然发现了一个很陌生的“我”,漂亮的“我”,黑色的卷发,善意的眼神,圆润的脸庞……是啊,过去那个蜷缩的我,沉浸在委屈、担忧的心情一直走不出来,如今的我“今非昔比”,我已经有足够的力量重新面对自己,重新对自我“审美”。
何必无休止地自我贬低?不如随时随地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吧!比如每一天夸赞自己一句,就像谈论天气那样自然。甚至可以写在卡片上,分类夸:夸自己的外貌、性格,夸自己敏感的天性;夸自己在平凡工作中的努力,夸自己做的饭,打扫过的房子;夸自己出过的糗,跌过的跟头——虽然没有做好,但是我实践了,而且暴露出自己的短板,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每一天,真诚地夸自己一句,你能做到吗?像是一个实验,夸100天,就像小学生认真地学习打卡那样,可以吗?虽然曾经被批评、消极裹挟的自我太过顽强,但100天的正向夸赞也许可以让自己有不一样的感受,迎来一个全新的自我——说了半天,我决定试试看。
文|黄晓静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