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11月22日讯(记者 徐昇)1937年11月22日,苏联志愿航空队在南京上空打响援华首战。87年后的今天,11月22日,《英雄并肩 共铸不朽——苏联援华抗日航空历史专题展》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开展。
苏联援华抗日航空历史专题展
展览分为“友好交往 初心始萌”“并肩作战 长空亮剑”“感恩救助 共济情深”“丰碑矗立 英雄不朽”“抗战精神 代代相传”五个部分,共采用120多张图片、50余件实物、数段珍贵视频,生动、翔实讲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期间苏联航空援华的历史史实,深切缅怀与中国人民携手并肩作战时牺牲的苏联籍航空英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歌颂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的国际主义精神。
展览现场
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在中华民族危亡之际,苏联政府抱着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同情和支持的态度,采取积极援华的方针,尤其在全面抗战初期,成为向中国提供援助的主要国家。苏联不仅在政治、外交上给予中国支持,而且还提供低息贷款和军事物资援助,并派遣军事顾问和志愿航空队直接来华助战。苏联援华航空志愿队中,包括库里申科、拉赫曼诺夫、涅日丹诺夫、奥帕索夫、马尔琴科夫等在内的一大批志愿队员不顾自身安危,帮助中国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用鲜血和牺牲铸就了两国人民深厚的友谊。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结合了抗馆近年来抗日航空史料研究最新成果。其中,首次展出了一位苏联援华航空队员斯米尔诺夫·谢尔盖·德米特里耶维奇的照片。这是抗馆史料寻访团队于今年9月赴俄罗斯、白俄罗斯开展史料征集工作时,拜访英烈亲属所得。这也是抗馆启动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信息征集工作以来取得的首项成果。
本次展览中,高志航座机模型为首次展出。抗馆建馆初期,该飞机模型由时任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陶米恒先生及高志航的女儿高丽良女士捐赠。它的上机翼有陶米恒及高丽良等人的亲笔签名。高志航为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抗战时期任中国空军第四大队大队长,曾率队取得笕桥空战胜利。1937年11月,高志航奉命接收苏联支援中国抗战的一批飞机,由兰州回防周家口时,突遭敌机偷袭,未及起飞,壮烈殉国。
另一件首次展出的是日本向同盟国家投降的降书(印刷品)。此件为抗馆今年文史资料征集成果之一。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向同盟国家签署投降书,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降书左侧为日本投降后须履行的各项条款,右侧为签署时间、日方及多个同盟国家代表签字。
此外,本次展览采取多媒体手段,展示了抗馆首次征集到的珍贵影像资料。这是今年9月份由中俄友谊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地方合作理事会(俄方)秘书长谢苗诺夫提供,内容包括抗战时期苏联记者来到中国内地拍摄的一系列影像及一部俄罗斯方面拍摄制作的援华相关视频,其中苏联记者拍摄的视频包括抗日战争期间日军轰炸中国城镇、中国平民疏散躲避空袭、轰炸后中国城镇的断壁残垣、沿水路逃向中国内地的平民、中国军队伏击日军等内容,以及部分拍摄于延安地区关于我党医疗、生产、教育工作的画面,还包括一段珍贵的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写作、读书的画面。这些资料展示了中国抗战的真实面貌,对于抗馆开展抗战史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展厅内还用投影形式,不间断滚动播放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期间牺牲的236位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彰显对烈士的致敬与追思。
本次展览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指导,俄罗斯驻上海总领事馆、白俄罗斯驻上海总领事馆支持,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中山陵园管理局、俄罗斯中央武装力量博物馆、白俄罗斯伟大卫国战争胜利国家历史博物馆主办,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承办。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