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视觉中国
去朋友家做客,恰好碰到朋友的女儿女婿也在。午饭时,女婿站起来很礼貌地给我们倒酒,不想却惨遭朋友女儿的一通训斥:“我说张志国(朋友女婿的名字)你懂不懂规矩?这是在咱家里,怎么先给我爸倒啊,应该先给叔叔倒酒才对!还大学老师呐,啥也不懂。”
朋友女婿有点尴尬,提着酒瓶的手一时僵在那里,不知所措。我正想开口打打圆场,这时朋友说话了,而且表情极其严肃地对女儿说:“你这孩子能不能好好说话,还说人家不懂规矩,我看最不懂规矩的是你。”
朋友的这位千金我是从小看着长大的,性格活泼,就是嘴皮子有点损。小时候因为逗乐的成分比较多,所以也并没觉得有多难听,可是眼下已为人妻的她,刚才对老公的这顿数落,听着确实有点扎耳朵。朋友女儿倒也不生气,嘻嘻哈哈地说:“两口子又不是别人,有什么就说什么呗!”
“正因为是两口子才更要好好说话。”朋友紧接着给女儿上了一课。大意就是,夫妻相处一定要相互尊重,而好好说话就是最起码的一种尊重云云。
朋友的一番话,我深以为然。俗话说,最亲莫过母子,最近莫过夫妻,人在世上走一遭,相伴时间最久的就是夫妻这种关系了。我们口口声声说要珍惜缘分,善待爱人,但倘若面对同一屋檐下那个朝夕相处的人,却连好好说话都做不到,那又何谈珍惜、善待呢!
老家的村子里有一对老夫妻就是这样,在我的印象里,男的对女的几乎从来就没有好声好气过,不管什么场合,张嘴就是训斥,动辄还骂脏话。村里人都知道女的有个绰号“傻娘们”,就是拜男的所赐。其实女的并不傻,就是性格有点慢憨,嘴也笨些,面对自己男人的恶声恶语,她也极少还言,只闷头干活,表情麻木。大概日子一长就习以为常了。只是后来有些麻烦,因为常年的耳濡目染,儿子对她说话的语气竟然也渐渐地跟他的老爹如出一辙。几乎什么事都不跟她商量,因为他知道她说了也不算。儿子这样也就罢了,可是等儿媳娶进门来,居然也对这个婆婆毫不待见。有一次婆媳为一点小事争吵,儿媳居然面目狰狞地用手指着婆婆大吼,儿子大概实在看不下去了,就上前说了媳妇几句,不料媳妇却连讽带刺地说,你不经常这样对你娘说话吗,你有什么资格说我?儿子顿时无语。正所谓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人家会想,你是她的亲生儿子,都不尊敬她,我又何必呢?这就是夫妻不好好说话带来的恶性循环,后悔晚矣。
而好好说话就不一样了。我的一位老师,是我读中学时的班主任,他们的婚姻一直都是我的榜样。老师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且一表人才,而师母却是一个连小学都没读完又其貌不扬的普通家庭妇女。按常理,这样门不当户不对的结合,往往是很难与幸福沾上边的。然而,在外人看起来如此不搭的一对夫妻,他们居然将小日子过得是四平八稳、风调雨顺。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师和师母聊天时各自的语气,一个和声细语,一个温情脉脉,那种耐心的持久真让人感动。老师常说:“她原本是一个外姓女子,只因为这个家里有个我,才来到这个家,而且一待就是一辈子,我不对她好谁对她好呐!而且对一个人好,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跟她好好说话。”每每想起心里都暖暖的。
夫妻间还有一种不好好说话,就是一个兴致满满地说,一个却只是在一边“捧哏”似的“对、是”,貌似在提耳聆听,实则心不在焉。说好听点是敷衍,说重了就是漠视,漠视对方的倾诉抑或唠叨,实际上就是漠视这个人。夫妻间能够做到聆听固然很好,但这种聆听是相互的,不能一个老是说,一个老是听,一点也不互动,那不是两口子,是老师在给学生上课。
夫妻之间好好说话,并不是让你说好话,甚至恭维对方的话,也不是让你非得话到唇边思三分那么小心翼翼。好好说话其实就是一种态度,更是对伴侣乃至婚姻最起码的尊重。
文 刘世河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