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0日,是我国第二个“120国家急救日”。这个特殊日子,是因全国各地急救指挥中心的呼吁而特别设立。设立“120国家急救日”,就是为推动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急救工作,全面强化全民急救意识,大幅提升互救能力,确保公众在危机时刻能够实现自救互救,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据涵博医院急诊中心负责人介绍,现代急救理念着重强调“第一时间”(4分钟以内)的紧急抢救,“时间就是生命。”掌握急救技能的“现场第一目击人”,通过对受害者实施初步急救措施,极有可能减轻受害者的伤残与痛苦,甚至挽救其生命。从医学专业视角出发,所谓急救,即在医护人员抵达前,施救者依据医学护理原则,利用现场可用物资,为伤病者实施的初步救援与护理。作为医院急诊救治系统的核心指标,院前急救是保障病人获得最佳康复治疗的关键路径。院前急救是极为关键的医学举措,是对重伤或病患者生命高度负责的深刻体现。
涵博医院积极响应急救工作的高标准要求,对急诊中心展开全面升级改造。更全力投入急救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坚持每月定期开展人员急救能力培训,涵盖体能、专业技能与急救装备操作规范等关键领域。急诊中心严格落实每月集中培训全体医护人员的制度,培训内容聚焦于病人伤病情况的精准判断、系统体格检查方法、各类急救措施的科学运用,以及120院前急救职责的深入理解与履行,全方位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与应急处置能力。
这位负责人介绍,涵博医院在院内急救流程制度建设上,构建了一套严谨且高效的体系。患者送至急诊后,分诊护士迅速评估病情,按轻重缓急引导至相应急救通道。针对急危重症患者,即刻启动多学科协作救治机制,确保相关专家迅速到位开展联合抢救。同时,明确各环节操作标准与时间节点,保障救治流程连贯高效。质控环节方面,医院成立专门的急救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对急救工作进行全面检查与评估。涵盖急救设备完好率、急救药品储备与有效期、医护人员急救流程执行情况等。通过回顾性分析急救病例,查找问题并及时制定改进措施,将改进效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以此督促医护人员严守急救流程,持续提升急救质量。
据了解,涵博医院秉持“生命至上,急救有我”,经常开展各类急救主题活动。在院内,持续开展成批伤员救护应急预案演练、心肺复苏急救演练等,遵循“以演促练、以练促战”方针,提升医务人员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应急能力,确保依法、科学、规范、有序处置。在院外,医护志愿者深入社区、工厂企业等,开展急救知识科普与技能培训,通过现场演示与实操指导,助力大众掌握基本急救技能,增强安全意识,减少意外事件造成的伤害,他们表示,为打造健康滁州,涵博医院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急救工作的使命与担当。
涵博医院教大家学习一些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急救知识:
心肺复苏书(CPR)
目前,中国心血管病患者数量高达3.3亿,院外心跳骤停现象频发,平均每分钟约有1-2人出现此类情况,且猝死人群愈发呈现年轻化态势。
心肺复苏(CPR)是抢救心脏骤停最有效的方法。这一关键急救技术,在心脏骤停时,通过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维持大脑供氧量并推动心脏复跳,旨在心脏骤停后的黄金时段内恢复呼吸与循环,防止脑部因缺氧造成永久性损伤或死亡。
一旦发现有人突然倒地,无反应且呼吸异常,应立即拨打120,并尽快实施心肺复苏,最佳开始时间是心脏骤停后的四分钟内。若现场有多人,协同操作能提升急救效率。
操作步骤如下:
1、评估环境,确保安全。
2、检查患者有无反应,轻拍患者肩部并呼唤。
3、摆放体位,确保患者仰卧于平地上。
4、如患者无反应,颈动脉搏动消失,立即进行胸外按压。按压位置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双掌重叠,运用肩部力量垂直按压,每次按压深度为4~5厘米。
5、开放气道,提供人工呼吸。注意用手指挖出病人口中异物或呕吐物,有假牙者应取出。人工呼吸应持续吹气1秒以上,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入并使胸廓起伏。
海姆立克急救法
该方法适用于异物卡喉导致的窒息情况。
对于成人或儿童,如果遇到异物卡喉这种生活中常见的意外,操作步骤如下:
①站在患者身后,双臂环抱患者腰部。
②一手握拳,拳眼对准患者上腹部(肚脐以上两横指位置),另一只手握住此拳。
③连续快速向内、向上推压冲击,持续几次,直到异物排出。
对于三岁以下的孩子,可采用拍背压胸法。将孩子面朝下俯卧在膝盖上,用手掌掌根在孩子的背部进行连续拍击,并观察异物是否有排出。若堵塞异物仍未排出,需尽快按压小孩胸部两点连线的中间,直到气管阻塞被解除。
外伤出血包扎
当出现外伤出血时,应根据伤口大小和出血量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
1、对于伤口较小,出血量不多的情况,使用清水或肥皂清洁伤口周围,用干净纱布或毛巾直接按压伤口进行止血。
2.对于伤口较大、出血量较多的情况,可在伤口上方近心端找到搏动的血管,用手指或手掌将血管压向骨骼进行暂时止血。然后用止血带或绷带进行包扎止血,包扎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或过松导致止血效果不佳。(在采取急救措施的同时,应尽快呼叫救援人员或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将伤员送往医院,有专业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清创、缝合、止血和抗感染治疗。)
骨折的急救方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印爱华 通讯员 严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