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童心绘梦——扬子小记者绘制银杏团扇
2024-12-25 14:40:35

12月21日下午,阳光温柔而绚烂,在银杏叶尚未完全凋零的珍贵时刻,扬子晚报的小记者团来到了夫子庙大成殿,将这份冬日的暖意一笔一划地绘制于团扇之上,定格下银杏最后的辉煌与冬阳的温柔相拥。

本次活动从介绍孔子弟子中的杰出代表为开篇,他们不仅是古代中国智慧的传承者,更是儒家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一位弟子都以其独特的才能和品德,在孔子的教导下成长,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了解他们的故事与贡献,小记者们更深入地领悟了孔子的教育理念与人生哲学。

拾级而上,直至丹墀之上,一尊庄严的孔子青铜像赫然眼前。此时,讲解员老师以生动的语言,阐述了孔子在人们心中无可撼动的崇高地位。接着来到夫子庙的镇庙之宝——彩玉镶嵌的《孔子圣迹图》,其被誉为“世界孔庙中唯一的、价值最高的、工艺最精湛”的艺术品。

进入“明德堂”内,参观馆内各式各样的展陈,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讲述着古人求知若渴、尊师重道的故事,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古代教育对于文化传承与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参观结束后,大家在大成殿内寻觅起银杏叶,将其作为团扇手工课的宝贵材料。小记者们尤为认真,精挑细选着形状完美、色泽均匀的叶片,为即将展开的手作创意之旅打下物料基础。

手工课上,老师带领着大家利用银杏完成了创意绘画。在绘制扇面时,大家奇思妙想,积极讨论,自由挥洒创意,将大成殿银杏树的独特之美,永久定格于扇面之上。

本次活动,小记者们不仅收获了创作的喜悦,还留下了难忘的季节记忆。来自慧园街小学四年级的小记者赖泽旭表示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既欣赏了孔夫子的绘画,自己也化身为小画家,制成了一把独一无二的团扇作品。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