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剪刀居然将这么多动植物的造型融合在一起,剪纸真的很有意思”,在南京民俗博物馆“金陵神剪张”工作室里,一个个小学员们正亲手剪出自己的蛇年剪纸,圆滚滚的小蛇,与花草纹样造型融为一体,既带来新年喜气,也展现自然之美。
张钧是南京市级剪纸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可以说,南京剪纸的历史和他的家族史密不可分,祖父张吉根是中国著名的剪纸艺术家、南京剪纸的开创人,人称“神剪张”。父亲张方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研究员、高工,他们一家从事剪纸超过百年。郭沫若先生曾写诗评价南京剪纸:“旧说东风似金剪,今看金剪运东风。百花齐放翻新样,万紫千红庆大同。”张钧介绍,这首诗写的正是其祖父张吉根参与出版的《百花齐放剪纸图集》。
张钧介绍,南京剪纸有独特的技法、风格和内涵。“融合了北方剪纸的粗放,与南方剪纸的细腻,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有细,拙中见灵。”南京剪纸创作时不打草稿,图案全在脑海中,起剪后双手上下翻转,剪刀下线条连绵不断,就像“一笔画”飞快得将纸张变成工艺品。
“南京剪纸的特色是‘喜花剪纸’,区别于其他地方过年贴窗花的剪纸,南京剪纸以前是通过剪纸来给苏州绣娘设计图案,逐渐演变出善于用花、鸟、鱼、虫来表达各种各样寓意的特色。”张钧说,尤其是剪的动物生动灵活、植物栩栩如生,更多的是动植物结合,也把古人寄托在生物上的吉祥寓意结合,不断营造新的形象和内涵。“从这些剪纸中的动物上,我们可以看出古代传统文化中对于它们的美好寓意,比如今年我们创作的‘灵芝如意蛇’把蛇的头剪成一个灵芝的形状,身上是如意草,还剪出牡丹花、蝗虫,寓意飞黄腾达。”除此之外,例如蝙蝠代表“福”,鱼代表“余”。如果是喜鹊站在梅花枝头的剪纸,就寓意着“喜上眉梢”,这些都有着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在张钧的工作室里,展示架上摆放着状元蛇、发财蛇、富贵蛇、弄妆蛇等等,各种姿态的生肖蛇年剪纸深受人们喜爱。他说,蛇年生肖与其他不同,现实中的蛇可能会让人害怕,但是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手中,可以将这些动物变得讨喜、好玩,也拉近了人们和这种动物的距离。任何动物都有可爱的一面和它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南京非遗剪纸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古代传统文化中动物剪纸的丰富寓意,以非遗工艺,传承中华文明生态文化的重要价值。
校对 盛媛媛