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龄拍拍乐|《年味来了》征集活动持续升温,“红”是春节的主色调!
2025-01-20 15:11:19

由“扬子晚报银龄数智生活学堂”主办的“银龄拍拍乐·年味来了”征集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社会各界尤其是中老年摄影爱好者群体中引起了热烈反响。

截至目前,活动已收到几百张充满年味的照片,这些照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人们迎接春节的热闹场景,让浓浓的年味提前弥漫开来。要问春节是什么颜色?那一定是红色了,本期上榜的照片展示了“红红的”年味!

红灯笼高挂,映照红火新年

在众多投稿照片中,以大红灯笼为主题的作品格外引人注目,很多照片里,街道上,屋檐下都挂着红彤彤的灯笼。

这些灯笼大小一致,形状圆润,红色的绸布在阳光的照耀下鲜艳夺目。灯笼上金色的丝线勾勒出精美的图案,有的是寓意吉祥如意的云纹,有的是象征年年有余的锦鲤。

微风吹过,灯笼轻轻晃动,宛如一片红色的海洋泛起层层涟漪。每只灯笼下面都系着一条长长的红色流苏,随着灯笼的摆动而摇曳生姿,仿佛在诉说着新春的喜悦。

在另一张照片中,城市主干道两旁的路灯杆上也挂满了灯笼。这些灯笼高高地悬挂在空中,与道路上车水马龙的景象相互映衬。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灯笼里的灯光透过红色的灯罩洒下,将周围的地面染成一片温暖的红色。行人们走在这样的街道上,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被这浓浓的年味所感染。

中国结与福字,装点喜庆氛围

除了大红灯笼,中国结和福字也是春节不可或缺的元素。不少投稿照片展示了店家商家们精心布置的场景,他们纷纷挂起了中国结,贴上了大大的福字。

有的餐厅在墙上挂起了一个巨大的中国结,这个中国结造型精美,由五彩丝线编织而成,每一个结扣都紧密相连,象征着团结和美好,也有的店铺在店里装饰了很多大红福字,显得格外喜庆,来来往往的顾客们被这些装饰所吸引,纷纷驻足拍照留念。

书法家挥毫泼墨,现场送福添彩

本次征集活动中,还有许多照片记录了书法家现场写福送福的温馨场景。从照片上可以看到,多位书法家现场挥毫泼墨,为现场群众书写福字。他们神情专注,手中的毛笔在红色的纸板上游走自如。只见一位书法家蘸饱墨汁,轻轻落笔,一个大大的福字便跃然纸上。他的笔法刚劲有力,字体饱满圆润,赢得了阵阵喝彩。

居民们围在书法家身边,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有的孩子好奇地看着书法家写字,眼中充满了敬佩。一位小朋友在拿到书法家写的“福寿”后,高兴地跳了起来,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浓浓的年味在笔墨之间流淌。

全民参与,共绘春节盛景

“银龄拍拍乐·年味来了”征集活动的持续火爆,不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春节元素,更体现了广大市民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参与活动的银龄朋友们用手中的相机捕捉到了春节前夕城市和乡村的每一个精彩瞬间。这些照片不仅记录了节日的氛围,也记录了人们的笑容和幸福。

此次征集活动将持续开放至2025年2月14日。我们期待收到高质量的照片,请确保提交的照片为高清原图,JPG格式电子文件,可进行适度的艺术处理,不得添加LOGO水印、修饰性边框。我们更期待您的短视频作品,应为MP4格式,画面比例固定为16:9(横屏),时长控制在2分钟以内,分辨率不低于1080P,内容可作适当调色,但请避免使用未经授权的素材,不得有作者姓名、昵称或logo标识水印。

中老年朋友们可以关注官方微信号“扬子晚报银龄数智生活学堂”,发送留言至后台投稿,也可以将作品及相关信息打包发送至指定邮箱328022155@qq.com。发送作品的时候记得按照规定的格式:投稿作品(照片/视频)+投稿人姓名+联系电话+200字作品说明。只要您投稿,均可获得由《扬子晚报》颁发的活动电子证书作为纪念。

活动过程中,我们的专业视觉编辑及资深媒体人将精选投稿作品在紫牛新闻APP上的银龄学堂频道进行集中展示,并会在官方微信号“扬子晚报银龄数智生活学堂”上启动公众投票环节。获得投票前三名的作品不仅有机会在《扬子晚报》上刊登,还能额外收到一份精心准备的老年关爱礼包,内含实用礼品和服务优惠券等惊喜好礼,为您的新年增添更多欢乐。特别提醒,为了让更多人有获奖机会,同一位作者在同一类别下的获奖次数仅限一次。但如果您同时提交了照片和视频两类作品,则有机会分别获奖。

您眼里的春节是什么模样?快来参与,让我们一起用镜头定格那些温暖的瞬间,将这份浓浓的“年味”传递得更远、更广!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拨打025-58681139联系我们。

投稿人|微信名“小王子”、微信名“赵烨蓉”

统筹|任赛丰

美编|王刚强

文字|黄彦文 邵怡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