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观察》丨青年“返老化”行为,一种“逆托邦”转向
2024-12-12 11:02:17

编者按:青年“返老化”现象在社交媒体平台不断涌现,反映出青年在个人理想、社会期待与现实结构困境的交叠下,朝稳定、可信任且有价值的过去追寻的乌托邦转向。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副教授汤天甜与研究生姚梦奇在《传媒观察》2024年第11期发文,通过对青年群体“返老化”生活行为的考察分析,发现这类“逆托邦”青年将老年式生活实践作为调适身体困境、脱嵌内卷竞争、抵抗刻板代际行为划分的策略选择,促使原本平行的群体轨迹产生了情感交集,逆向弥合了代际隔阂,青年也得以从中汲取能量进而缓解生活意义匮乏或缺失的状况,突破了鲍曼对“逆托邦”悲观性看法的理论局限。

本文以“逆托邦”理论为研究视角,关注当前青年群体趋向于中老年群体的一系列“返老化”生活实践,尝试揭示“逆托邦”思潮的形成逻辑与内在机制,探究“逆托邦”青年价值观念与行为实践的发展趋向,以扩展该理论的解释力。当前,“返老化”行为不再是一种孤立的、个体层面的选择,而是作为亚文化的类型分支,广泛流行于青年群体中。因此,本研究选取青年群体作为访谈对象,采用深度访谈法来获取研究资料。对采访中所提到的“返老化”行为实践进行整理后发现,可以将青年“返老化”的类型分成四类,分别是精神信仰、康养方式、消费选择、日常爱好。

当代青年的逆托邦踪迹

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倾向呈现出逆转化的发展趋向,催生出了追求实用的消费偏好、复古怀旧的审美趋向以及开放式的社会心态。

(一)消费偏好:从身份符号到实用功效

近年来,“抠门式”消费一度超越“月光族”消费成为青年人的新型消费模式。从身份符号到实用功效的偏好回归在本质上是青年群体应对社会急速转型时内心不确定性的真实写照,也是呈现青年行为方式、反映心态变化的现实镜像。青年们开始审视自身的消费理念与行为实践,重新以“节俭”代替“炫耀”,“实用”代替“符号”,“储蓄”代替“享乐”,试图摆脱对商品符号价值的过度追逐,提升自身抵御不确定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炫耀性消费倾向的抑制与节俭风尚的回归,推动了以实用为目的的消费方式的流行,成为建构青年群体新型消费形态的重要力量。从豆瓣平台上的“反消费主义”“不要买|消费主义逆行者”小组,到淘宝、美团、微信中各类“薅羊毛”“领券助手”群,再到流行梗“不是羽绒服买不起,而是军大衣更有性价比”的火爆,青年群体掀起的逆向消费热潮,正逐渐趋同于中老年群体勤俭、节约的消费理念。这种重新回归到商品使用价值本身的消费行为,打破了鲍德里亚“符号拜物教”理论中人完全沦为符号控制的奴隶的被动论断,凸显出当代青年在消费领域中务实的生活取向。

(二)审美趋向:从次元土味到复古怀旧

社交媒体的崛起与发展,为青年群体审美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契机,影响并重塑着当代青年的审美感知,青年群体的审美趋向呈现出狂欢化、小众化、流动化的态势。2008年前后,这类源自日本御宅文化的艺术样态在中国亚文化群体中逐渐流行开来,并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多联结紧密的二次元社群。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短视频、直播的发展,青年群体获得了更为广阔的表达与展示空间。“2016年以来,发端于‘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以展示乡村生活为主题的‘土味文化’迅速成为一种流行的原生网络亚文化。”土味视频、土味情话、土味喊麦、土味微短剧轮番登场,浮夸做作的表演、烂梗堆砌的段子吸引了大量围观者的聚集。

当前,一些青年人开始对庸俗化、同质化、价值虚无化的文化表达产生审美疲劳,转而追求更具真实感和历史感的复古怀旧风格。在社交媒体中,一些意见领袖设立了以怀旧风格为导向的审美标杆,旨在将复古推向时尚前沿。他们借助话题标签推动热点的持续发酵,号召更多网民参与到怀旧实践的创作和讨论中。除了艺术与时尚领域怀旧化审美的回归外,欣赏老歌、逛中药店、穿军大衣等中老年化行为同样受到青年群体的狂热追捧。从二次元的流行到土味的风靡,再到“追寻复古”和“回归传统”,这些携带着自发性与颠覆性基因的行为成为青年们实现自我表露与圈层区隔的文化实践,也凸显出青年群体审美趣味的逆转与回归。

(三)社会心态:从茧房化到开放式

当下,互联网技术造就的虚拟社会情境,推动着青年群体社会心态的转变。当前,“青年群体网络‘圈层化’经历了入世到出世、出世到入世的往返,最终达到了‘无身有事’的境界:‘无身’是指吸取了超越的精神,将自身融入社会主流;‘有事’是以入世为落脚点,在回归后又能作用于社会发展。”这种“往返”呈现出从“茧房式”向“开放式”的转变,不少青年人通过社交媒体主动介入中老年的生活圈层,借助各种传播手段,实现圈层破壁,打破了既往代际情感交流的隔膜。曾经被烙上陈旧、过时等负面标签的文化符号,如“夕阳红”旅行团、“老年大学”、广场舞等却并未随着赛博科技的覆盖与裹挟而遭到抛弃,反而被青年群体以更加包容、开放的心态重新挖掘、解读和接纳,彰显出年轻化、时尚化的文化魅力,推动着Z世代与银发族的交往交融与情感共生。

逆托邦的选择与行为溯源

(一)现实困境下的自我调适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下,人们的生存环境和劳动环境发生了异变,健康风险的不确定性来源日渐增多,年轻人由于面临生活、工作、学习等压力,同样易产生免疫力下降、过度疲惫、颈肩腰腿痛、记忆力下降等身体健康困扰。当前,药膳、保健品、理疗等中老年养生方式逐渐呈现出低龄化、年轻化趋势,成为当代青年在消遣放纵与竞争加速环境下的自我调适手段。

首先,生活环境的变化助推了这一趋势的流行。“因特网提供了一种新的‘延伸的场景’的机制化”,导致数字化产品的过度使用以及熬夜娱乐等行为在青年群体中的泛滥。年轻人在享受“夜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昼夜节律紊乱、情绪焦虑和抑郁、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健康风险。在接受访谈的过程中,青年群体们对中老年生活观念、养生产品、理疗方式普遍持有积极态度,并一致肯定其实用价值。

其次,工作和学习环境的改变也是影响青年开展“返老化”实践的重要因素。在充斥内卷竞争逻辑、过度强调世俗成就的现代化社会,快节奏、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模式已然成为青年群体普遍的劳动状态,养生不再仅是中老年人应对身体危机的特定需求,也成为处于亚健康状态下青年们进行个体健康防护和调理的新选择。

此外,中老年群体往往倾向于兼顾产品价格和实际效用的节俭型消费,其因年龄和阅历而显现出的产品选择优势,为追求效率的年轻人降低了决策成本,进而引发了青年群体的主动效仿。

(二)焦虑内卷下的身份脱嵌

“返老化”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年轻人在寻求个体发展过程中遭遇的现实困境,以及高压下的复杂心态,勾勒出当代青年的社会生存图景:主动或被迫卷入“绩点-排名-考核”竞速赛道中的青年不断地追赶着社会时间,害怕因个体时钟的停滞而“未能完成与生理年龄相关的角色预期”。

在社会转型衍生的压力感和竞争感的裹挟下,有些年轻人选择了完全脱离社会竞争机制的“彻底性躺平”,也有些年轻人选择了加入“内卷大军”以实现向上流动的“妥协式融入”,还有部分年轻人选择与自身和解,在“卷”和“躺”之间反复流动,渴望通过“暂时躺”来减少内耗,从而更好地寻找时机“回归卷”。

一方面,在时空高度压缩的现代社会,老年式的生活以反竞速和去高压的特点迎合了年轻人突破内外在束缚的想法,成为释放压力、对抗焦虑、实现自我疏解的情感支撑与心理慰藉。另一方面,“返老化”实践所表达的并非只是青年群体对抗社会现实的愤懑与不满,同时也是该群体借此“回归自然、回归人的本性,以积极的姿态追求自身的生命体验”的一种尝试。

(三)跟风玩梗下的社交认同

互联网技术塑造的虚拟社区改变了人和人之间的连接方式,“推动群体从以血缘、地缘等强关系连接为主的人际交往模式转向基于趣缘弱关系连接的分布式人机交往模式。”具有“蹭老式消费”“中老年式养生”“穿军大衣、花棉袄”等共同兴趣爱好、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青年群体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聚集,通过互动和交往产生联结,形成了独特的“返老”圈层。

与大多亚文化的流行轨迹类似,部分年轻人会出于依附群体的从众心态介入逆向而行的“返老化”实践中。许多青年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个人的“返老”经历,带动“圈内人”在话题讨论区和动态评论区进行接龙式留言和扩散,并以此获取群体归属感和认同感。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曾提出“社交货币”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存在于虚拟的网络及离线的现实中所有真实而又潜在的资源,他还指出“人们通过社交活动所产生的连锁反应则是社交货币购买到的‘商品’”。普通青年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获得了媒介接近权,使个体的“返老化”实践在线上的社交互动中被赋予了“社交货币”的意义,成为建立趣缘耦合支点、获得流量关注、拓展更广泛交往关系的重要手段。

(四)代际标签下的主体抗争

“返老化”现象实际上是一场由青年群体掀起的,反抗刻板代际行为划分的青年亚文化运动。实际上,在追寻乌托邦未来的过程中,青年群体也找到了自己所认同的当下生活模式。他们不再遵循社会既定的年龄观念和行为轨迹,而是依据个体的兴趣、爱好、现实需求,重新界定生活方式与审美风格,在更加自由化和个性化的生活体验中获得愉悦感,以柔性抵抗的方式为个体表达与社交实践争夺新空间。此外,在生活消费方面,青年群体逐步挣脱符号的桎梏,不再将消费作为确认自我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的唯一印证,而是趋向质朴的消费美学,以此抗衡固化的阶层消费观念。

弥合冲突并投入未来

鲍曼指出,“回到部落预示着新的共同体框架,一方面寻求内部整合,另一方面寻求外部分离,带来了支配性的意识形态与霸权哲学,现代人看似是回归部落,实则是回到了与自身相似的群体中去,这种孤独自恋的状态并不意味着真正的幸福。”显而易见,作者鲍曼借助逆托邦反映了人类社会敌对、冲突的一面,并对逆托邦的梦想秉持着较为悲观的批判态度。

但通过对访谈文本的分析来看,在寻找遗失的安全感与确定性的“返老化”实践过程中,青年群体并非只是回到相似的群体中去,其影响也不应被简单地理解为群体间的隔离和对立。相反,当代青年“住进养老院”“参加夕阳红旅行团”等行为重新构建了一种双代共居、共游、共行的生活形态,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共同经验、文化境遇差异而导致的代际隔阂,打破了不同世代间价值观念与行为倾向必然存在显著差异的刻板论断,体现出既往青年亚文化现象在代际层面所未彰显的弥合趋势。对于青年群体而言,他们也并未陷入、停留在过去的美好,而是将“返老化”行为作为自我调适、收获能量以更好投入未来建设的有益实践。

(载《传媒观察》2024年第11期,原文约14000字,标题为《逆托邦转向:当代青年“返老化”行为的社会机理》,此为节选,注释与图表等从略,学术引用请参考原文。“传媒观察杂志”公号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twhRqntW9QuAp9fBK1Cag。)

【作者简介】

汤天甜,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姚梦奇,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