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写作文赞美老师工作认真辛苦,最喜欢用“披星戴月”这个词,情境多是“老师披星戴月在批改作业”。实际那时这种情境是很少有的,是我们为了让作文感人“虚构”的,因为那会儿作业很少,就是有点,在学校就已完成,老师们也没有机会“披星戴月”干工作。不过那时,农村的老师既种田又教书,农忙时“带月荷锄归”的情景倒是有的。
现在则不一样了,当年的“虚构”完全成了现实,不仅老师,学生更是如此。我的一位友人说,在他的“设计”下,上初中的女儿“只争朝夕”,把边边角角的时间都用于学习。早晨起床,他把英语听力打开,女儿一边刷牙洗脸一边听,驾车送女儿上学,车上继续开着英语听力,女儿继续听,晚上接女儿回来,车中接着听……
我怀疑,现在的孩子对“朝夕”是不是仅停留在时间意义上,没有了实景的感受。“朝”之“晨光熹微”“旭日东升”,“夕”之“夕阳西下”“为霞满天”“明月当空”“繁星点点”是不是离孩子们越来越远了。
我们小时候喜欢读课文《两小儿辩日》,想想这两个孩子如没有认真地观察太阳的变化,是提不出“孰近孰远”的问题的,这还难倒了博学的孔子。而不得不说,人类的认知正是从这儿起步的。我在农村上初中时,有年夏天,一个皓月当空、繁星满天的晚上,地理老师带着我们一群学生到白马湖边的一个“土城子”上看月亮、数星星、讲天文,那晚仰望星空,真有“宇宙之大”的感觉。那晚的场景,后常萦绕我的脑海,终身难忘。
后来我教书的时候,常和学生说,你不去看几回日落日出,你是无法体悟陈独秀之“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梁启超之“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毛泽东之“它(中国革命高潮)是立于高山之巅遥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的;当然你也难以体验李白之“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刘禹锡之“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李商隐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据此,“只争朝夕”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留点时间给孩子们看看日出、看看晚霞吧。
作者:朱士玉
来源:扬子晚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