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记者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2024年江苏净受入区外电量累计达到1740亿千瓦时,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2.59%, 为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2024年,江苏迎峰度夏用电负荷快速攀升,在连续的高温天里七创新高,最高负荷达1.47亿千瓦,同比增长11.3%。彼时,±500千伏龙泉至政平、±800千伏锦屏至苏南、建昌至苏州、雁门关至淮安四条跨区直流输电工程首次同时进入满负荷运行状态。入冬后,江苏多地气温骤降,拉动取暖负荷急速攀升,最高用电负荷达1.15亿千瓦。为此,江苏在促进省内各类发电机组稳发满发、充分发挥新能源作用的同时,全力争取区外来电,保障全省用电需求。
作为能源大省,资源小省,1997年江苏与山西开展协作,将电力从山西阳城直接送到江苏淮安。2003年,三峡电站首条外送输电通道±500千伏龙政直流工程投运。2012年,江苏首条特高压直流工程±800千伏锦苏直流建成投运,江苏开启特高压时代。此后,山西雁门关—江苏淮安±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内蒙古锡盟—江苏泰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安徽淮南—江苏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相继建成投运,江苏成为跨区特高压输电工程落点居前列的省份。
为保障区外电力接受能力,国网江苏电力始终将大电网安全放在首位,不断提升电网稳定运行水平。“我们加强受端站跨区直流设备运维,结合数字换流站平台,差异化、智能化制定‘巡、监、测’策略。同时做好重要输电通道管理,对全省特(超)高压直流线路等74条重要线路、7处密集通道加强运维保障,确保输变电设备状态可控在控。”国网江苏超高压公司设备部主任孙勇军介绍。
与此同时,江苏还积极推进电力市场交易工作,通过中长期交易落实全年跨区跨省电量,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今年以来,充分利用雁淮、锡泰两条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积极向华北、东北等区域增购富余电力,全面加强与国网华北分部合作,1至12月累计购入华北来电778.6亿千瓦时,为去年同期的1.3倍。此外还积极购入区外清洁电力,充分借助锦苏、建苏两条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确保西南地区富余清洁水电支持江苏保供。
此外,今年江苏加快开展南京500千伏建康输变电工程、盐城高荣输变电工程、清洁高效煤电机组送出工程等20余项迎峰度夏、迎峰度冬重点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外送能源的接受消纳能力,确保电力资源“送得进来、落得下去”。
通讯员 黄蕾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晓风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